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邵玉琳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抗生素, 康妇消炎栓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12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抗生素.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7%、8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P=0.0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1,P=0.697).结论 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显著提高盆腔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喉癌患者气管切开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目的 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后使呼吸道保持通畅的有效方法的探讨,使患者早日康复,尽早顺利地出院.方法 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13例喉癌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护理加以观察,总结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常见的问题,查找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临床实践发现气管切开术后常见问题的主要是:切口处容易感染、气管内有出血现象、气管套管有脱管现象、气管内套管容易出现阻塞、呼吸困难等.经止血、重新插管、加强局部换药、抗感染、吸痰等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除 1 例喉癌患者因为拔管困难将管携带出院外,其余 12例并发症都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不但要对患者出现各种常见护理问题及时发现,做到有效处理,还必须对术后常见问题的原因有所了解,能够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通过护理确保患者在术后能更好的康复,早日出院.

    作者:余文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 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价及分析.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5例共55足出现跟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骨折25足,Ⅲ型骨折15足,IV型骨折15足,分别对患足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必要时自体骨移植治疗.手术过程中对患足采用C臂监测患者Bhler角,观察患者关节面受损的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采用摄片观察Bhler角角度,并对患者临床康复效果进行分析及观察.结果 术后对患者采用AOFAS评分标准对足部功能进行测评,其中评分为优的患足35例,评分为良的患足15例,评分可的患足5例,患者临床显效率为90.91%.在治疗过程中有2足术后出现炎症,临床不良反应率为3.07%,患足经过适当的处理后临床病症均得到改善.患者术前Bhler角平均值为(12.5±3.2)°,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22.5±4.8)°、(31.5±5.2)°、(32.8±5.4)°,患者术前术后Bhler角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对于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照义;赵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肺癌患者、3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肺癌组、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对各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以及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肺癌组NSE、CEA、CYFRA21-1,以及SCCAg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NSE、CEA、CYFRA21-1,以及SCCAg等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的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晓丹;程相铎;梅海豫;李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2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9个月至18个月,26例病例得到随访,按Mayo评分评价疗效,优21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88.46%.结论 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范正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男性外来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危险性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男性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方法对2012年5~8月来我院进行从业体检的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危险性行为进行调查,对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756例男性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41.8%.不同年龄、婚姻状况以及在本地居住时间与性行为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间的性行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外来工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艾滋病认知水平,降低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

    作者:潘彩桃;许惠虹;戴玉强;黎伟萍;黄惠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领检护士与患者的沟通的技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知识、观念、模式的不断更新,当代护士被赋予了多样化的觉色.领检护士的角色就是我们吉林市人民医院护理专业发展和进步的结果.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其中所有的辅助检查都是由领检护士陪同到相应的科室,检查后安全送回病房.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将贯穿于领检护士护理工作的始终,掌握沟通技巧尤为重要.

    作者:史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后所致腹泻后心肌酶谱水平变化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腹泻患儿分为轮状病毒感染60例为观察组、非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GOT)水平比较,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t=5.24、6.32、6.32、5.16、6.1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可使心肌酶谱水平升高、使心肌受损.

    作者:梁琰;李瑞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96例早产病因分析与临床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早产病例9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早产病因常见的有胎膜早破、生殖道炎症、妊高症及多胎妊娠.结论 早产对母婴危害极大,正确分析早产发生的常见病因,对早产要积极预防,对有早产先兆的病例采取有效措施,延迟孕龄,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雪梅;任凤岩;董宇明;齐月;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35例

    目的 分析35例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经闹到汽化电切手术治疗的临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回顾性分析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且所有患者均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 3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且在手术中均没有输血,4~7 d将尿管拔出,经过治疗后患者尿线增粗,且排尿较通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成功的随访,随访时间为3~36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小.结论 尿道汽化电切术在治疗重度前列腺上有显著地效果,同时还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点,是临床上重度前列腺治疗有效安全的方法,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刘时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正常儿颅脑CT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正常儿颅脑CT特点对照,以提高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确诊率.方法 对比分析本院收治的3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颅脑CT影像学特征与32例正常新生儿颅脑CT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正常新生儿颅脑CT显示脑白质密度较低,脑灰质较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颅脑CT显示脑实质内存在低密度灶,合并颅内出血.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正常儿颅脑CT对照分析,可提高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确诊率,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戴洪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口腔颌面癌肿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临床化疗的指导价值

