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信;石秀娟
目的 研究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56%)及复发率(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对患者机体组织损伤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刘冬波;姜保成;郝春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hs-CRP含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皮肤淤点1例、胃肠道不适2例、牙龈轻微出血1例;对照组出现皮肤淤点、胃肠道不适各1例;未予特殊处理均自行好转.结论 脑梗死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hs-CRP含量,缓解炎症,促进疗效提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李中军;陈延周 刊期: 2017年第33期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住院患者口服安定片的安全隐患及护理.通过分析影响患者口服安定片后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发现患者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等高危患者口服安定片后会产生相应的安全隐患,应给予密切关注.医护人员应为不同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用药观是今后医护人员努力的目标.
作者:卢云霞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对卵巢病变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未确诊或误诊的原因,以提高术中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568例卵巢病变手术患者,对比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的诊断结果.结果 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结果完全符合533例(93.8%)、基本符合13例(2.3%)、未确诊15例(2.6%)、误诊7例(1.2%),冰冻诊断确诊率为96.1%.结论 提高制片质量并加大取材范围、提高诊断水平并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可提高卵巢病变术中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谷从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心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3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于PCI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进行3D-STI分析,得出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面积应变(GA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另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GLS、GCS、GRS、GAS及LVEDV、LVESV、LVEF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PCI治疗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GLS、GCS、GRS、GAS及LVEF较对照组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3个月LVESV、LVEDV较对照组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术后1周GLS、GCS、GRS、GAS、LVEF、LVEDV、LVESV较术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及术后1周,GLS、GCS、GRS、GAS、LVEF增大,LVEDV、LVESV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梗患者经PCI治疗后心功能得到改善,3D-STI可定量评价AMI患者PCI后左心功能变化.
作者:赵瑞环;王瑞琪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后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手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6,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24,P<0.05).结论 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叶东成;李思敏;叶茂球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对52例行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52例患者顺利渡过了围手术期,痊愈出院.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保证手术疗效.
作者:李翠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更佳,手术创伤小,术后愈合快,并发症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小东;王洪;郭万兴;郑春缠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对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7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予以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对患者的心脏及肾脏都能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并且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丹;魏文琦;袁丹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予以治疗,试验组采用CRRT予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pH、血氧饱和度、尿素氮、血肌酐分别为(7.27±0.08)、(95.50±1.00)%、(16.12±3.58)mmol/L、(392.50±86.20)μmol/L,对照组分别为(7.17±0.18)、(84.20±2.00)%、(20.92±3.52)mmol/L、(903.80±106.30)μmol/L;试验组pH、血氧饱和度、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对改善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和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健;李焕夷;诸伟花;罗琼湘;欧慧慧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种植修复后中短期内的种植体存活情况.方法 52例行种植修复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轻度组(13例,种植体25个)、中度组(30例,种植体85个)以及重度组(9例,种植体20个).比较三组种植修复后3年的种植体存活情况及种植体周围炎发生情况.结果 52例患者种植修复后3年种植体存活率为97.7%(127/130).三组种植体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定期牙周支持治疗(SPT)中,重度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行种植修复,在中短期内种植体存活率较高,定期行牙周支持治疗、积极控制菌斑使牙周炎程度减轻可降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
作者:隋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心包穿刺术中的常见并发症.方法 对需要作心包穿刺的心包积液患者56例进行82次心包穿刺,对穿刺抽液过程中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找出防治对策.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76人次,成功率92.68%.心包穿刺并发症: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5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4例,心动过缓3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急性左心衰6例,休克1例.结论 作好心包穿刺前技术准备,认真复习患者病历和全部检查资料,选准合适的穿刺点,估计穿刺进针深度,准备好抢救用药和抢救设备,可减少穿刺术中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刘旭东;纪秀敏;张玉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对于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同时观察早期急救对于患者生命的抢救和病情评估的效果.方法 50例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并作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和效果作出统计.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早期抗休克治疗和骨折固定复位治疗后,48例患者救治成功,并结转入普通病房接受康复治疗,救治成功率为96.0%;2例患者经过抢救和干预后无效死亡,死亡率为4.0%.结论 临床上对于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干预护理时,患者配合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祥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对0~17岁儿童青少年和乳母开展血红蛋白检测,可以及时了解儿童、青少年和乳母的营养健康状况,发现他们在营养和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政府制定全人群的健康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HemoCue法检测659名研究对象的血红蛋白含量.用HemoCue Hb 201+型血红蛋白便携式分析仪读取HemoCue血片上的结果.结果 此次开展的659名调查对象中贫血人员为42名,贫血率为6.37%.五个年龄组人群的贫血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4,υ=4,χ2(0.05)=9.49,P<0.05).其中0~5岁年龄组贫血率高,为13.21%.42名贫血人员中,轻度贫血34名,占81.0%,中度贫血8名,占19.0%;没有重度贫血.结论 防治儿童贫血主要应在饮食上下功夫,倡导母乳喂养婴儿,并及时添加辅食,注意摄入肝、瘦肉、鱼等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食物,并定期体检监测血红蛋白指标,发现贫血及时、充分补充含铁食物或药物,调整饮食营养结构.
