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鹏;林平;艾秋宝
目的 通过口腔颌面癌肿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临床化疗的指导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我科收治口腔颌面肿瘤患者60例,在化疗之前活检切取肿瘤标本,用改良MTT法对8种常用化疗药物进行药敏检测,这8种药物包括顺铂(CDDP)、长春地辛(VDS)、表阿霉素(E-ADM)、5-氟尿嘧啶(5-FU)、平阳霉素(PYM)、氨甲喋呤(MTX)、紫杉醇(Taxol) 以及替尼泊甙(Vm-26) 等.针对60例患者采取不同方案的化学治疗,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以化疗方案所用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平均生长抑制率为标准,有16例患者超过50%,且临床化疗结果全部有效; 有26例患者在30%至50%之间,21例有效;18例患者低于30%,6例有效.结论 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平均生长抑制率与临床化疗有效率呈正相关.
作者:罗文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本文报告运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效果.方法 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CT片三维定位、血肿大层面运用YL-1型经皮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血肿.结果 操作安全简便、疗程短、费用低.住院时间6~14 d,平均8 d.结论 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满意,有CT的医院均可开展.
作者:张海河;白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细胞瘤的诊疗方法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17例胃肠间质细胞瘤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结果 17例随访6月至5a.高危险性4例(23.5%),2例为胃间质细胞瘤,1例为空肠间质细胞瘤,1例为乙状结肠间质细胞瘤.均在术后12月至18月因腹腔广泛转移和/或肝转移致全身衰竭而死亡.中危险性10例(58.8%),3例在术后1a~2a因心脑血管病死亡,肿瘤无复发.7例均在18月至3a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其中4例再次手术,3例存活至今(1例已超过4年),1例再次手术后6月内死亡于肠梗阻.3例死于肿瘤初次复发.低危险性3例(17.6%),术后随访16月至5a,仍存活,未发现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结论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无特异性,诊断以B超、CT及消化道内镜等检查为主,其恶性度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有丝分裂数.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
作者:任乐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老年患者基层医院的麻醉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的疾病情况及手术方式分别采用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并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除3例采取上腹部椎管内麻醉的研究对象出现血压和心率变化较大,在给予麻黄碱和阿托品等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其余研究对象术后各生命指征平稳,无死亡病例;结论 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基层医院麻醉中各具优势,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方式等综合资料选取适当的麻醉方法可以确保麻醉的效果.
作者:刘曙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影响.方法 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阿托伐他汀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后BPV和ABI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高血压病患者BPV较小(P<0.05),ABI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改善大动脉弹性,从而降低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作者:傅建军;聂劼;钟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腹宫腔镜联合在女性盆腔及宫腔病变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的80例,分别行HSG、B超以及腹宫腔镜联合检查方式进行诊断,对三种检查结果对比临床确诊结果的符合率进行比较,并对腹宫腔镜联合诊治术后患者的输卵管畅通情况以及妊娠情况予以分析.结果 腹宫腔镜联合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符合率达到100.0%,HSG诊断符合率为70.0%,B超诊断符合率为81.3%.腹宫腔镜联合诊治术后两侧输卵管畅通率达92.5%,术后2年总妊娠率达48.8%.结论 腹宫腔镜联合在盆腔及宫腔病变不孕症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秀华;杜翠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后使呼吸道保持通畅的有效方法的探讨,使患者早日康复,尽早顺利地出院.方法 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13例喉癌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护理加以观察,总结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常见的问题,查找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临床实践发现气管切开术后常见问题的主要是:切口处容易感染、气管内有出血现象、气管套管有脱管现象、气管内套管容易出现阻塞、呼吸困难等.经止血、重新插管、加强局部换药、抗感染、吸痰等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除 1 例喉癌患者因为拔管困难将管携带出院外,其余 12例并发症都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不但要对患者出现各种常见护理问题及时发现,做到有效处理,还必须对术后常见问题的原因有所了解,能够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通过护理确保患者在术后能更好的康复,早日出院.
作者:余文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2例临床资料,给予早期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机械通气后Sp O2,PaO2,PaCO2,HR、RR均优于机械通气前,P<0.05,研究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鸿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非手术保守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5-305 min,平均手术时间(205.45±34.65)min;术中失血量230~640 ml,平均失血量(285.64±23.74)ml.2例患者术后死亡,1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在确保身体的耐受力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到得确切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早产病例9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早产病因常见的有胎膜早破、生殖道炎症、妊高症及多胎妊娠.结论 早产对母婴危害极大,正确分析早产发生的常见病因,对早产要积极预防,对有早产先兆的病例采取有效措施,延迟孕龄,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雪梅;任凤岩;董宇明;齐月;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讨论的是重型颅脑受伤患者的急诊手术中的麻醉处理办法.共有4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全身麻醉处理,在迅速的诱导插管以后,对静脉注射异丙酚3~7 mg/(kg·h)或者芬太尼2~5 μg/(kg·h)即可保持患者在麻醉状态,间断把维库溴铵注入到静脉,从而让患者的呼吸得到有效控制并使呼吸系统保持正常.所有40例患者在诱导期都较为平稳,没有出现严重低血压、躁动等情况,接入插管呼吸机以后,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均在97﹪以上,手术期间没有死亡病例出现.全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时都带有气管导管,手术后有11例气管切开,术后有6例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作者认为,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和强化麻醉检测等,是控制患者颅内高压、预防脑水肿和减小手术麻醉风险的有力措施.
