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彩碧;崔少国
目的:通过对介入手术室的管理的探讨,促进介入手术室的正规化、规范化管理,完成对介入手术室的系统化管理。方法对介入手术室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医疗护理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保证医疗活动的安全,使患者满意。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有效地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结论制定并实施规范化管理是介入检查、治疗成功的有力保障。
作者:马明星;王贤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本院呼吸科门诊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收集2012年本院呼吸科门诊处方3000张,分析患者病情情况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根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对抗生素合理使用进行评定。结果本院门诊处方存在着用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过高、处方不合理等问题。结论应进一步规范管理。
作者:黄金沐;池慧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管理中要对护理工作的诸多要素,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以便使护理系统达到优运转,放大系统的效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的护理服务,并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发展,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作者:毛彦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内胆管癌(HLAIHCC)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并对其外科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8例HLAIHCC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HLAIHCC主要可分为三型:内生长型、浸润型以及包块型,以包块型为主。28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接受了切除手术,随访中行根治切除手术的患者在1年和3年内生存率为89.5%,64.5%;行姑息切除手术的生存率分别为60.2%,30.2%,其余3例患者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 HLAIHCC主要以包块型为多见,肝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HLAIHCC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原发性膝关节病变是导致膝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但当膝部疼痛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症状仍未明显好转,此时应考虑在其他部位是否还存在导致膝关节疼痛的病灶。本研究随访近年来主诉为膝部疼痛而主要原发病灶在髋关节的患者69例,随访27~69个月,并查阅相关文献,交流对此类复杂性膝关节疼痛的心得体会。通过神经牵涉,髋关节处病灶可能放射至膝部产生膝关节疼痛,其发生率占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诉就诊患者比例约为13%~19%。
作者:李延炜;洪海森;康两奇;林斌;林坤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在临床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目标教学法培训93名进修医生系统掌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关专业技能。在培训前制定教学目标,培训结束后采用笔试、病例分析和书写手术记录等方式进行考核和评价。结果笔试考核成绩平均8.9分(满分10分);病例分析符合率为83.6%;手术记录合格率100%。结论目标教学法能有效促进进修医师在一定时间内对重点内容的掌握,但广泛推广到临床各教学领域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冷建军;张文智;董家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教学改革中TBL教学法在地方高校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将2010级临床专业两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实验班用TBL教学模式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个班实验报告进行评分以及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两个班实验报告进行评分以及理论考试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地区高校病理学实验教学病例讨论中引入TBL教学法具有可行性, TBL教学在病例讨论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李道坤;张帆;山超;包真;孙维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临床案例患者女性,40岁,主因阴道不规则流血5个月于2012年6月5日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多,伴血块、下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不适,于2012年2月在当地医院行诊刮术,术后病检提示:血凝块及坏死组织内查见增生性子宫内膜,遂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甲羟孕酮及妈富隆治疗3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4d前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行宫腔镜下内膜活检,病检提示:宫腔恶性肿瘤。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本院。患者既往曾行左侧附件切除术。入院体格检查:宫颈正常大小,光滑;宫体:如孕40 d大小,质软,无压痛。妇科B超显示:子宫前位,大小9.5 cm×5.9 cm ×5.2 cm,子宫壁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轮廓清晰,子宫内膜厚2.1 cm,子宫后壁回声欠均匀,后壁见1.1 cm×1.0 cm×1.0 cm团状低回声,边界清;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于入院后第3日行全子宫切除+右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剖开子宫见:宫颈管光滑,子宫底右侧角可见鱼肉样新生物,未见明显肌层侵润。术后病理回报:宫腔恶性肿瘤,癌可能性大,肿瘤侵及子宫壁深度约为1.7 cm,左右宫旁未查见肿瘤组织,盆腔淋巴结(0/23)未查见转移性肿瘤。免疫组化提示:支持宫腔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低分化癌,侵及子宫壁深度约为1.7 cm,肌壁脉管内查见大量癌栓。AE1、AE3、CD56、NSE(+);Syn极少数细胞(+);CD10、CK20、CK7、P63、ER、PR(-);WT-1瘤细胞胞浆(+);CD34及D2-40染色提示血管/淋巴管内存在大量癌栓。患者于术后给予PT(洛铂+多西他赛)方案化疗3个疗程,患者因经济原因停止化疗,未能随访。
作者:吴利英;徐佳;王建;陈必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口腔黏膜疾病患者的病变病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口腔黏膜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口腔黏膜发生病变的老年患者共106例,经过口腔组织检查诊断,其中患有口腔黏膜白斑的有35例,占33.02%;患有念珠菌口腔炎的有31例,占29.25%;患有口腔溃疡的有27例,占25.47%;患有扁平苔藓的有10例,占9.43%;另有2例患者患有口腔结核,有1例患者患有腺性唇炎。结论老年患者的口腔黏膜疾病主要以口腔黏膜白斑、口腔溃疡和念珠菌口腔炎为主,且病理变化较为复杂,需为患者尽早进行口腔组织活检,积极治疗和预防口腔肿瘤的发生。
