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伟华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管理中要对护理工作的诸多要素,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以便使护理系统达到优运转,放大系统的效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的护理服务,并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发展,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作者:毛彦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仪器分析是医学与卫生检验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色谱法是仪器分析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理论与实验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现状,综合专业教育与行业应用特点,将理论教学从以讲授为主向以导学为主转变,实验教学从被动重复向批判性思维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作者:任玲玲;张海燕;梁春梅;沈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以一起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发生的典型考场舞弊案为背景,利用博弈论原理和方法,从考生和监考人员的角度建立博弈模型,并针对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减少和杜绝研究生入学考试舞弊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王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存在于手足口病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隔离护理治疗,对他们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其表现,总结手足口病护理经验,介绍预防措施。结果出现口腔黏膜病变、发热或皮疹,这是患者通常的临床症状,80例发热患者中,临床表现各异,5例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33例为心血管系统症状,2例为呼吸系统症状。结论应采取隔离观察治疗手段,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予以重视,运用合理的技术和心理疗法护理手足口病患者,把对其各种感染的防治当做重点来抓。
作者:卢伟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在输血过程中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和盐水法进行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以本院2012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收治的175例输血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和盐水法对样本进行交叉配血实验,观察其灵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采用盐水法的175例,阳性的为8例,阳性的检出率为4.6%;在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的175例样本中,阳性结果为18例,阳性的检出率为10.3%。同时,采用盐水法检测出的阳性结果的细胞凝集数也远远低于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检测出的细胞凝集数。结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相对于盐水法而言,具有结果明显、灵敏度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维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喹硫平与利培酮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同时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前和治疗8周,两组在PANSS总分无显著差异。利培酮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并显著高于喹硫平组。喹硫平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似,利培酮对女性精神病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有较大影响。
作者:孙海华;杨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分娩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1],但随着麻醉技术的逐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痛分娩已经被多数产妇所接受,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的应用效果,对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5月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在临床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目标教学法培训93名进修医生系统掌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关专业技能。在培训前制定教学目标,培训结束后采用笔试、病例分析和书写手术记录等方式进行考核和评价。结果笔试考核成绩平均8.9分(满分10分);病例分析符合率为83.6%;手术记录合格率100%。结论目标教学法能有效促进进修医师在一定时间内对重点内容的掌握,但广泛推广到临床各教学领域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冷建军;张文智;董家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对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的心理护理与支持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了探讨,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与支持,在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有效提高配合度,减轻产妇痛苦,顺利完成分娩。由此可见,在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予以心理护理与支持,可有效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度过分娩期,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难产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首先介绍了内科学的教学现状,信息技术背景下医学教育工作的信息素质要求以及内科学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然后给出了师资培养、教学设计以及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内科学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本文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内科学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提供重要思路与方法。
作者:彭彩碧;崔少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内胆管癌(HLAIHCC)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并对其外科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8例HLAIHCC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HLAIHCC主要可分为三型:内生长型、浸润型以及包块型,以包块型为主。28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接受了切除手术,随访中行根治切除手术的患者在1年和3年内生存率为89.5%,64.5%;行姑息切除手术的生存率分别为60.2%,30.2%,其余3例患者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 HLAIHCC主要以包块型为多见,肝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HLAIHCC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采用不同方式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的疗效,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3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1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再注射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试验2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配合口服厄贝沙坦来治疗,用药剂量为150 mg/次,1次/d。结果试验1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7.5%,试验2组为90.74%,说明厄贝沙坦对慢性肺心病的效果比参麦注射液好。结论在临床上慢性病的治疗适应证同时满足厄贝沙坦和参麦时,应该选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即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树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预防医学是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许多学生并不重视预防医学,其主要原因是认为其临床实用性不强。因此,要让学生学好预防医学知识,教学应紧紧围绕预防医学的实用性来展开。
作者:黄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本院结合临床教学与学生管理实际,初步构建了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体系,从道德品质、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学习能力、沟通技能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努力培养出全面素质的医学人才。
作者:赵淑芳;赵海静;杨玉鹏;王树松;侯慧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本院呼吸科门诊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收集2012年本院呼吸科门诊处方3000张,分析患者病情情况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根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对抗生素合理使用进行评定。结果本院门诊处方存在着用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过高、处方不合理等问题。结论应进一步规范管理。
作者:黄金沐;池慧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原发性膝关节病变是导致膝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但当膝部疼痛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症状仍未明显好转,此时应考虑在其他部位是否还存在导致膝关节疼痛的病灶。本研究随访近年来主诉为膝部疼痛而主要原发病灶在髋关节的患者69例,随访27~69个月,并查阅相关文献,交流对此类复杂性膝关节疼痛的心得体会。通过神经牵涉,髋关节处病灶可能放射至膝部产生膝关节疼痛,其发生率占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诉就诊患者比例约为13%~19%。
作者:李延炜;洪海森;康两奇;林斌;林坤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如何对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估,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依据,是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总结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直接评估法设计指标,用层次分析法(AHP)分配指标权重,探讨了人文教育质量评估的标准、指标设计、权重分配,增强了指标设计和权重分配的科学性、可测性。构建了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工作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手段。
作者:尹德伟;周怡娟;秦小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介入手术室的管理的探讨,促进介入手术室的正规化、规范化管理,完成对介入手术室的系统化管理。方法对介入手术室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医疗护理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保证医疗活动的安全,使患者满意。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有效地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结论制定并实施规范化管理是介入检查、治疗成功的有力保障。
作者:马明星;王贤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不断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采后咨询服务等工作,无偿献血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逐步建立了以自愿无偿献血为主的献血模式。为了进一步向固定献血队伍模式发展,长春急救中心在各献血车(点)上对无偿献血者人群进行了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为血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观察纱条填塞宫腔在弛缓性子宫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总结本院收治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40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选择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的20例为治疗组,选择B-lynch缝合法治疗的20例为对照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5.4±10.4)min,平均出血量(600.5±93.8)ml,数据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术后继发性贫血和痛经等并发症发病率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子宫腔内纱条填塞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方面具有比较满意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如贞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