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环;王瑞琪
目的 了解心包穿刺术中的常见并发症.方法 对需要作心包穿刺的心包积液患者56例进行82次心包穿刺,对穿刺抽液过程中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找出防治对策.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76人次,成功率92.68%.心包穿刺并发症: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5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4例,心动过缓3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急性左心衰6例,休克1例.结论 作好心包穿刺前技术准备,认真复习患者病历和全部检查资料,选准合适的穿刺点,估计穿刺进针深度,准备好抢救用药和抢救设备,可减少穿刺术中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刘旭东;纪秀敏;张玉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HbA1c检测结果进行分组:HbA1c<6.5%的患者作为研究组(43例),HbA1c≥6.5%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治疗.在治疗2周后和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2周、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42.26±17.49)、(32.28±15.37)分均低于对照组(58.12±18.67)、(47.79±17.1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ADL评分(59.2±10.1)、(79.3±11.7)分均高于对照组(42.1±9.2)、(58.0±10.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HbA1c的水平与脑梗死的预后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HbA1c的升高,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会更加严重,且恢复较慢.因此,要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疗效和降低死亡率,对于HbA1c水平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郝翠香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予以治疗,试验组采用CRRT予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pH、血氧饱和度、尿素氮、血肌酐分别为(7.27±0.08)、(95.50±1.00)%、(16.12±3.58)mmol/L、(392.50±86.20)μmol/L,对照组分别为(7.17±0.18)、(84.20±2.00)%、(20.92±3.52)mmol/L、(903.80±106.30)μmol/L;试验组pH、血氧饱和度、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对改善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和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健;李焕夷;诸伟花;罗琼湘;欧慧慧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种植修复后中短期内的种植体存活情况.方法 52例行种植修复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轻度组(13例,种植体25个)、中度组(30例,种植体85个)以及重度组(9例,种植体20个).比较三组种植修复后3年的种植体存活情况及种植体周围炎发生情况.结果 52例患者种植修复后3年种植体存活率为97.7%(127/130).三组种植体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定期牙周支持治疗(SPT)中,重度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行种植修复,在中短期内种植体存活率较高,定期行牙周支持治疗、积极控制菌斑使牙周炎程度减轻可降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
作者:隋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1~5月本院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6~12月本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4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疼痛情况、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及心率分别为(125.5±5.2)mm Hg(1 mm Hg=0.133 kPa)、(72.0±3.0)次/min,对照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及心率分别为(143.1±3.6)mm Hg、(89.0±4.0)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及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特别是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而且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娟;丁宇;张莉;郭敏慧;潘竞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手足口病是近些年广泛传播的一种急性儿童传染病,该病的病程进展较快,并能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对该病的及时诊断非常重要.研究发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手足口病患儿体内的水平可能与病情进展有关,目前有关NT-proBNP在手足口病领域的相关研究及应用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就NT-proBNP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体内的评估价值作一综述,据此指导临床尽早的识别危重患儿并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作者:叶军;陈媚;黄献宏;曾秀丽;伍达枢;张道飞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对于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同时观察早期急救对于患者生命的抢救和病情评估的效果.方法 50例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并作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和效果作出统计.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早期抗休克治疗和骨折固定复位治疗后,48例患者救治成功,并结转入普通病房接受康复治疗,救治成功率为96.0%;2例患者经过抢救和干预后无效死亡,死亡率为4.0%.结论 临床上对于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干预护理时,患者配合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祥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住院患者口服安定片的安全隐患及护理.通过分析影响患者口服安定片后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发现患者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等高危患者口服安定片后会产生相应的安全隐患,应给予密切关注.医护人员应为不同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用药观是今后医护人员努力的目标.
