宋蕊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3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对照组1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1例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观察身体恢复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可缓解身体不适,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率。
作者:国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对乳腺肿瘤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6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3例观察组和43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获得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为74.4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乳腺肿瘤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并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王利;李永红;刘丹丹;景晓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探讨抗CCP抗体和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患者组,并抽取同期到院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组,两组均于清晨静脉采血以进行抗CCP抗体和RF检测,计算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总符合率。结果在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比较中,患者组在抗CCP抗体和RF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检测方法敏感度等价值的比较中可见RF的敏感度略高于抗CCP抗体,但抗CCP抗体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总符合率均高于RF,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与RF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具有诊断价值,但RF更具敏感度,而抗CCP抗体的特异性检测更具价值,根据两者的不同,联合应用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测更具重要意义。
作者:魏善和;吴莉;闫丽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亚砷酸为主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初诊患者125例分为亚砷酸+高三尖杉酯碱组、单独亚砷酸组、亚砷酸+其它化疗药物组,进行比较。结果前组较后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组较后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与高三尖杉酯碱联合诱导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
作者:周淑秋;戴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方式。方法搜集本院妇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不孕不育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取专科护理,乙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1)两组比较,甲组患者的满意度95.8%(23/24)高于乙组81.8%(18/22),差异显著(P<0.05);(2)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甲组的妊娠成功率83.3%高于乙组72.7%,差异较大(P<0.05)。结论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出现并发症采用专科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妊娠成功率。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的危重病患者180例,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较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显著(χ2=6.72,P<0.01)。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意义重大,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保证患者的就诊及住院环境,将医院感染的风险降低到低。
作者:赵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应用HbAl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1)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2)各50例],对其行FBG(空腹血糖)与HbAlc检测,并同期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作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1、2患者的FBG、HbAlc均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观察组2,观察组1患者FBG、HbAlc升高比较明显,P<0.05。结论研究表明,HbAlc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地高辛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地高辛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和单纯地高辛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发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后静息时心室率和活动后心室率控制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1.1%)(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倍他乐克和地高辛联合应用治疗心房纤颤,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荆腊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就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70例小儿腹泻患儿,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家属满意度以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腹泻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银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浆D-Dimer及FDP在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8例DIC患者为DIC组,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和18例DIC疑似患者作为疑似组。用Sysmex CA-1500血凝仪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浆D-Dimer及FDP水平,检测DIC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DIC组两指标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IC组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及FDP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血浆D-Dimer及FDP水平有利于DIC的早期临床诊断、监测疾病进程、判断治疗疗效及有效的预防疾病恶化提供了可靠的观察指标。
作者:王克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四肢深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四肢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32例患者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给予对照组32例患者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创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63%,对照组为68.75%,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创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的快,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四肢深度烧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治疗后疗效显著,治愈时间快,且皮肤功能恢复好。
作者:曹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固体硅胶隆鼻术的操作方法,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8例固体硅胶隆鼻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和应对措施。结果38例患者中,33例对手术效果满意,所占比例为84.2%,6例出现并发症,所占比例为15.8%。结论在固体硅胶隆鼻术的过程中,每项操作都要精密完成,避免出现并发症,做好假体雕刻,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
作者:高崧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葡萄糖酸锌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3例厌食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葡萄糖酸锌及贝飞达进行治疗。结果痊愈58例(56.31%),显效22例(21.36%),有效16例(15.53%),无效7例(6.80%),总有效率为93.20%。结论联合葡萄糖酸锌与贝飞达可以有效治疗厌食症患儿。
作者:黄国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产前B超检查的孕妇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孕妇产前检查的结果与胎儿的分娩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结果经产前B超诊断共发现脐带绕颈胎儿244例,分娩时确定发生脐带绕颈胎儿249例,诊断准确率为98.0%。脐带绕颈一周、两周、三周的诊断准确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高,在胎儿分娩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泗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联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闫铁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变异性哮喘患儿共56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7.5±2.8)d,低于对照组,且其护理满意度为(94.8±3.5)分,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变异性哮喘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潘秀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及X线钼靶的影像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都是因为无痛肿块就诊,并且大多数患者存在短期内的增大病史,对所有患者开展X线钼靶摄片检查。结论在为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开展实施诊断的过程中,仅仅依靠X线钼靶难以实施准确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开展诊断,大部分患者的肿块存在短期内增大现象,这可作为患者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89例前列腺患者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低于研究组(93.5%),且并发症27.9%高于研究组6.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
作者:杨建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Hp阳性活动期胃溃疡采用雷贝拉唑治疗临床及组织学质量特点。方法本次随机分组选取Hp阳性活动期胃溃疡患者100例,就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n=50)与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 n=50)对临床及组织学指标的影响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种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组织学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p阳性活动期胃溃疡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可使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李效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前一年间未实施风险管理的90例胎儿脐带绕颈病例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后一年间实施风险管理的90例胎儿脐带绕颈病例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满意率、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胎儿宫内窘迫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满意率为97.78%,新生儿窒息率为31.11%,新生儿胎儿宫内窘迫率为11.11%,对照组产妇满意率为83.33%,新生儿窒息率为57.78%,新生儿胎儿宫内窘迫率为22.22%,观察组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胎儿宫内窘迫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胎儿宫内窘迫率,提高产妇的满意率,是一种可行的护理方式。
作者:钱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