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范正良

关键词:肱骨髁间, 粉碎性, 骨折, 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2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9个月至18个月,26例病例得到随访,按Mayo评分评价疗效,优21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88.46%.结论 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影像征象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影像征象,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14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胰体尾部9例,胰头部5例,实性为主2例,囊性为主1例,囊实性11例,增强动脉期,包膜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呈轻度强化,门脉期包膜及实性部分进一步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多高于动脉期,但低于同期胰腺实质密度,囊性部分始终无强化,4例病灶内出现钙化,1例病灶内可见新鲜出血.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作者: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疗效(附21例报告)

    目的 对肾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案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对象为被确诊为肾输尿管结石的患者21例,给予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中21例,经首次体外冲击波碎石成功18例,占85.71),3例经二次体外振波碎成功碎石,占14.29%;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针对肾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作为首选方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付磊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相关性护理

    目的 从多个方面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护理要点,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化疗成功率.方法 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下,从一般护理、心理疏导护理及化疗药物专科护理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临床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要点及心得.结果 加强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可明显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结论 良好的护理工作是保证白血病患者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作者:朱燕双;江美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8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MP)肺炎常出现的肺外临床表现.方法 对86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中27例肺外脏器受损占31.4%.其中以消化、心血管、皮肤、神经系统受损多见,分别为 40.74%,25.92%,18.52%,14.81%.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预后好、无后遗症.结论 MP感染所引起肺外并发症,应高度重视,避免误诊.

    作者:宋宝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12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抗生素.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7%、8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P=0.0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1,P=0.697).结论 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显著提高盆腔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邵玉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苦参凝胶辅助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苦参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38例宫颈糜烂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合对照组,以苦参栓作为对照标准进行宫颈糜烂治疗的临床观察,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种标准的判定,计算有效率.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为:观察组的88例患者的治愈率为13.64%,总有效率为98.86%,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2%,总有效率为88%根据统计学数据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0.86个百分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苦参凝胶在治疗宫颈糜烂的过程中更为有效,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与健身锻炼有关的应力性骨折

    目的 分析健康锻炼所致应力性骨折的年龄分布特点及MR表现,提高临床对健身锻炼导致的应力性骨折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及随访证实的应力性骨折9例,分析其年龄分布特点及MRI表现.结果 9例病例14-18岁4例(2例股骨下段骨折,2例胫骨上段骨折),39~58岁4例(全部为胫骨上段骨折),82岁跟骨骨折1例.全部病例髓腔内可见大范围骨髓水肿、骨折线、组织肿胀,5例可见骨膜水肿,4例无骨膜水肿.结论 应力性骨折不仅见于学生、军人等特定群体,也见于中年人群,其发病与体育锻炼有一定关系;MRI对应力性骨折诊断比较敏感.

    作者:夏巍巍;范志刚;夏秋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62例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前TACE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前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行肝癌切除术的16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03例直接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62例行TACE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疗效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和3年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进行比较,术后1年2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2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切除术前行TACE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锋;延学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踝臂指数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影响.方法 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阿托伐他汀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后BPV和ABI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高血压病患者BPV较小(P<0.05),ABI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改善大动脉弹性,从而降低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作者:傅建军;聂劼;钟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胃全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预后影响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全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胃癌手术患者共90例,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上述患者中行近端胃切除术患者共49例,作为对照组,另外41例患者患者实施胃全切除术,作为观察组.查阅所选90例患者相关住院病例,总结分析每例患者胃癌病理分期、手术方式,对上述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年生存情况、3年生存情况和5年生存情况,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生存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2.9%,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81.6%,观察组1年生存率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78.0%,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71.4%,观察组3年生存率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65.8%,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59.1%,观察组5年生存率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全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高于近端胃切除术,疗效显著.

