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通络法对冠心病左室功能的影响120例临床试验研究

杨娜;周高峰;孙艳静

关键词:益气通络法, 冠心病, 左室功能, 心功能不全,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 显著性, 可比性, 对照组, 性别, 随机, 差异, 病例, 病程
摘要:资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符合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采取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23例

    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骨科上比较少见,约占肩部损伤的12%[1],肩锁关节脱位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即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对于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多数建议手术治疗,认为保守治疗效果差[2].

    作者: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克林澳治疗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常规硝酸酯类药物及阿司匹林治疗的同时加用克林澳的疗效.方法:将5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硝酸酯类药物加阿司匹林加倍他乐克等药物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患者辅以强心、利尿治疗.治疗组加用克林澳(马来酸哌桂齐特注射液)16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滴,连用1周左右.结果:加用克林澳的治疗组心绞痛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韩英;杨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创小横切口治疗男童腹股沟斜疝65例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小横切口治疗男童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65例男童腹股沟斜疝采用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疝囊结扎术,观察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刀口愈合及复发情况.结果: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切口瘢痕小.结论: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是治疗男童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术式,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冯胜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必可酮加吸舒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44例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必可酮(BDP)加吸舒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将8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儿在急性发作期用药相同.观察组在缓解期经吸舒吸入必可酮,并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及院外管理;对照组在缓解期不用必可酮.比较两组病人哮喘发作次数及住院史.结果: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比对照组少(P<0.001),住院史也少于对照组(P<0.001).结论:必可酮加吸舒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能较好地控制其症状,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同时,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管理,也是儿童哮喘得到良好控制的关键.

    作者:周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122例行冠状动脉CT,观察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程度.同时进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两组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对血脂异常进行的积极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致心肌缺血发作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包春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新生儿HIE分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HIE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霞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骨科植入性材料的规范化管理

    骨科植入性材料是国家重点监控类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其供应和使用要求标准高,涉及环节比较多,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如果管理不到位,极易引发医疗事件.因此如何加强骨科植入性材料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是当前医院医疗器械耗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车庆哲;刘义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在各肝病中的应用

    我科采用酶偶联速率两点法对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及表面抗原携带者等196例患者进行血清总胆汁酸(TBA)浓度测定并与100例正常肝功能测定结果作比较,现分析如下.

    作者:贾福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初种卡介苗后发生淋巴结结核13例临床报告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卡介苗初种后,患淋巴结结核较少见.我院2001~2008年共收治13例初种卡介苗引起淋巴结结核的患儿,均经手术切除病灶,做病理检验明确诊断,现将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蒋洪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奥曲肽治疗老年癌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老年癌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老年癌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40例,在输血、补液、应用止血药物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奥曲肽,首剂0.1mg静脉推注,然后以0.025mg/小时持续静滴维持至出血停止后24 小时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明显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老年癌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书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孕期常见症状的护理

    孕期女性的变化孕期常出现贫血现象,这种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孕期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且胎儿的代谢产物亦要经母体肾脏排出,使肾脏的负担加重,肾功能有所改变.所以,孕妇尿液中常有蛋白或糖出现.

    作者:樊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对妊娠期HBV携带产妇及所娩婴儿采取联合免疫阻断措施,由产妇自愿选择,分为母乳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各45例.分别于婴儿出生时、7个月和12个月时随访检测HBV-DNA及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母乳喂养组HBV-DNA阳性率新生儿为11.1%、7个月8.9%、12个月8.9%,HBsAb阳性率7个月80.0%、12个月88.9%;人工喂养组HBV-DNA阳性率新生儿为8.9%、7个月6.7%、12个月6.7%,HBsAb阳性率7个月82.2%、12个月91.1%.两组新生儿、不同时期婴儿HBV-DNA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HBsAb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联合免疫阻断措施后,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是相当安全的.

    作者:李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药品说明书的调查分析

    资料和方法选取2008年上半年使用的药品说明书363张,调查说明书中患者关心的通俗性、疗程、贮藏、服药时间、特殊成分的说明(特殊标注)等情况.以其表述是否直观明确来判断.

    作者:王红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药煎服方法新探讨

    正确掌握中药的煎服方法是充分发挥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医生指导患者正确煎服中药,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中药的煎服方法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作者:宋成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

    全髋置换是骨科较大的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臼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疗程短、疗效显著等特点,手术能否成功与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吉化化东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主要慢性疾病的干预措施

    社区概况区内居民总户数(截止2007年10月): 1498户,总人口数4611人,其中男性2295人,约占居民总数49.77%;女性2316人,约占50.23%;60岁以上老人989人,约占总数的21.45%;育龄妇女961人,约占总数的20.84%;0~7岁儿童143人,约占总数的3.1%;残疾人36人,约占总数的0.78%;精神病人:6人,约占总数的0.13%.男:女=1:1.01.

    作者:张忠奎;穆玲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19例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骨骼为主,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是血清学阴性引起疼痛和僵硬的脊柱关节病中常见的疾病.属于风湿病范畴.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目前非风湿专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不少病人被误诊,失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时机,导致病人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病人工作和生活.现将19例强直性脊柱炎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毕经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30例临床分析

    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MTX)单次注射治疗异位妊娠30例,成功25例,占83.33%,5例因治疗过程中出现内出血,或血、尿HCG持续不降甚至有上升趋势,行腹部输卵管切除术.

    作者:赵翠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资料与方法2003~2007年收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28例,均符合<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1]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女41例,男87例;年龄5~74岁,平均45.6岁.首次就诊时发病天数为2~26天.其中左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79例,右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9例.

    作者:郑亚君;高青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上半圈纵缝法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窝缘口上半圈纵缝法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3例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采用5、7点动脉缝扎,窝缘口上半圈纵行缝合,导尿管气囊压迫腺窝与膀胱腔隔离.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7分钟,出血量平均120ml,术后冲洗液转清时间平均3小时.结论:本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是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较为理想的窝缘口缝合方法.

    作者:刘平民;魏福奎;王光明;张鹏;海军;孔德军;王耀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