作者:卢云霞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SNRB)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160例LDH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X线引导下SNRB治疗,对照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PVB)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脊柱稳定性指标(腰椎曲度、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43例(53.75%),有效27例(33.75%),好转9例(11.25%),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治愈29例(36.25%),有效25例(31.25%),好转22例(27.50%),无效4例(5.00%),总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曲度(1.4±0.4)cm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8±0.5)cm,前凸指数(2.2±0.6)cm和骶骨倾斜角(30.2±5.5)°显著大于对照组的(1.8±0.7)cm、(26.5±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RB治疗LDH疗效显著,能有效增强患者脊柱稳定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厉玉杰;黄丽婷;褚千坤;梁江山;罗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重型脑外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217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其中合并颅内感染患者23例,患者均行颅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并给予围术期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3例患者中11例治愈,5例有效,3例好转,2例无效,2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2.61%,死亡率为8.70%,住院时间为(40.81±8.42)d.随访发现其中1例(4.35%)出现再感染,1例(4.35%)发生脑脊液漏现象.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病情严重,发展快,而在积极抢救的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及再感染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闫大为;龚敏;李文超;陈传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分析口服等渗甘露醇水溶液多层螺旋CT(MSCT)对小肠肠壁增厚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疑似小肠肠壁增厚性病变患者,采取等渗甘露醇水溶液做口服充盈小肠,再实施MSCT检查,评估患者十二指肠、空肠、回肠CT检测评分,评估患者小肠扩张效果,分析小肠病变诊断情况.结果 口服等渗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小肠MSCT检查,患者十二指肠、回肠、空肠以及小肠总体扩张效果良好,经MSCT诊断,36例疑似小肠肠壁增厚性病变者中13例MSCT诊断呈阴性结果,并联合临床表现及随访情况排除小肠肠壁增厚性病变.其余23例患者诊断,其中Crohn病10例,小肠节段性肠壁增厚;肿瘤性病变10例(小肠腺癌4例,间质瘤5例,淋巴瘤1例);小肠梗阻3例.结论 口服等渗甘露醇水溶液实施MSCT检查可有效检出小肠肠壁增厚性病变,无不良反应症状,小肠肠道扩张效率良好,提高影像学诊断质量,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对52例行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52例患者顺利渡过了围手术期,痊愈出院.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保证手术疗效.
作者:李翠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对交锁与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两种固定方案治疗胫骨新鲜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74例胫骨新鲜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5.3±12.4)min、(84.3±20.5)ml、(5.3±2.7)次、(13.4±2.3)周,对照组分别为(52.4±17.6)min、(127.1±31.2)ml、(11.5±3.5)次、(16.3±3.7)周;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骨延迟愈合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1%(2/35);对照组切口感染、肢体缩短、术后松动、骨延迟愈合分别为1、1、2、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22%(6/3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案,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新鲜闭合性骨折更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有广泛使用的必要.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别为(5.32±0.51)mmol/L、(8.21±1.03)mmol/L、(6.04±0.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5±1.02)mmol/L、(9.79±1.93)mmol/L、(7.86±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孙李永眷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和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出现1例心绞痛,心绞痛发生率为2.04%,对照组中出现6例心绞痛,心绞痛发生率为12.24%,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和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詹琼娣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56%)及复发率(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对患者机体组织损伤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刘冬波;姜保成;郝春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1例腺病毒感染引发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研讨腺病毒感染引发爆发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临床工作需警惕的方面,以期在临床工作中尽早识别,早期积极救治,减少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孟变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注钙剂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 60例静脉输注钙剂患儿,在静脉输注早期从家属沟通、药剂检查、输注位置选择、监护观察、药剂冲洗、外渗处理等6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统计患儿钙剂外渗情况,分析早期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结果 1例患儿出现输注部位红肿,其主要原因是躁动导致的针头偏移,经及时处理,硫酸镁湿敷消肿后外渗部位无硬结,钙剂外渗率为1.67%(1/60),无钙盐沉积现象.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小儿静脉输注钙剂外渗,明显改善钙剂外渗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少合;胡红梅;陈秀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在结肠直肠癌护理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效果.方法 104例行结肠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为(62.37±10.43)h、术后拆线时间为(7.06±1.42)d、首次进食时间为(26.47±10.63)h、引流管拔除时间为(5.05±1.18)d、住院时长为(15.74±3.11)d,对照组各指标水平分别为(83.57±15.37)h、(8.48±2.64)d、(56.31±15.46)h、(6.35±2.15)d、(20.24±4.34)d,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长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3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77%;对照组共10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肠直肠癌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彬群;黄东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hs-CRP含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皮肤淤点1例、胃肠道不适2例、牙龈轻微出血1例;对照组出现皮肤淤点、胃肠道不适各1例;未予特殊处理均自行好转.结论 脑梗死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hs-CRP含量,缓解炎症,促进疗效提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李中军;陈延周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