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bAlc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的价值

王英杰

关键词:FBG, HbAlc,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应用HbAl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1)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2)各50例],对其行FBG(空腹血糖)与HbAlc检测,并同期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作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1、2患者的FBG、HbAlc均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观察组2,观察组1患者FBG、HbAlc升高比较明显,P<0.05。结论研究表明,HbAlc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尼可地尔在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应用尼可地尔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45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给予尼可地尔联合卡维地洛,乙组给予单纯卡维地洛,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23/24)、发生率8.3%(2/24),与乙组81.0%(17/21)、19.0%(4/21)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尼可地尔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沈旭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坎地沙坦酯联合耳穴压豆对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耳穴压豆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方法选取7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夜间口服坎地沙坦酯;治疗组在口服坎地沙坦酯的同时加用耳穴压豆法。结果治疗后治疗能明显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同时坎地沙坦酯联合耳穴压豆能促使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向杓型高血压转换。结论耳穴贴压法能明显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曲玉梅;吴华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35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18例患者选择他克莫司软膏的治疗,对照组17例患者选择患者卤米松乳膏的使用,观察治疗后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35%,差异显著,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也有较大差异(P均<0.05)。

    作者:李桂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肺心病患者共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伴发组(n=64)和非伴发组(n=70)。比较两组患者易患因素、X线检查、治疗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与非伴发组相比,伴发组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发生率显著升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吸烟发生比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X线检查显示,伴发组左心室肥大和左右心室肥大的发生率分别为23.4%和14.06%,高于非伴发组10.0%和4.28%的发生率(P均<0.05)。治疗后,与非伴发组相比,伴发组好转比例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及死亡人数增加,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复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易患因素、左心室肥大及左右心室肥大发生率明显升高,且治疗转归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应综合考虑进行相关诊断及治疗。

    作者:郭睿蓉;吴明;张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泼尼龙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甲泼尼龙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随机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者中抽取4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同时患者在入院后,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论是在接受治疗期间的相关指标还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患者施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宫颈炎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单独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用于宫颈炎治疗中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起到良好的控制与治疗效果。

    作者:闫贵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剖宫产患者手术期间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深入研究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患者手术期间的应用,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剖腹产的产妇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在手术期间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用于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SICS)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对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30例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透明眼角膜切口超声入乳化术治疗,观察组行SICS联合EC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力、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ICS联合ECCE治疗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效果良好。

    作者:管清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米诺环素治疗皮肤病的相关方法

    目的:分析米诺环素的综合性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完成皮肤病患者的综合性治疗过程。方法采用皮肤诊断的相关治疗过程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皮肤感染情况、淋巴疾病、非免疫球菌的综合性泌尿炎症疾病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研究米诺环素的不同剂量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米诺环素的综合性治疗效果,实现对不同皮肤疾病的有效化治疗控制。结论采用米诺环素对各项皮肤类疾病的患者治疗过程具有较为合理化的控制管理,对综合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临床治疗使用价值。

    作者:张云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在初治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在初治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初治肺结核病78例分为两组,每组39例,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种药物治疗,但未应用左氧氟沙星。结果治疗4个月时治疗组痰转阴率为76.92%,治疗8个月时痰转阴率为97.44%,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治疗4个月时对照组痰转阴率为46.15%,治疗8个月时痰转阴率为71.49%,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两组痰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病,痰转阴率高,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高。

    作者:邓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创伤性膀胱破裂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创伤性膀胱破裂患者患者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38例创伤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1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保守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身体恢复情况较好,且体温正常,伤口感染率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膀胱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能够给予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减少身体不适。

    作者: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重点探索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初~2014年底在我院接受首次心脏介入手术的50例患者,护理干预应用于25例对照组,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干预应用于25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高达20.0%,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4.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护理差错发生率低至0。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过对照组。对照组的满意度76.0%,低于观察组(96.0%)。结论在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方案,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欧仁琪咪克;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顺产和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和母婴结局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顺产和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母婴结局。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248例孕妇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86例)和顺差组(162例),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顺产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少于顺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更低,孕妇产褥病率、感染率更低,胎儿健康情况优于剖宫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分娩中采用顺产比剖宫产更具优势,临床中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尽可能地选择顺产方式,以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马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抗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12周肺动脉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宋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45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均予患者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结果45例患者中其中痊愈17例(37.78%),显效16例(35.56%),好转5例(11.11%),无效7例(15.56%),总有效率为84.44%;45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4.44%),粘连性腹痛6例(13.33),粘连性肠梗阻1例(2.22%),小肠系膜损伤1例(2.22%),并发症为22.22%。结论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效果有效,但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临床需提升相关技术水平。

    作者:阴全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创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对肱骨干骨折的治疗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对肱骨干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6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小切口复位自锁髓内钉固定术和常规开放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肘关节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复位髓内钉固定术用于肱骨干骨折治疗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高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随机分炎琥宁组与干扰素组,干扰素组患儿采用α-干扰素治疗;炎琥宁组患儿采用炎琥宁治疗,将两组患儿药物治疗效率、体温复常时间和用药持续时间行对比。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见,炎琥宁组优于干扰素组,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炎琥宁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和用药持续时间短于干扰素组,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均有一定疗效,但炎琥宁治疗效果更佳,症状恢复时间短。

    作者:吴景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如何编写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引证资料(包括观点、方法等)的来源,不可从别人的论文中转抄过来。内部资料,非经正式发表者,一般不作文献引用,要求引用文献者必须用阅读过的、重要的、近5年文献为准。论著10条左右,综述20条左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序言”

    简要介绍有关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情况,包括动机、过去研究的情况、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或特点。这段文字不宜超过100~200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6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6例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优良率(75.8%)低于研究组(94.4%),并发症的发生率(36.4%)高于研究组(13.9%),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慧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