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癌患者气管切开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余文波

关键词:气管切开, 气道, 套管, 护理
摘要:目的 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后使呼吸道保持通畅的有效方法的探讨,使患者早日康复,尽早顺利地出院.方法 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13例喉癌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护理加以观察,总结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常见的问题,查找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临床实践发现气管切开术后常见问题的主要是:切口处容易感染、气管内有出血现象、气管套管有脱管现象、气管内套管容易出现阻塞、呼吸困难等.经止血、重新插管、加强局部换药、抗感染、吸痰等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除 1 例喉癌患者因为拔管困难将管携带出院外,其余 12例并发症都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不但要对患者出现各种常见护理问题及时发现,做到有效处理,还必须对术后常见问题的原因有所了解,能够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通过护理确保患者在术后能更好的康复,早日出院.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性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囊内头下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具有关节活动好,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但术后存在一些并发症.加之患者均为老年人,因此护理的内容多,要求高,必须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如护理不当,将会给患者造成痛苦,乃至手术失败.我科自2008~20010年期间,共收治28例患者,经过3~4年的随诊,效果比较满意.现将我们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患儿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对于常规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均给予富路通口服治疗,对照组患儿则均给予维生素E片和丹参片口服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精神神智异常情况、智力低下情况、肢体活动情况、视力情况、CT检查结果和脑电图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在抽搐情况、听力情况和语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异常患儿的总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富路通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9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探讨

    目的 分析探究普外科手术中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的因素.方法 本院普外科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外科手术患者3912例.回顾分析其中90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因素.结果 患者肥胖、年龄、糖尿病病史,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和住院时间是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在普外科手术中,患者切口感染因素非常多,因此在手术中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戴鹏;林平;艾秋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疗体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外所致的,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从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曾收治NAFLD患者4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诊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关大勇;李佳;谢桂珍;周秀芳;王宏波;王静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与CT肝脏密度减低及胰腺炎复发的相关影像学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引起肝脏密度减低的CT表现,探讨其发生机制及胰腺炎复发.方法 回顾161例住院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和肝脏CT表现.结果 161例患者中,血尿淀粉酶、甘油三酯、血糖1周内普遍增高,57例CT显示肝脏密度普遍减低;27例肝脏密度普遍减低患者在5 d-1个月复查CT,21例脂肪肝完全恢复正常肝实质密度,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值,甘油三酯降至正常值上限两倍以下,6例肝脏密度无变化,其中有7例3月至2年内复发1次,2例2年内复发两次,1例4年内复发3次.4例患者增强扫描显示典型急性胰腺炎增强表现,肝脏强化较均匀,肝门静脉血管壁毛糙.结论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细胞和间质水肿、脂肪组织坏死及出血、血清淀粉酶和甘油三酯增高是引起肝密度减低的基础,急性胰腺炎肝密度减低短期恢复的患者有一定几率胰腺炎复发,对临床的预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薛惠群;高兴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喉癌患者气管切开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目的 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后使呼吸道保持通畅的有效方法的探讨,使患者早日康复,尽早顺利地出院.方法 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13例喉癌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护理加以观察,总结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常见的问题,查找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临床实践发现气管切开术后常见问题的主要是:切口处容易感染、气管内有出血现象、气管套管有脱管现象、气管内套管容易出现阻塞、呼吸困难等.经止血、重新插管、加强局部换药、抗感染、吸痰等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除 1 例喉癌患者因为拔管困难将管携带出院外,其余 12例并发症都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不但要对患者出现各种常见护理问题及时发现,做到有效处理,还必须对术后常见问题的原因有所了解,能够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通过护理确保患者在术后能更好的康复,早日出院.

    作者:余文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B超诊断肝癌20例

    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所作的B超诊断提示肝癌病例20例,均经CT扫描或病理活检或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例肝脏占位病变者中男16例,女4例;年龄平均48岁;均经AFP或CT扫描或病理活检或手术证实.其中3例手术切除,6例行化疗,10例行保守治疗.20例中原发性肝癌者12例,继发性肝癌者8例;肝炎后肝硬化4例,乙型肝炎后肝病变8例,胃癌伴肝癌4例,肺癌伴肝癌2例,其他(不明原因的)2例.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及常见护理问题与对策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吸引(VSD)技术在治疗创伤骨折伴有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常见护理问题与对策.方法 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材料和生物透性薄膜对2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创伤部位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结果① 21例患者均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疗程5~7 d.其中18例术后5~7 d拆除引流装置后见创面肉芽组织新鲜;2例出现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术后10 d创面感染.② 9例发生引流管路堵塞;4例出现薄膜下积液;2例出现负压吸引器电源插头脱落现象.结论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缩短病程,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的优点.透明的半透性粘贴膜利于对创面的观察.