    作者:丁海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高尿酸血症的饮食健康教育

    总结296例高尿酸血症的饮食健康教育的体会,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维持理想体重、低蛋白和低嘌呤饮食、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取、戒酒多饮水、食物的烹调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认为帮助高尿酸血症者树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根据掌握的知识进行饮食结构调整,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口腔颌面癌肿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临床化疗的指导价值

    目的 通过口腔颌面癌肿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临床化疗的指导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我科收治口腔颌面肿瘤患者60例,在化疗之前活检切取肿瘤标本,用改良MTT法对8种常用化疗药物进行药敏检测,这8种药物包括顺铂(CDDP)、长春地辛(VDS)、表阿霉素(E-ADM)、5-氟尿嘧啶(5-FU)、平阳霉素(PYM)、氨甲喋呤(MTX)、紫杉醇(Taxol) 以及替尼泊甙(Vm-26) 等.针对60例患者采取不同方案的化学治疗,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以化疗方案所用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平均生长抑制率为标准,有16例患者超过50%,且临床化疗结果全部有效; 有26例患者在30%至50%之间,21例有效;18例患者低于30%,6例有效.结论 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平均生长抑制率与临床化疗有效率呈正相关.

    作者:罗文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冠心病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康复期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2011年所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病例98例为临床观察对象,随即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再增加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49例患者中,显著32例,占总数的65.30%,良好14例,占总数的28.57%,无效3例,占总数的6.12%,总有效率达到93.88%,而对照组的48例中,显著21例,占总数的42.86%,良好16例,占总数的32.65%,无效12例,占总数的24.49%,总有效率为75.51%.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运动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冠心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作者:张立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 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价及分析.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5例共55足出现跟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骨折25足,Ⅲ型骨折15足,IV型骨折15足,分别对患足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必要时自体骨移植治疗.手术过程中对患足采用C臂监测患者Bhler角,观察患者关节面受损的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采用摄片观察Bhler角角度,并对患者临床康复效果进行分析及观察.结果 术后对患者采用AOFAS评分标准对足部功能进行测评,其中评分为优的患足35例,评分为良的患足15例,评分可的患足5例,患者临床显效率为90.91%.在治疗过程中有2足术后出现炎症,临床不良反应率为3.07%,患足经过适当的处理后临床病症均得到改善.患者术前Bhler角平均值为(12.5±3.2)°,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22.5±4.8)°、(31.5±5.2)°、(32.8±5.4)°,患者术前术后Bhler角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对于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照义;赵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开展药物咨询对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探讨

    目的 对开展药物咨询服务进行探讨,以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的必要性、措施及意义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索更有效地开展药物咨询的模式.结果 开展药物咨询为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保障,并有利于提高药师业务水平,从而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药学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在新形势下,只有坚持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并将之规范化、体系化,才能使医院药学服务与时俱进.

    作者:吕敏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二维与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中采取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2年10月之间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的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癌二维超声检查表现微钙化和低回声以及周边无声晕的检出率分别为86.7%、73.3%、66.7%.彩色超声检查声图像显示:内部与周边有丰富的血流,且肿物内部血流分布较乱,血管的内径出现不规则.而且彩色超声检查的血流分型中Ⅰ型为63.3%、Ⅱ型为16.7%、Ⅲ型为10.0%.结论 临床中采取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冯智远;汪奠亚;张慧;谢庆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辨证治疗内耳性眩晕的临证体会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辨证治疗内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之间收录的32例内耳性眩晕患者采取临床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痊愈22例(68.8%),显效8例(25.0%),有效2例(6.3%).结论 临床中对于内耳性眩晕患者采取临床辨证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吴向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鼾症术后的应用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鼾症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46例手术治疗的鼾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循证护理与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5.7%,对照组为82.6%;观察组鼾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为17.4%;观察组整体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鼾症术后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报告运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效果.方法 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CT片三维定位、血肿大层面运用YL-1型经皮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血肿.结果 操作安全简便、疗程短、费用低.住院时间6~14 d,平均8 d.结论 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满意,有CT的医院均可开展.

    作者:张海河;白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

    手术室环境特殊,工作稍有不慎,就会给患者造成伤害,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因此,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是永恒的课题.

    作者:陈梅英;郭延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