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霞;许利利;许小芳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联合ST-T异常在颈动脉硬化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9例体检科健康体检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将其分为颈动脉硬化组(58例)和非硬化对照组(61例).所有入选者在颈动脉检测的同时应用脉搏波速度测量系统测量baPWV和心电图,以评价baPWV联合心电图对颈动脉硬化的筛选价值.结果 颈动脉硬化组与非硬化对照组心电图ST-T异常发生率及baP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联合baPWV与心电图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baPWV与心电图ST-T异常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颈动脉硬化的检出率.
作者:徐振萍;李素珊;庞莉;梁小燕;邱晓俊;刘忠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恢复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78.9%)(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正常,治疗组仅1例患者轻微恶心,未做特殊处理自行好转.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行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18.60%、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49%、2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慧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1例漏斗胸行单孔胸腔镜下NUS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8 min,均于术后5~7 d出院.患者胸廓畸形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朱红军;曹纪伟;刘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防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154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其肿瘤类型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对照组在每次化疗前均采用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静脉注射,观察组在首次化疗前于双侧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及中脘穴行穴位埋线防治.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化疗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为0度的为50.65%,显著多于对照组的1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为Ⅲ度的为10.39%,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且操作简单、 作用时间持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容焕兰;余伟冰;吴春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讨论中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86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实验组采用中药治霉液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碘伏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药治霉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爱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信息系统的有效性.方法 184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中使用重症监护信息系统.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严格按照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开展护理资源配置,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作者:马振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青年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急救配合方法 .方法 16例青年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均采取及时治疗,提供良好的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急性期内得到有效的诊治,主动配合治疗,视力提高到0.08~0.60.结论 对于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及配合工作是使患者恢复视力的关键.
作者:王志霞;许利利;许小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好转19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好转11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0.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可以收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红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尿沉渣检验用于念珠菌尿路感染患者的检验结果 ,并分析其中相关指标的变化意义.方法 170例念珠菌尿路感染患者,均采取尿沉渣检验,并分析其中上皮细胞以及白细胞和红细胞等指标的表达变化.结果 170例患者的尿沉渣检验中,念珠菌阳性患者上皮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的计数上均显著高于念珠菌阴性患者(P<0.05).结论 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尿沉渣检验结果 中显示患者的上皮细胞数量以及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时,表明应及时对患者的念珠菌性阴道炎进行治疗,以防止患者发生尿道炎的可能.
作者:张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A组,另外3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Harris评分、影像学变化特征等手术疗效指标.所有患者均随访3~4年.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A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明显高于B组;随访X线检查结果 显示,A组髋臼磨损或松动、股骨假体柄松动、假体骨溶解等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短期及长期疗效均较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应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穴位贴敷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体征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护理方法 ,为临床护理气管插管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 进行气道湿化或吸痰.观察并记录呼吸机各项参数变化和患者的呼吸状态,及时调整通气量和吸氧浓度.结果 所有患者病情均在5 d内得到有效控制,通气时间为4~21 d,平均通气时间为(9±4)d.机械通气过程中,无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气管插管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状态,对呼吸道进行有效管理,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对于预防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廉兰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艾滋病常规化检测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 15265份样本的检测结果 为研究内容,对患者自愿接受检查的认可程度、常规性检查制度、检测结果 以及跟踪治疗结果 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15265份样本中,发现艾滋病患者共211例,占1.38%;其中有过不洁性行为患者有62例,占29.38%,有过毒品注射经历的患者有118例,占55.92%,不明原因患者31例,占14.69%.艾滋病检测成阳性者有163例,占1.07%;其中有过不洁性行为的患者97例,占59.51%,有过毒品注射经历的患者有47例,占28.83%,不明原因的患者有19例,占11.66%.结论 在各个省、市、县、乡中重点医院内设立艾滋病常规性检测制度是可行的,能够提升对该地区患者艾滋病人员的控制,使人们对艾滋病有一个科学客观地认知,并且对艾滋病患者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作者:郑松岩;曹凤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组)和37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不同的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s-CRP水平比较,重型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hs-CRP升高水平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252,P<0.05).重型组患者神经功能学评分(NDS)的改善率低于轻型组,重型组患者治疗后死亡例数和无变化者明显多于轻型组(P<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关系密切,其水平是评价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淑琴;左俊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找出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以问卷形式对14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结果 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的相关因素:获得知识的渠道有限,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认识模糊;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发应时过于紧张而自行中断治疗;社会支持不足、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年龄因素4项原因占70.6%,是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主要相关因素.其他因素占19.40%.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是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耿晓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80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合并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缪健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前脑钠肽(pro-BNP)对房颤消融术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219例行电生理检查和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其远期复发情况分为消融成功组和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内pro-BNP水平.结果 随访12个月后发现,219例患者复发率为35.2%,消融成功组患者pro-BNP水平呈现出降低趋势,而复发组患者pro-BNP水平呈现出升高趋势,消融成功组与复发组患者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ro-BNP水平的降低可作为房颤消融术远期治疗成功的标志.
作者:白中乐;陶海龙;孟哲;秦奋;李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电灼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电灼治疗后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待创面愈合后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对照组仅给予电灼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0.93%和54.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术中均感局部麻醉时较疼痛,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电灼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许衍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献血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为灰区标本采用中和试验确认情况.方法 260例ELISA法检测HBsAg灰区标本(0.7<S/CO<1),分为A组97例(0.7<S/CO<0.79)、B组90例(0.80<S/CO<0.89)、C组73例(0.90<S/CO<0.99),采用中和试验对HBsAg灰区标本进行确认.结果 A、B、C组阳性率分别为3.09%、5.56%和13.70%,A组阳性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阳性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试剂灰区确认阳性率高于单试剂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HBsAg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采用中和试验确认可减少HBsAg的漏检及提高血液安全,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
作者:杜玮璐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