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降糖药物正确使用方法

张德明;赵建华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物, 磺酰脲类降糖药, 格列本脲, 控制治疗, 型糖尿病, 使用方法, 常用药物, 优降糖, 第二代, 用法, 饮食, 稳定
摘要:磺酰脲类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格列本脲:格列本脲(优降糖、达安疗)为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用法:用于治疗轻、中型及稳定型糖尿病,如饮食控制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并对较弱降糖药无效者可试用.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HBDH在非梗死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HBDH在相关疾病中的活性变化,进一步探讨HBDH在非梗死心肌损伤疾病,特别是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0例心肌酶检查HBDH增高患者,同时选择其他HBDH活性增高相关疾病做比较分析,探讨HBDH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心肌梗塞时HBDH出现增高达100%;心肌炎时95%增高.结论:HBDH的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心肌炎等非梗死性心肌损伤疾病时,检测心肌酶,并计算LDH/HBD比值,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爱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第一足趾胫侧趾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第一足趾胫侧趾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第一足趾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情况,对16例此类患者采用第一足趾胫侧趾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通过随访观察第一足趾外形、功能恢复情况,了解临床疗效,总结优缺点.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5个月.16例皮瓣全部成活,修复后拇趾远端外观尚好,趾端无明显触痛,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第一足趾胫侧趾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血管蒂相对较为恒定,皮瓣供受区距离较近,转移方便,手术操作容易,是修复第一足趾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王天桢;朱天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医生与医疗纠纷

    医院的主体工作是诊疗病人,使病人从身体及心理得到治疗.疾病有它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并不是医学生在学校及书本上所学到的普遍存在的症状及体征.而病人一定要求医生对他们的诊断及治疗达到理想的效果.但病人的健康理念,社会对医疗界的误解,均因诊疗过程中的不理想而导致医疗纠纷.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病理诊断与医疗风险防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对医生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各医院医患纠纷明显上升,病理科作为医院重要的基础科室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病理诊断作为高风险行业,被人们从后台推到了前台,病理医师已无法处于法律、诉讼的漩涡之外.

    作者:雷艳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

    护士从事的工作是特殊职业,与患者的密切接触,其身心承担了一定的风险,由于职业关系,护士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各种操作与病人的零距离接触,更增加了自身感染疾病的危险,肿瘤科护士由于长期接触化疗药物,以及长期需要和特殊心理状态的患者沟通,思想压力大,易造成心理失衡,影响身心健康,探讨一下肿瘤科护士的危害因素,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降低职业危害到低,尢其重要.

    作者:刘艳玲;徐蔚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5%丁苯羟酸乳膏联合肤痒颗粒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在基层医院较为常见,笔者用5%丁苯羟酸乳膏(商品名:可润)联合肤痒颗粒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过紫汤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56例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2003年6月~2007年6月确诊过敏性紫癜患者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6~51岁,平均13±0.6岁;发病时间7天~3个月,平均14±0.5天.其中单纯皮肤型17例,关节型7例,胃肠型9例,肾型23例.

    作者:任旭丽;蒋光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8年对3个乡镇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

    目的:使妇女病普查工作与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相结合,达到提高广大妇女的保健意识.查清病因,积极预防及时治疗,确保农村妇女身体健康.

    作者:万梅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干预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所辖的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吉林市龙潭区棋盘街93号,区内有1个乡镇医院、2个诊所、2个小学、6个幼儿园.人均居住面积20~30m2,户居住面积70m2,人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本社区地处化工污染区的城乡结合部,空气污染严重(其中有16个工厂烟囱,1437户平房烟囱),12个空车配货站,来往车辆不断,车辆噪音高达65~90分贝,直接影响本社区居民的生活与健康.

