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候宝;于艳辉;白冰
分娩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1],但随着麻醉技术的逐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痛分娩已经被多数产妇所接受,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的应用效果,对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5月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在输血过程中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和盐水法进行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以本院2012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收治的175例输血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和盐水法对样本进行交叉配血实验,观察其灵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采用盐水法的175例,阳性的为8例,阳性的检出率为4.6%;在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的175例样本中,阳性结果为18例,阳性的检出率为10.3%。同时,采用盐水法检测出的阳性结果的细胞凝集数也远远低于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检测出的细胞凝集数。结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相对于盐水法而言,具有结果明显、灵敏度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维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临床案例患者女性,40岁,主因阴道不规则流血5个月于2012年6月5日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多,伴血块、下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不适,于2012年2月在当地医院行诊刮术,术后病检提示:血凝块及坏死组织内查见增生性子宫内膜,遂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甲羟孕酮及妈富隆治疗3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4d前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行宫腔镜下内膜活检,病检提示:宫腔恶性肿瘤。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本院。患者既往曾行左侧附件切除术。入院体格检查:宫颈正常大小,光滑;宫体:如孕40 d大小,质软,无压痛。妇科B超显示:子宫前位,大小9.5 cm×5.9 cm ×5.2 cm,子宫壁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轮廓清晰,子宫内膜厚2.1 cm,子宫后壁回声欠均匀,后壁见1.1 cm×1.0 cm×1.0 cm团状低回声,边界清;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于入院后第3日行全子宫切除+右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剖开子宫见:宫颈管光滑,子宫底右侧角可见鱼肉样新生物,未见明显肌层侵润。术后病理回报:宫腔恶性肿瘤,癌可能性大,肿瘤侵及子宫壁深度约为1.7 cm,左右宫旁未查见肿瘤组织,盆腔淋巴结(0/23)未查见转移性肿瘤。免疫组化提示:支持宫腔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低分化癌,侵及子宫壁深度约为1.7 cm,肌壁脉管内查见大量癌栓。AE1、AE3、CD56、NSE(+);Syn极少数细胞(+);CD10、CK20、CK7、P63、ER、PR(-);WT-1瘤细胞胞浆(+);CD34及D2-40染色提示血管/淋巴管内存在大量癌栓。患者于术后给予PT(洛铂+多西他赛)方案化疗3个疗程,患者因经济原因停止化疗,未能随访。
作者:吴利英;徐佳;王建;陈必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喹硫平与利培酮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同时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前和治疗8周,两组在PANSS总分无显著差异。利培酮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并显著高于喹硫平组。喹硫平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似,利培酮对女性精神病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有较大影响。
作者:孙海华;杨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以一起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发生的典型考场舞弊案为背景,利用博弈论原理和方法,从考生和监考人员的角度建立博弈模型,并针对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减少和杜绝研究生入学考试舞弊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王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原发性膝关节病变是导致膝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但当膝部疼痛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症状仍未明显好转,此时应考虑在其他部位是否还存在导致膝关节疼痛的病灶。本研究随访近年来主诉为膝部疼痛而主要原发病灶在髋关节的患者69例,随访27~69个月,并查阅相关文献,交流对此类复杂性膝关节疼痛的心得体会。通过神经牵涉,髋关节处病灶可能放射至膝部产生膝关节疼痛,其发生率占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诉就诊患者比例约为13%~19%。
作者:李延炜;洪海森;康两奇;林斌;林坤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对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的心理护理与支持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了探讨,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与支持,在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有效提高配合度,减轻产妇痛苦,顺利完成分娩。由此可见,在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予以心理护理与支持,可有效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度过分娩期,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难产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存在于手足口病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隔离护理治疗,对他们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其表现,总结手足口病护理经验,介绍预防措施。结果出现口腔黏膜病变、发热或皮疹,这是患者通常的临床症状,80例发热患者中,临床表现各异,5例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33例为心血管系统症状,2例为呼吸系统症状。结论应采取隔离观察治疗手段,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予以重视,运用合理的技术和心理疗法护理手足口病患者,把对其各种感染的防治当做重点来抓。
作者:卢伟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心理护理,根据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及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溃疡治疗效果及心理状况。结果实验组消化性溃疡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及消化性溃疡症状,有利于早日康复。
作者:沈英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本院结合临床教学与学生管理实际,初步构建了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体系,从道德品质、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学习能力、沟通技能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努力培养出全面素质的医学人才。
作者:赵淑芳;赵海静;杨玉鹏;王树松;侯慧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青年导师是导师队伍的生力军,是医、教、研工作的主力军。结合青年导师的特点,通过实施导师岗前培训,高年资导师传帮带,协助指导,明确导师负责制,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等手段,帮助青年导师尽快适应角色转换,胜利导师职责。
作者:张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教学改革中TBL教学法在地方高校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将2010级临床专业两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实验班用TBL教学模式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个班实验报告进行评分以及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两个班实验报告进行评分以及理论考试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地区高校病理学实验教学病例讨论中引入TBL教学法具有可行性, TBL教学在病例讨论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李道坤;张帆;山超;包真;孙维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主要是对产科护理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完善产科护理的质量,不断的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标准进行严格制定,不断的提升产科护理的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对产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王世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不断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采后咨询服务等工作,无偿献血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逐步建立了以自愿无偿献血为主的献血模式。为了进一步向固定献血队伍模式发展,长春急救中心在各献血车(点)上对无偿献血者人群进行了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为血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非口腔专业医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行为和对口腔健康问题所持态度,分析和评价对非口腔专业医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广东药学院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学生455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和态度、口腔卫生行为及就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常规的口腔健康知识,有较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口腔就医行为有待提高。结论对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不够全面,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非口腔专业医学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开展有效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周折冲;康成容;周卫平;周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预防医学是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许多学生并不重视预防医学,其主要原因是认为其临床实用性不强。因此,要让学生学好预防医学知识,教学应紧紧围绕预防医学的实用性来展开。
作者:黄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内胆管癌(HLAIHCC)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并对其外科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8例HLAIHCC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HLAIHCC主要可分为三型:内生长型、浸润型以及包块型,以包块型为主。28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接受了切除手术,随访中行根治切除手术的患者在1年和3年内生存率为89.5%,64.5%;行姑息切除手术的生存率分别为60.2%,30.2%,其余3例患者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 HLAIHCC主要以包块型为多见,肝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HLAIHCC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26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接受血管内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动脉造影表现为造影剂外溢17例,假性动脉瘤6例,血管畸形2例以及肿瘤染色1例。采用弹簧钢圈或者弹簧圈配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22例一次性止血成功,2例患者接受第二次栓塞治疗止血成功;2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消化道出血是安全的,有效的,是外科手术有效的补充措施。
作者:邹海军;王立富;王书祥;吕朋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妇产科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50例。观察组给予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产后1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对产后恶露、产后乳房护理、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喂养的知晓率。结果从产后恶露、产后乳房护理、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喂养的知晓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提高了产妇的认知,有利于产后的自我保健和新生儿的护理、喂养。
作者:郭瑞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介入手术室的管理的探讨,促进介入手术室的正规化、规范化管理,完成对介入手术室的系统化管理。方法对介入手术室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医疗护理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保证医疗活动的安全,使患者满意。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有效地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结论制定并实施规范化管理是介入检查、治疗成功的有力保障。
作者:马明星;王贤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