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

毛彦文

关键词:护理管理, 特点
摘要: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管理中要对护理工作的诸多要素,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以便使护理系统达到优运转,放大系统的效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的护理服务,并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发展,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喹硫平与利培酮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同时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前和治疗8周,两组在PANSS总分无显著差异。利培酮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并显著高于喹硫平组。喹硫平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似,利培酮对女性精神病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有较大影响。

    作者:孙海华;杨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加强产科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本文主要是对产科护理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完善产科护理的质量,不断的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标准进行严格制定,不断的提升产科护理的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对产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王世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目标教学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在临床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目标教学法培训93名进修医生系统掌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关专业技能。在培训前制定教学目标,培训结束后采用笔试、病例分析和书写手术记录等方式进行考核和评价。结果笔试考核成绩平均8.9分(满分10分);病例分析符合率为83.6%;手术记录合格率100%。结论目标教学法能有效促进进修医师在一定时间内对重点内容的掌握,但广泛推广到临床各教学领域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冷建军;张文智;董家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信息技术支撑下《内科学》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初探

    首先介绍了内科学的教学现状,信息技术背景下医学教育工作的信息素质要求以及内科学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然后给出了师资培养、教学设计以及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内科学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本文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内科学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提供重要思路与方法。

    作者:彭彩碧;崔少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的调查

    目的:了解非口腔专业医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行为和对口腔健康问题所持态度,分析和评价对非口腔专业医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广东药学院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学生455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和态度、口腔卫生行为及就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常规的口腔健康知识,有较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口腔就医行为有待提高。结论对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不够全面,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非口腔专业医学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开展有效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周折冲;康成容;周卫平;周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效果分析

    分娩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1],但随着麻醉技术的逐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痛分娩已经被多数产妇所接受,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的应用效果,对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5月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妇产科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妇产科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50例。观察组给予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产后1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对产后恶露、产后乳房护理、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喂养的知晓率。结果从产后恶露、产后乳房护理、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喂养的知晓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提高了产妇的认知,有利于产后的自我保健和新生儿的护理、喂养。

    作者:郭瑞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做好青年导师角色转换

    青年导师是导师队伍的生力军,是医、教、研工作的主力军。结合青年导师的特点,通过实施导师岗前培训,高年资导师传帮带,协助指导,明确导师负责制,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等手段,帮助青年导师尽快适应角色转换,胜利导师职责。

    作者:张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管栓塞术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26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接受血管内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动脉造影表现为造影剂外溢17例,假性动脉瘤6例,血管畸形2例以及肿瘤染色1例。采用弹簧钢圈或者弹簧圈配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22例一次性止血成功,2例患者接受第二次栓塞治疗止血成功;2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消化道出血是安全的,有效的,是外科手术有效的补充措施。

    作者:邹海军;王立富;王书祥;吕朋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如何对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估,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依据,是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总结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直接评估法设计指标,用层次分析法(AHP)分配指标权重,探讨了人文教育质量评估的标准、指标设计、权重分配,增强了指标设计和权重分配的科学性、可测性。构建了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工作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手段。

    作者:尹德伟;周怡娟;秦小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症呼吸衰竭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口气管插管正压通气,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通气的方式进行脱机。观察组患者通过口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根据患者的病情在3~7d内将气管插管拔除,转为无创正压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脱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住院死亡率以及住院费用、脱机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和其他的患者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创通气的时间较短,脱机成功率较高,住院费用较少,病死率明显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方法对COPD适用,对非COPD可能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赵敏;张祎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析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管理中要对护理工作的诸多要素,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以便使护理系统达到优运转,放大系统的效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的护理服务,并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发展,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作者:毛彦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调查的统计分析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不断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采后咨询服务等工作,无偿献血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逐步建立了以自愿无偿献血为主的献血模式。为了进一步向固定献血队伍模式发展,长春急救中心在各献血车(点)上对无偿献血者人群进行了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为血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20例手足口病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对存在于手足口病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隔离护理治疗,对他们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其表现,总结手足口病护理经验,介绍预防措施。结果出现口腔黏膜病变、发热或皮疹,这是患者通常的临床症状,80例发热患者中,临床表现各异,5例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33例为心血管系统症状,2例为呼吸系统症状。结论应采取隔离观察治疗手段,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予以重视,运用合理的技术和心理疗法护理手足口病患者,把对其各种感染的防治当做重点来抓。