    作者:李爱红;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步长脑心通在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在不稳定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24小时观察并动态心电图监护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该药步长脑心通可明显缩短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的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P<0.01,并能对抗因为进餐引起的心肌缺血.结论:步长脑心通对抗心肌缺血疗效确切,对进餐引起的心肌缺血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文生;张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2006年8月~2008年2月在常规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对28例吞咽障碍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4 例,对照组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龄42~71岁,平均56.2岁;脑出血7例,脑梗死7例,假性延髓麻痹12例,真性延髓麻痹2例.治疗组男9例,女5例;年龄44~70岁,平均56.47岁;脑出血9例,脑梗死5例,假性延髓麻痹11例,真性延髓麻痹3例.

    作者:王静慧;张向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大面积烧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大面积烧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均较短,创面感染率降低,瘢痕减少,全部治愈.结论: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大面积烧伤使患者创面不易感染,愈合期缩短,瘢痕较少,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席云峰;宋占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6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行超声检查结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外孕18例,不完全流产16例,先兆流产4例,难免流产4例,卵巢肿瘤蒂扭转14例,滋养细胞疾病6例,超声诊断准确率达90%.结论:超声检查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准确率高、无创伤、无痛苦.

    作者:谭慧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张家港市207名学龄前儿童智力测试结果分析

    我们于2003年11月20日~2004年4月30日,对我市西张镇207名农村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智力测试,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方法: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城市用).智力测试人员由经北京大学医学部统一培训后的市妇幼保健所专业人员承担.

    作者:周亚萍;陶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他汀类药物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治疗进展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的应用证实了其在防治心血管疾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综述国内外有关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强效他汀类调脂药物对冠心病一级或二级预防作用,以及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针对其降低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炎、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等作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作者:赵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122例行冠状动脉CT,观察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程度.同时进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两组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对血脂异常进行的积极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致心肌缺血发作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包春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和肺泡灌洗抢救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联合肺泡灌洗在抢救重症肺炎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重症肺炎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行床边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肺泡灌洗,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APACHEⅡ评分、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行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并肺泡灌洗,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术后肺通气功能和肺部感染明显改善好转.结论: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肺泡灌洗在抢救肺炎所致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文铠;胡松亮;郭湖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质量

    成功的医患沟通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因疾病引发的消极心理状态,增加其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积极配合各种治疗活动;而且还可以提高大脑及整体神经系统张力,激发机体潜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作者:王新云;李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快速氨茶碱7mg/kg与654-2及肾上腺素联用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快速氨茶碱7mg/kg与654-2(山莨菪碱)及肾上腺素联合应用在抢救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把416例心跳骤停(CA)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标准肾上腺素剂量对照组(SDE对照组)136例、大剂量肾上腺素组(HDE组)138例、快速同步氨茶碱7mg/kg与654-2及肾上腺素联合应用组(ADE6组)142例.采用肘静脉通道应用肾上腺素和氨茶碱7mg/kg及654-2山莨菪碱:①SDE对照组采用1mg首次剂量肾上腺素静推无效后,每间隔3分钟快速重复首次剂量;②HDE组,采用0.1mg/kg肾上腺素作为首次剂量,无效后每间隔3分钟重复1次首次剂量;③ADE6组,快速采用氨茶碱7mg/kg和肾上腺素1mg及654-2 5mg,作为首次剂量静脉推注,若无效后,每间隔3分钟重复首次剂量快速静推1次,同时进行心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时间等进行监测,并进行复苏效果的评价.结果:①ADE6组和HDE组自主循环恢复率、24小时存活率、出院存活率、出院存活Glasgow昏迷评分与SDE对照组比较均非常显著升高(P<0.01);②ADE6组与HDE组比较,ADE6组用肾上腺素平均用量明显比HDE组减少,但自主循环恢复率、24小时存活率、出院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快速氨茶碱和654-2(山莨菪碱)及肾上腺素联用在抢救心跳骤停患者CPR流程中能明显提高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率、提升存活率并且能显著缩短自主循环复苏时间,是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新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丁玉平;时启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2例分析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欧美各国发病率高,国内发病率低于国外.本文就我院及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75~2005年诊断明确的住院患者72例进行分析.

    作者:张秀春;刘春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