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护患关系的探讨

莫红;吴彩娓

关键词:门诊, 就医环境, 患者, 软硬件建设, 咨询导医, 直接体现, 医院, 医疗工作, 医技检查, 医护人员, 面向社会, 就医流程, 服务质量, 服务意识, 功能区, 注射, 诊断, 营造, 休息, 舒适
摘要:营造就医环境,方便患者就诊门诊是医疗工作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环境的好坏,直接体现医院的整体水平.我院在强化医护人员服务意识的同时,大力加强医院的软硬件建设,创造清洁、温馨、舒适、井然有序的就医环境.就医大厅各种标识醒目清晰,指向明确.咨询导医、挂号、收费、诊断、医技检查、取药、注射、休息等各功能区设置合理,患者就医流程顺畅,给患者就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手术室少数民族保洁员职业暴露危害与防护

    在少数民族多的地区,基层医院保洁员工均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妇女,她们的年龄18~40岁左右,文化偏低甚至文盲,卫生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手术室又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而保洁员是手术室不可缺少的部分,她们承担着手术室卫生清洁工作及医疗废物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对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春宝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203例体会

    深静脉置管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因为在抢救危重病人、长期静脉给药、肠外营养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中尤其众多.2008年5月至2010年2月,我科共完成203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川;林晓鸿;杨盈;汪永强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通腑祛痰活血法对促进脑出血神经功能恢复及干预血浆CRP、IL-6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通腑祛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通腑祛痰活血法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相关机制.方法:对100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对血浆CRP、IL-6干预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天、治疗后10天与同期对照组相比,P<0.01,但治疗后10天对照组IL-6水平下降更低(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可使IL-6水平稳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结论:通腑祛痰活血法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较单一运用西医治疗中风,肢体功能恢复快,疗效较满意,血浆CRP、IL-6较早下降,且IL-6可持续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脑功能.

    作者:孙献军;李海军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小儿周围性面瘫1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面部按摩配合营养神经药物应用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的患儿进行患侧针刺、面部按摩、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治疗.面部穴位主要选取四白、上关、下关、鱼腰、攒竹、丝竹空、地仓、颊车、承浆、廉泉、翳风、风池、人中等.结果:16例周围性面瘫患儿均有疗效.结论:针刺、面部按摩配合药物应用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中病程短者疗效明显,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者疗效相对欠佳.

    作者:王志如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中医脊柱绷拉摇晃治疗后关节紊乱的临床观察及其发病机制讨论

    资料与方法2007年以来运用脊椎绷拉摇晃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22~62岁,平均40岁.32例为初次发病,18例为重复发病,发病前均有不典型负重,扭动或姿势不协调诱因.发病时间短1小时,长1周,18例腰椎X线片检查,腰棘突偏歪8例,其余均无特殊发现.

    作者:唐大伟;彭树森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截肢病人的心理反应和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外伤害与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害的因素能导致肢体伤残,同样有害的心理也能起到致病的作用.即要重视病人的生理因素,也要重视病人的心理因素.做好心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现体会如下.

    作者:姚荣慧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63例病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金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63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与胎龄、出生体重等围产因素有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和巨大儿.故围产因素所致者明显高于其他因素.结论:围产因素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素霞;陈静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维吾尔族妇女白带涂片快速染色多项检查结果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8~2009年收治有阴道炎症状如白带增多、白带异常、阴部瘙痒等的维吾尔族妇女1280人,年龄20~65岁,行宫颈刮片后,涂片进行快速染色检查;同时选取就诊的汉族妇女2160例行对照检查,年龄21~60岁.试剂选用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液.方法:刮取患者宫颈或阴道后穹隆分泌物,均匀涂于载玻片后1/3处,涂片厚薄均匀,涂片无须固定,自然晾干.

    作者:妮沙克孜;阿曼古丽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社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通过健康基线调查,发现社区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危险人群目前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疾病预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及其危险人群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健康管理,强调健全管理机制、注重团队服务能力、体现服务人文温馨、严格质量控制与效果评价等;通过健康管理,逐步改变慢性病居民及慢性病危险人群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促进健康行为形成.