    作者:卢伟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某例典型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场舞弊案的博弈分析

    本文以一起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发生的典型考场舞弊案为背景,利用博弈论原理和方法,从考生和监考人员的角度建立博弈模型,并针对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减少和杜绝研究生入学考试舞弊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王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2012年呼吸科门诊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调查

    目的:调查本院呼吸科门诊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收集2012年本院呼吸科门诊处方3000张,分析患者病情情况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根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对抗生素合理使用进行评定。结果本院门诊处方存在着用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过高、处方不合理等问题。结论应进一步规范管理。

    作者:黄金沐;池慧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采用不同方式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的疗效,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3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1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再注射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试验2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配合口服厄贝沙坦来治疗,用药剂量为150 mg/次,1次/d。结果试验1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7.5%,试验2组为90.74%,说明厄贝沙坦对慢性肺心病的效果比参麦注射液好。结论在临床上慢性病的治疗适应证同时满足厄贝沙坦和参麦时,应该选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即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树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孕妇早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孕妇早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0例早产产妇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同期100例足月产进行比较。结果引发早产的主要因素为:胎盘因素、臀位、双胎妊娠、胎膜早破等。结论针对早产的原因和早产高危人群,采取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加强对早产高危人群的管理,降低和控制早产的发生和围产儿的死亡。

    作者:高月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神经内分泌癌1例分析

    1临床案例患者女性,40岁,主因阴道不规则流血5个月于2012年6月5日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多,伴血块、下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不适,于2012年2月在当地医院行诊刮术,术后病检提示:血凝块及坏死组织内查见增生性子宫内膜,遂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甲羟孕酮及妈富隆治疗3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4d前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行宫腔镜下内膜活检,病检提示:宫腔恶性肿瘤。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本院。患者既往曾行左侧附件切除术。入院体格检查:宫颈正常大小,光滑;宫体:如孕40 d大小,质软,无压痛。妇科B超显示:子宫前位,大小9.5 cm×5.9 cm ×5.2 cm,子宫壁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轮廓清晰,子宫内膜厚2.1 cm,子宫后壁回声欠均匀,后壁见1.1 cm×1.0 cm×1.0 cm团状低回声,边界清;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于入院后第3日行全子宫切除+右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剖开子宫见:宫颈管光滑,子宫底右侧角可见鱼肉样新生物,未见明显肌层侵润。术后病理回报:宫腔恶性肿瘤,癌可能性大,肿瘤侵及子宫壁深度约为1.7 cm,左右宫旁未查见肿瘤组织,盆腔淋巴结(0/23)未查见转移性肿瘤。免疫组化提示:支持宫腔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低分化癌,侵及子宫壁深度约为1.7 cm,肌壁脉管内查见大量癌栓。AE1、AE3、CD56、NSE(+);Syn极少数细胞(+);CD10、CK20、CK7、P63、ER、PR(-);WT-1瘤细胞胞浆(+);CD34及D2-40染色提示血管/淋巴管内存在大量癌栓。患者于术后给予PT(洛铂+多西他赛)方案化疗3个疗程,患者因经济原因停止化疗,未能随访。

    作者:吴利英;徐佳;王建;陈必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的心理护理与支持

    本文对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的心理护理与支持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了探讨,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与支持,在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有效提高配合度,减轻产妇痛苦,顺利完成分娩。由此可见,在自然分娩产妇产程中,予以心理护理与支持,可有效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度过分娩期,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难产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