    作者:戚凤萍;古丽巴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分析我院药房在计算机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目的 解决医院药房在计算机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方法 分析药房在计算机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结果 应重视在药房计算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论 解决药房计算机管理中的问题需要财务、药房、计算机维护部门的紧密合作,长期坚持.

    作者:毕跃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护理特色在心病科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心病科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将我院从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接待的160例心血管内科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在心功能、心绞痛、心理状态、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中医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在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过程中辅以中医护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1].

    作者:张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39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腺肌症疼痛和月经改善的疗效.方法 对3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Seldinger方法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1年观察患者疼痛和月经改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39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年,痊愈31例(79.5%),好转8例(20.5%),所有患者月经平均减少52.1%.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疗效显著等特点.

    作者:陈井丽;郭历琛;宋玉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和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和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糖尿病饮食原则,制定针对性膳食方案,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饮食依从性为90%,饮食知识知晓率为92%;对照组饮食依从性为74%,饮食知识知晓率为72%,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制定个体化膳食计划,利于血糖稳定,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锋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氯吡格雷辅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加以分析总结.方法 随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急性脑梗死患者75名,分成A、B组,A组43名对象为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药物医治;B组32名对象为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医治.结果经治疗,A组对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明显高于B组,对象头晕、昏阙、肢体麻木等症状改善优于B组,有效率高于B组,不良反应产生比例小于B组.结论 氯吡格雷辅助于急性脑梗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产生比例较低.

    作者:韦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牛磺酸组、PBS组(n=6/组),对照组正常大鼠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DM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M模型,牛磺酸组DM大鼠腹腔注射牛磺酸,PBS组DM大鼠腹腔注射PBS.3个月后试剂盒检测视网膜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hormone,GSH)及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表达.结果 对照组MDA及GSH含量分别为(3.52±0.51)nmol/mg prot及(95.47±8.73)mg/g prot;DM组及PBS组MDA含量分别为(6.72±0.75)、(7.22±0.54)nmol/mg pro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GSH含量分别为(46.38±5.31)、(63.21±6.48)mg/g pro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牛磺酸组MDA及GSH含量分别为(4.01±0.38) nmol/mg prot、(85.39±8.47)mg/g prot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M及PBS组视网膜GFAP表达上调,GS表达下调,牛磺酸组GFAP及GS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抑制DM视网膜氧化应激是牛磺酸保护 Müller细胞,上调GS表达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任素芬;刘学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二维与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中采取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2年10月之间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的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癌二维超声检查表现微钙化和低回声以及周边无声晕的检出率分别为86.7%、73.3%、66.7%.彩色超声检查声图像显示:内部与周边有丰富的血流,且肿物内部血流分布较乱,血管的内径出现不规则.而且彩色超声检查的血流分型中Ⅰ型为63.3%、Ⅱ型为16.7%、Ⅲ型为10.0%.结论 临床中采取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冯智远;汪奠亚;张慧;谢庆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基层药品检验所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作用的思考

    通过分析目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地市级药品检验所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几点构想,为各级药品检验所更好的发挥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作用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提供药学服务的新理念

    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提供药学服务的新理念.方法 结合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工作模式,介绍药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论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药师应更新工作模式,完善新理念,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

    作者:文娱;柯秀芬;许东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人磨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坏死的老年人磨牙术后疼痛及疗效.方法 选取50~60岁牙髓坏死的老年人磨牙共110颗.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一次法和多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根管预备均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比较两组根管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条件下对老年人磨牙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佟小辉;季丽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 对本院300名护士针刺伤情况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 在过去6年里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时机主要为注射或抽血后处理注射器的过程;而操作不规范及自我防护意识差等原因所占百分率高.结论 临床护士面临着针刺伤危害的几率非常大,绝大多数原因是不按操作规范操作及自我防护意识差,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及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可明显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的机会.

    作者:刘凤华;徐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鼾症术后的应用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鼾症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46例手术治疗的鼾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循证护理与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5.7%,对照组为82.6%;观察组鼾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为17.4%;观察组整体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鼾症术后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