作者:金光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中采取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2年10月之间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的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癌二维超声检查表现微钙化和低回声以及周边无声晕的检出率分别为86.7%、73.3%、66.7%.彩色超声检查声图像显示:内部与周边有丰富的血流,且肿物内部血流分布较乱,血管的内径出现不规则.而且彩色超声检查的血流分型中Ⅰ型为63.3%、Ⅱ型为16.7%、Ⅲ型为10.0%.结论 临床中采取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冯智远;汪奠亚;张慧;谢庆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MP)肺炎常出现的肺外临床表现.方法 对86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中27例肺外脏器受损占31.4%.其中以消化、心血管、皮肤、神经系统受损多见,分别为 40.74%,25.92%,18.52%,14.81%.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预后好、无后遗症.结论 MP感染所引起肺外并发症,应高度重视,避免误诊.
作者:宋宝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氯吡格雷辅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加以分析总结.方法 随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急性脑梗死患者75名,分成A、B组,A组43名对象为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药物医治;B组32名对象为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医治.结果经治疗,A组对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明显高于B组,对象头晕、昏阙、肢体麻木等症状改善优于B组,有效率高于B组,不良反应产生比例小于B组.结论 氯吡格雷辅助于急性脑梗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产生比例较低.
作者:韦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率与时间段的关系,做好其护理工作.方法 每时间段按6 h,观察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时间,分析时间段与发生率的关系,并加强发病高峰的综合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上午6时至中午12时发生率达高峰,加强发病高峰的综合护理后,54例治愈,24例好转,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有效率达97.5%.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昼夜趋势,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阳;姜阿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价及分析.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5例共55足出现跟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骨折25足,Ⅲ型骨折15足,IV型骨折15足,分别对患足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必要时自体骨移植治疗.手术过程中对患足采用C臂监测患者Bhler角,观察患者关节面受损的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采用摄片观察Bhler角角度,并对患者临床康复效果进行分析及观察.结果 术后对患者采用AOFAS评分标准对足部功能进行测评,其中评分为优的患足35例,评分为良的患足15例,评分可的患足5例,患者临床显效率为90.91%.在治疗过程中有2足术后出现炎症,临床不良反应率为3.07%,患足经过适当的处理后临床病症均得到改善.患者术前Bhler角平均值为(12.5±3.2)°,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22.5±4.8)°、(31.5±5.2)°、(32.8±5.4)°,患者术前术后Bhler角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对于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照义;赵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代谢因素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2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代谢因素的临床特征.结果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及餐后2 h血糖较老年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宜注意预防、监测、控制并存的代谢综合征,靶器官损害及其他并发症.尤其是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宜早期观察糖脂代谢情况,并尽量选用有益与糖脂代谢或对糖脂代谢无影响的药物.
作者:唐遇春;张涛;杜从云;徐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一期治疗吻合口漏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近10年间120例左半结肠一期治疗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病例中有3例乙状结肠癌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及慢性肺部疾病,死亡2例;2例为经肛门高压气冲击伤;3例为多发伤合并左半结肠损伤,死亡1例;1例为慢性贫血营养不良患者;3例为手术失误及操作不当,死亡1例.结论 左半结肠一期治疗术后吻合口漏与病例的选择、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合并症及手术操作等密切相关.
作者:甘亮珠;刘艳芳;赵国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二次手术采用AO加压钢板内固定8例,AO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19例,AO单管单臂架外固定3例.结果 术后随访7~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5~11个月,平均6.9个月.依据Tohner-Wrnch标准评定效果,获优16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为90%.结论 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关键在于手术操作仔细、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术后正确功能锻炼等.
作者:黄海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合并肺损害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收集自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69例.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合并肺损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HFRS患者中,合并肺损害者52例(75.36%),其中轻型HFRS患者合并肺损害3例(14.28%);中型合并肺损害30例(90.90%);重型合并肺损害15例(100.00%).轻型HFRS患者肺损害较中、重型为轻,中、重型间无明显差别.轻型HFRS患者肺功能恢复时间较中型及重型者短,中型及重型患者肺功能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全部69例合并肺损害的HFRS患者,除4例死亡外,其余65例均在21 d内痊愈出院,无慢性病例发生.结论 HFRS患者合并肺损害较常见,是HFRS特点之一,本组病例达75.36%(52/69),早期注意肺功能的保护,注意医源性肺损害,减少疾病的疗程,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晓慧;隋芳;王淑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