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玲
目的:探究硫普罗宁纳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对国内外近几年关于硫普罗宁纳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等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硫普罗宁纳作为一种新型的含巯基甘氨酸药物,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对重金属解毒以及清除自由基等的药理作用。结论硫普罗宁纳不仅可以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炎、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以及药物肝损伤,同时还可以用来腹部手术后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以及肝肿瘤围术期肝脏功能的保护。
作者:靳露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50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治疗措施,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给予镇咳祛痰类药物、给予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类药物、给予激素类药物吸入治疗等。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疾病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家庭氧疗执行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对呼吸锻炼的进行情况。结果观察组掌握疾病知识患者所占比例为95.6%,对照组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患者所占比例为80.4%,观察组掌握疾病知识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氧疗执行患者所占比例为86.4%,对照组家庭氧疗执行患者所占比例为74.8%,观察组家庭氧疗执行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锻炼患者所占比例为93.6%,对照组呼吸锻炼患者所占比例为76.8%,观察组呼吸锻炼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凤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非瓣膜性房颤(NVAF)的临床效果及药物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内科住院治疗的NVAF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华法令组32例,予华法令1.25~5 mg/d,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32例,予通心络胶囊0.78 g,3次/d,阿司匹林片100 mg/d;阿司匹林组32例,予阿司匹林片100 mg/d。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脑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随访2年。结果脑栓塞年发病率华法令组(3.33%)与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17.2%)与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令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华法令组有1例脑出血;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有4例出现上腹痛、恶心,1例出现牙龈肿痛;阿司匹林组有3例出现上腹痛、恶心。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NVAF患者脑栓塞的效果和华法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不需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INR。不愿意接受华法令治疗的NVAF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栓塞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雷景芬;冯彩虹;李云峰;孙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人工股骨置换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观察组优良率92.50%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具有独立行走能力,活动量较大的老年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早期获得较好的功能。
作者:肖建斌;李世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或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检查异常者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将LEEP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EEP术后检出CIN I 43例;CINⅡ18例;CINⅢ17例;宫颈炎20例;扁平湿疣22例;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67.5%,其一致性检验K=0.71。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均有诊断意义,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全启花;张丽兴;梁燕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观察分析伤椎置钉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无感染,脊髓神经无恶化症状,神经功能有所改善,均进行1~2年随访。随访结束后,无一例患者发生椎弓根螺钉断钉、松动情况,椎体前缘高度矫正良好,伤椎脱位基本恢复。结论在胸腰椎骨折中应用伤椎置钉固定治疗效果显著,能安全有效的复位和固定伤椎,矫正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并减少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达到维持伤椎矫正效果的目的。
作者:袁国伟;钟巍巍;巫水周;张建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青龙合剂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并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青龙合剂,两组治疗周期为14 d,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并对两组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22%(P<0.05);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改善尤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合剂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刘志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他们以佳的心态接受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的焦虑、悲哀、沮丧、孤独等的情绪及心理负担,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还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佳的心态接受治疗,达到恢复健康的预期效果。结论对住院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艳芝;王艳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腹部手术后给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使患者的体质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出现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厌食等症状。常规的饮食指导对改善食欲效果不理想。为此,运用中医理论,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象及脾胃功能,讲究饮食宜忌,协调人体阴阳、和胃扶正进行辨证施膳,以促进食欲,使机体尽快恢复健康。