    目的 通过口腔颌面癌肿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临床化疗的指导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我科收治口腔颌面肿瘤患者60例,在化疗之前活检切取肿瘤标本,用改良MTT法对8种常用化疗药物进行药敏检测,这8种药物包括顺铂(CDDP)、长春地辛(VDS)、表阿霉素(E-ADM)、5-氟尿嘧啶(5-FU)、平阳霉素(PYM)、氨甲喋呤(MTX)、紫杉醇(Taxol) 以及替尼泊甙(Vm-26) 等.针对60例患者采取不同方案的化学治疗,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以化疗方案所用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平均生长抑制率为标准,有16例患者超过50%,且临床化疗结果全部有效; 有26例患者在30%至50%之间,21例有效;18例患者低于30%,6例有效.结论 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平均生长抑制率与临床化疗有效率呈正相关.

    作者:罗文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

    手术室环境特殊,工作稍有不慎,就会给患者造成伤害,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因此,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是永恒的课题.

    作者:陈梅英;郭延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呼吸机湿化罐在面罩给氧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呼吸机湿化罐加温加湿后用于面罩给氧.方法 改进呼吸机湿化罐连接氧气及呼吸机管道回路端堵塞后连接面罩给氧.结果 湿润呼吸道和适度稀释分泌物,以维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系统的生理功能和防御能力.结论 比以往直接面罩给氧减少冷空气刺激,提高吸入气体的湿度,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

    作者:陈元健;王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踝臂指数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影响.方法 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阿托伐他汀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后BPV和ABI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高血压病患者BPV较小(P<0.05),ABI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改善大动脉弹性,从而降低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作者:傅建军;聂劼;钟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青年人及老年人胃癌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青年人、老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以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1所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方式将其划分为青年组与老年组,每组患者各计60例,针对两组患者胃癌基本临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与对比.结果 从胃癌临床表现方面来看,青年组中胃癌临床表现集中为腹痛、腹水,老年组胃癌临床表现集中为上消化道出血、贫血;从肿瘤发病部位方面来看,青年组中胃癌临床发病多集中于胃窦部位,老年组集中于胃底贲门部位.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人及老年人胃癌临床并不少见,临床实践中应通过应用胃镜的方式提高确诊率,及时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胡志平;徐冠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63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疗分析

    目的 对163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疗方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63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方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治疗方案.结论 联合用药方案(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可以作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张军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机械通气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S制剂气管内给药.观察两组患儿肺氧合功能改变.对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天数、用氧天数、住院天数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PS治疗后,PaO2、PaO2/FiO2、PH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aCO2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氧天数、机械通气天数和住院天数、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替代治疗能明显改善NRDS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冬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适应性康复训练对颈髓损伤后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适应性康复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术后直立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体位练习等早期适应性康复训练.结果 两组术后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髓损伤患者早期使用适应性康复训练,能有效减少直立性低血压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范存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与CT肝脏密度减低及胰腺炎复发的相关影像学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引起肝脏密度减低的CT表现,探讨其发生机制及胰腺炎复发.方法 回顾161例住院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和肝脏CT表现.结果 161例患者中,血尿淀粉酶、甘油三酯、血糖1周内普遍增高,57例CT显示肝脏密度普遍减低;27例肝脏密度普遍减低患者在5 d-1个月复查CT,21例脂肪肝完全恢复正常肝实质密度,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值,甘油三酯降至正常值上限两倍以下,6例肝脏密度无变化,其中有7例3月至2年内复发1次,2例2年内复发两次,1例4年内复发3次.4例患者增强扫描显示典型急性胰腺炎增强表现,肝脏强化较均匀,肝门静脉血管壁毛糙.结论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细胞和间质水肿、脂肪组织坏死及出血、血清淀粉酶和甘油三酯增高是引起肝密度减低的基础,急性胰腺炎肝密度减低短期恢复的患者有一定几率胰腺炎复发,对临床的预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薛惠群;高兴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性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囊内头下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具有关节活动好,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但术后存在一些并发症.加之患者均为老年人,因此护理的内容多,要求高,必须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如护理不当,将会给患者造成痛苦,乃至手术失败.我科自2008~20010年期间,共收治28例患者,经过3~4年的随诊,效果比较满意.现将我们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