作者:郜杏丽;穆海琨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分析口服等渗甘露醇水溶液多层螺旋CT(MSCT)对小肠肠壁增厚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疑似小肠肠壁增厚性病变患者,采取等渗甘露醇水溶液做口服充盈小肠,再实施MSCT检查,评估患者十二指肠、空肠、回肠CT检测评分,评估患者小肠扩张效果,分析小肠病变诊断情况.结果 口服等渗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小肠MSCT检查,患者十二指肠、回肠、空肠以及小肠总体扩张效果良好,经MSCT诊断,36例疑似小肠肠壁增厚性病变者中13例MSCT诊断呈阴性结果,并联合临床表现及随访情况排除小肠肠壁增厚性病变.其余23例患者诊断,其中Crohn病10例,小肠节段性肠壁增厚;肿瘤性病变10例(小肠腺癌4例,间质瘤5例,淋巴瘤1例);小肠梗阻3例.结论 口服等渗甘露醇水溶液实施MSCT检查可有效检出小肠肠壁增厚性病变,无不良反应症状,小肠肠道扩张效率良好,提高影像学诊断质量,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我国农村老年人数量多,经济条件和生存环境较差,身心健康问题多见.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为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养生方案,通过饮食调养、调摄情志、运动锻炼、穴位保健、中药汤剂等,可使偏颇体质趋于平和体质,对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广卫;刘庆春 刊期: 2017年第33期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1例腺病毒感染引发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研讨腺病毒感染引发爆发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临床工作需警惕的方面,以期在临床工作中尽早识别,早期积极救治,减少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孟变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观察加强西药的管理工作对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 100张处方,2013~2014年加强西药管理前开具50张,2015~2016年加强西药管理后开具50张,比较管理前后给药方式准确率、联合用药准确率、抗生素使用正确率以及总用药合理率.结果 管理后给药方式准确率为98.00%(49/50),联合用药准确率为96.00%(48/50),抗生素使用正确率为96.00%(48/50),总用药合格率为96.67%(145/150);管理前给药方式准确率为76.00%(38/50),联合用药准确率为80.00%(40/50),抗生素使用正确率为78.00%(39/50),总用药合格率为78.00%(117/150).管理后给药方式准确率、联合用药准确率、抗生素使用正确率、总用药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9、6.061、7.162、23.624,P<0.05).结论 加强西药的管理工作能够提高用药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药品剂量,对治疗患者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旭瑞;郭君 刊期: 2017年第33期
肾肉瘤样癌(sRCC)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根治性切除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sR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追踪患者全部生存期,复习相关文献并进行讨论,探讨sRC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疗及预后,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李文成;徐郑;贾瑞鹏;苏江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1~5月本院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6~12月本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4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疼痛情况、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及心率分别为(125.5±5.2)mm Hg(1 mm Hg=0.133 kPa)、(72.0±3.0)次/min,对照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及心率分别为(143.1±3.6)mm Hg、(89.0±4.0)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及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特别是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而且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娟;丁宇;张莉;郭敏慧;潘竞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