作者:陈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观察纱条填塞宫腔在弛缓性子宫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总结本院收治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40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选择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的20例为治疗组,选择B-lynch缝合法治疗的20例为对照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5.4±10.4)min,平均出血量(600.5±93.8)ml,数据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术后继发性贫血和痛经等并发症发病率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子宫腔内纱条填塞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方面具有比较满意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如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孕妇早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0例早产产妇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同期100例足月产进行比较。结果引发早产的主要因素为:胎盘因素、臀位、双胎妊娠、胎膜早破等。结论针对早产的原因和早产高危人群,采取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加强对早产高危人群的管理,降低和控制早产的发生和围产儿的死亡。
作者:高月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预防医学是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许多学生并不重视预防医学,其主要原因是认为其临床实用性不强。因此,要让学生学好预防医学知识,教学应紧紧围绕预防医学的实用性来展开。
作者:黄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喹硫平与利培酮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同时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前和治疗8周,两组在PANSS总分无显著差异。利培酮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并显著高于喹硫平组。喹硫平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似,利培酮对女性精神病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有较大影响。
作者:孙海华;杨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心理护理,根据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及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溃疡治疗效果及心理状况。结果实验组消化性溃疡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及消化性溃疡症状,有利于早日康复。
作者:沈英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以一起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发生的典型考场舞弊案为背景,利用博弈论原理和方法,从考生和监考人员的角度建立博弈模型,并针对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减少和杜绝研究生入学考试舞弊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王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对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的心理护理与支持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了探讨,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与支持,在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有效提高配合度,减轻产妇痛苦,顺利完成分娩。由此可见,在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予以心理护理与支持,可有效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度过分娩期,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难产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脑血管疾病实施康复护理的常见误区。方法本院选择2010年9月~2013年5月间诊治的176例脑血管疾病康复期的患者,对患者的康复进度进行密切观察,同时评价其预后效果,对常见的误区进行总结分析,对相应的误区制定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的护理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同时实施有效的干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与实施康复护理前相比,效果显著,而且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以及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康复期护理过程中应加强重点护理,降低护理误区出现的几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不断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采后咨询服务等工作,无偿献血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逐步建立了以自愿无偿献血为主的献血模式。为了进一步向固定献血队伍模式发展,长春急救中心在各献血车(点)上对无偿献血者人群进行了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为血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采用不同方式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的疗效,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3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1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再注射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试验2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配合口服厄贝沙坦来治疗,用药剂量为150 mg/次,1次/d。结果试验1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7.5%,试验2组为90.74%,说明厄贝沙坦对慢性肺心病的效果比参麦注射液好。结论在临床上慢性病的治疗适应证同时满足厄贝沙坦和参麦时,应该选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即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树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妇产科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50例。观察组给予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产后1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对产后恶露、产后乳房护理、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喂养的知晓率。结果从产后恶露、产后乳房护理、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喂养的知晓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提高了产妇的认知,有利于产后的自我保健和新生儿的护理、喂养。
作者:郭瑞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