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素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TECAN-BEPIII全自动筛查仪器应用于输血检验过程中佳参数的选择,提高TECAN-BEPIII全自动筛查仪器在医学实践应用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由TECAN全自动加样器完成样品处理后,再由BEPⅢ按照标准的设定程序进行酶标板孵育、洗板、加试剂以及判读结果等实验步骤。结果在抗-HIV检测中,对于较粘稠的液体如阿克苏抗-HIV的稀释液, TECAN全自动加样器的吸液速度、拖尾气隙、过量体积、附加体积需依次设定为:100、20、150、150μl;对于ALT丙酮酸标准品, TECAN全自动加样器的吸液顺序为①基质;②磷酸缓冲液;③丙酮酸。结论在优化机器参数的基础上, TECAN-BEPⅢ全自动筛查仪器能够实现包括血液ALT和抗-HIV等检测项目的自动化操作,不仅降低了本院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对提高血站的整体检验水平,保证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颜廷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使用阿霉素和顺铂进行化疗的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本院从2008年9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需要使用阿霉素和顺铂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分别在不同时间给予药物,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时辰药理学原理,采用固定时间给予抗癌药物治疗肿瘤,不仅不影响药物疗效,可使药物的不良反应降至小,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冷刀宫颈锥切术予以诊断和治疗,而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宫颈LEEP刀锥切术予以诊断和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方法与病理活检结果的相符率以及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宫颈锥切术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LEEP刀锥切术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不良反应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梅;邓海燕;陈裕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帕金森患者60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旋多巴,观察两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熊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26岁,以“声音嘶哑1周,面瘫2 d”为主述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无咽痛无发热,未治疗,2d前出现左侧面瘫,饮水呛咳,左耳廓轻度胀痛感,无听力下降,无耳鸣,无头晕。查体:体温36.3℃,一般状态良好,心肺听诊未闻异常。咽黏膜色红,双扁桃体Ⅱ°大。软腭两侧不对称,左侧软腭下垂,发“啊”音时,左侧不能上举,咽腔及口腔未见疱疹;间接喉镜下见左声带固定,居旁正中位,右声带运动良好,双声带闭合有间隙,双侧梨状窝清晰。左耳耳甲腔内可见少量疱疹,耳廓皮温度略高,外耳道皮色正常,双耳鼓膜标志清,活动良好,自发性眼震(-);左侧周围性面瘫, 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为6级;左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入院诊断:①喉返神经完全麻痹(左)。②软腭麻痹(左)。③Hunt综合征。头部MRI检查、肺CT和甲状腺彩超均未见异常。电测听回报双耳正常听力曲线。血常规:WBC8.74×109/L, NEU%58%, LYM%2.6%,MON%8.2%↑。肝功:ALT104U/L↑,AST41U/L。乙型肝炎检测:HBsAb、HBeAb、HBcAb阳性。肝胆脾彩超:轻度脂肪肝。治疗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静点,口服激素(辅以保护胃黏膜药物及钙片)、抗病毒药物,眼药膏及眼药水预防结膜炎。ALT异常,予保肝药口服。左耳超短波理疗,面部针灸(面瘫发病第8天开始针灸治疗)。综合系统治疗第2天饮水呛咳症状好转,查双侧软腭对称;第5天声嘶症状开始好转,间接喉镜下左声带可轻度外展;第10天声音嘶哑基本缓解,间接喉镜下左声带内收外展运动基本正常。第15天面瘫症状开始好转。治疗4周后出院,出院时患者无声嘶,面瘫好转。查双声带运动正常,闭合良;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为3级。出院后继续针灸治疗,10 d后复查面神经功能恢复为2级,1个月后复查面神经功能正常。
作者:王爱平;孙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之上给予B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6%, 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 B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分析,治疗前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神经缺损指数为(7.49±3.8), B组神经缺损指数为(2.64±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霞;陈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通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误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年龄、通气时间、GCS评分及误吸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几种常见因素,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的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蔺瑞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场MRI各扫描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CA 25例,所有病例除MRI常规序列外,所有病例进行了前瞻性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25例患者中,多发病灶8例,单发病灶17例;T1WI共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病灶32个, T2WI发现病灶65个, DWI发现病灶73个,SWI发现病灶个88个。结论 SWI序列较MRI常规序列在显示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灶方面有明显优势,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余卫民;卢占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贝复舒眼用凝胶在角膜擦伤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角膜擦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治疗,治疗组60例在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贝复舒眼用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率51.7%,有效率45%,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临床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复舒眼用凝胶在治疗角膜擦伤中有明显的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腔镜微创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采用腔镜微创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手术情况。结果选取的8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瘢痕长度等情况对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微创术治疗甲状腺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理想方法。
作者:罗文勇;李振亚;林永平;吴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满意度等进行分析,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能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命质量,增加了护理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秀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