    作者:张开强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中药联合长效抗菌材料治疗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损害特点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近年来发病有增多的趋势.目前治疗湿疹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钙剂、及含激素类外用药,婴幼儿口服药不太方便,长期或不当使用含激素类外用药可引起激素类不良反应,笔者针对婴儿的特点采用中药联合长效抗菌材料外用的方法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钟征明;何耀华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163例临床分析

    2005年1月~2009年11月我院应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16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应用米非司酮联合MTX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163例(观察组),年龄18~41岁,有停经史146例,停经时间30~56天.初孕者104例,有孕产史者59例.临床表现:无症状而根据超声检查及血HCG诊断者138例,少量阴道流血者18例,轻度腹痛伴阴道少量流血7例.

    作者:郑晓芬;杨小兰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

    资料与方法2003年4月~2008年6月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30~72岁,平均55.1岁;病程1~10年,平均16个月.临床表现:①主观症状: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特征,早期双侧或单侧下肢、疼痛或僵硬感,上肢麻木、无力,伴行走不稳或踩棉花感;②神经体征:本组均有运动功能障碍,25例均有步态蹒跚,下肢肌力Ⅱ~Ⅳ级,手握力Ⅰ~Ⅳ级;③感觉及反射功能:躯体感觉减退62例,均有上肢感觉减弱或麻木等症状,61例腱反射亢进、Hoffmann征,髋阵挛、踝阵挛阳性;④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部不适不明显.

    作者:邓红阳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院外糖尿病教育对防范糖尿病足发生作用调查

    目的:探讨院外糖尿病教育家庭干预对防范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作用.方法:选择101例糖尿病患者,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1例.筛查出低、中、高危患者,对实验组进行有效的院外糖尿病教育.结果:院外糖尿病教育后两组对糖尿病足的知识及防治行为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家庭干预有效的院外糖尿病教育能逐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预防知识认识水平与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糖尿病足发生率显著降低,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定壮;陈建平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围产期保健与优生

    产科是高风险科室,应用围产医学知识,采取一系列监护、防治措施及管理方法,从受精卵分裂到发育成熟阶段进行保健工作,对降低风险、减少孕产妇死亡与并发症,降低畸形儿发生率及减少婴儿的后遗症,保障母亲健康,确保优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王艳荣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喜炎平联合西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致高热30例

    我市于2009年10~11月间发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我院应用喜炎平联合奥司他韦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感致高热病人取的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9年<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三版 [1].一般资料:随机从传染科及门诊抽取体温>39℃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作者:唐承波;卜延宁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基础与临床意义

    中国已成为继印度之后位居第2位的糖尿病国家.传统的实验诊断方法往往以空腹血糖(FPG)和糖耐量试验(OGTT)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已开始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由于HbA1c能反映病人2~3个月内糖代谢总体情况和血糖水平的控制程度,有助于从整体上准确地观察病情,了解治疗效果.

    作者:盛福德;郭毅学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腹腔镜手术的配合与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通过在腔镜直视下,对人体腹腔内的病变脏器进行微创治疗.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1]等特点,现已为越来越多的外科及妇科医生所接受和掌握,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微创外科学,为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腹腔镜技术改变了以往剖腹手术的许多传统观念,同时对手术室护士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凤香;杨帆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护士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与调适策略

    抑郁情绪是护士中一个较为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护士的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遇事缺乏信心;思维抑制,反应迟缓,行为被动,自我封闭;交往中感到自卑.护士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身的人格因素、职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心理卫生知识等.从加强内部自我调适和增强外部教育功能两方面能够缓解、消除护士的抑郁情绪.

    作者:姚桂英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稽留流产与血铅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与血铅水平的相关性,并对稽留流产和早期妊娠孕妇的血铅进行测定,为预防稽留流产寻找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2月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365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正常早期妊娠的孕妇36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静脉血铅检测.结果:稽留流产可能与接触铅职业有关,稽留流产的患者血铅含量高于正常早期妊娠的孕妇血铅含量,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稽留流产的患者血铅异常(≥100μg/L)多于正常早期妊娠的孕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稽留流产与血铅水平密切相关,可通过对孕前妇女血铅测定,防止稽留流产,指导孕产妇优生优育.

    作者:贺惠琼;高利洁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血塞通治疗脑出血早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脑出血早期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脑出血患者133例中小剂量脑出血患者,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治疗组给予有改善血液循环作用三七皂苷类制剂静滴.结果:治疗2周、4周后,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评估的结果表明,治疗组优于常规组(P<0.01,P<0.05).结论:脑出血的病人早期应用有改善血液循环效应的三七皂苷类药物, 可以促进血肿吸收, 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提高脑出血疗效.

    作者:袁魁珍;张芳;何慧君 刊期: 2010年第20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