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平;陈倩;林静;赵化玉;李华宾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结果 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首次排便时间、肠腔积气消失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液保留灌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作者:张军伟;赵传印;胡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在心病科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将我院从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接待的160例心血管内科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在心功能、心绞痛、心理状态、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中医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在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过程中辅以中医护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1].
作者:张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使用孕妇血清游离雌三醇(FE3)和胎盘泌乳素(hPL) 检测胎盘功能对慢性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12例晚期妊娠(≥32周)孕妇进行胎盘功能检查,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FE3和hPL,其中1项或2项低于正常值者为胎盘功能低下.结果 612例晚期妊娠孕妇经过FE3和hPL检测确定胎盘功能低下组例数31例,无胎盘功能低下组581例;经过临床诊断为慢性胎儿窘迫者43例,无慢性胎儿窘迫569例;胎盘功能低下、慢性胎儿窘迫双阳性者25例.结论 FE3、hPL检测胎盘功能低下对慢性胎儿宫内窘迫有特异性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淑莉;齐洪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后所致腹泻后心肌酶谱水平变化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腹泻患儿分为轮状病毒感染60例为观察组、非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GOT)水平比较,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t=5.24、6.32、6.32、5.16、6.1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可使心肌酶谱水平升高、使心肌受损.
作者:梁琰;李瑞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并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1].由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治愈率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综合治疗后获得长期生存.由于手术切除一侧或双侧乳腺,造成身体可见部分的女性性征器官的缺失,加上化疗后脱发,影响了与夫妻之间的关系,失去了与他人交往的信心和去公共场所的兴趣[1],从而在自我形象、心理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以至于不愿意或不能正确利用社会所提供的各项支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
作者:高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预防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 单独封闭腹膜,切口局部用药的办法预防感染.结果 50例只1例切口感染,均3~5 d内出院.结论 阑尾切除过程中,阑尾与切口密切接触,致切口感染的几率增大,用此法可有效预防感染.
作者:高廷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诊治.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48例妇产科术致输尿管损伤患者,通过膀胱镜、肾分泌造影和核磁共振诊断后,确诊有11例实施输尿管端吻合术,31例实施输尿管膀胱吻合术,3例实施输尿管膀胱瓣吻合术,3例实施肾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都通过手术治疗痊愈.通过1~5年随访,B超康复检查未发现患肾有积水现象.结论 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需要及早实施手术,按照损伤部位、积水程度及损伤程度选取正确手术方法.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早产病例9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早产病因常见的有胎膜早破、生殖道炎症、妊高症及多胎妊娠.结论 早产对母婴危害极大,正确分析早产发生的常见病因,对早产要积极预防,对有早产先兆的病例采取有效措施,延迟孕龄,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雪梅;任凤岩;董宇明;齐月;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诸城中医医院眼科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承担当地市区治安伤害患者的诊治工作.两年间共收治眼部拳脚钝力伤患者2021例,其中有95例确认为眼眶爆裂性骨折,现将95例眼眶爆裂性骨折进行总结性的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董金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牛磺酸组、PBS组(n=6/组),对照组正常大鼠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DM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M模型,牛磺酸组DM大鼠腹腔注射牛磺酸,PBS组DM大鼠腹腔注射PBS.3个月后试剂盒检测视网膜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hormone,GSH)及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表达.结果 对照组MDA及GSH含量分别为(3.52±0.51)nmol/mg prot及(95.47±8.73)mg/g prot;DM组及PBS组MDA含量分别为(6.72±0.75)、(7.22±0.54)nmol/mg pro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GSH含量分别为(46.38±5.31)、(63.21±6.48)mg/g pro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牛磺酸组MDA及GSH含量分别为(4.01±0.38) nmol/mg prot、(85.39±8.47)mg/g prot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M及PBS组视网膜GFAP表达上调,GS表达下调,牛磺酸组GFAP及GS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抑制DM视网膜氧化应激是牛磺酸保护 Müller细胞,上调GS表达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任素芬;刘学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观察临床应用TA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术后乳腺癌的疗效及经济性.方法 选取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确诊为乳腺癌在我院行术后化学治疗的病历75例,其中使用TA方案治疗的35例(n=35),使用CAF方案治疗的40例(n=40),评价两组疗效、毒性反应并进行药物经济学比较.结果 TA组总有效率为82.87%,CAF组总有效率为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脱发、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心脏毒性和肝功能异常,程度较轻,均能耐受.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未见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CAF组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仅需药品成本39.77元,明显优于TA组的127.65元.结论 TA方案的疗效优于CAF方案,但CAF方案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可作为低收入乳腺癌患者的首选辅助化学治疗方案.
作者:高振发;史立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对存在高危出血因素患者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使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B 观察50例肝素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透析管路预防凝血,严密监测各项指标,发现凝血及时处理.结果 进行无肝素透析后,经过调整无肝素透析方案,实施正确的护理策略,仅发生5例于透析开始时出现透析器凝血,给予更换管路后,顺利结束透析,且未发生透析后出血现象.结论 无肝素透析对活动性出血和高危性出血患者既能预防再次出血及相关不良反应,又能保证透析充分性质量,对于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清除毒素的同时,降低了继续出血的风险,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推广.血液净化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和护理透析患者,保证患者血液透析顺利完成.
作者:李拓;夏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影像征象,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14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胰体尾部9例,胰头部5例,实性为主2例,囊性为主1例,囊实性11例,增强动脉期,包膜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呈轻度强化,门脉期包膜及实性部分进一步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多高于动脉期,但低于同期胰腺实质密度,囊性部分始终无强化,4例病灶内出现钙化,1例病灶内可见新鲜出血.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作者: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分析目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地市级药品检验所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几点构想,为各级药品检验所更好的发挥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作用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正常儿颅脑CT特点对照,以提高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确诊率.方法 对比分析本院收治的3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颅脑CT影像学特征与32例正常新生儿颅脑CT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正常新生儿颅脑CT显示脑白质密度较低,脑灰质较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颅脑CT显示脑实质内存在低密度灶,合并颅内出血.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正常儿颅脑CT对照分析,可提高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确诊率,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戴洪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关节疾病后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经DR平片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存在四肢关节疾病的患者98例,给予螺旋CT薄层扫描和进行多平面重建,观察四肢关节是否存在病变.结果本组患者98例,经检查后发现骨折86例、未发生骨折12例,阳性率为87.8%,所有患者均发现关节腔不同程度积液和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结论 通过螺旋CT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关节的解剖结构进行立体的观察,能够及时的发现隐匿存在的关节病变、有效的防止漏诊的发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保证和依据.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许允发;王琦;崔铁昆;孙雪莲;初照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9岁,因持续性鼻堵塞7年,近8个月来渐重,且伴有鼻出血、鼻肿大.于2006年8月12日入院,既往体键.检查:鼻背膨隆扁平畸形,右鼻腔粉红色肿物,表面不光滑,可见血管、血凝块及伪膜,质中等硬,麻黄素收缩不良.左鼻腔正常.鼻窦冠状位CT提示:右鼻腔软组织密度影,上颌窦、筛窦密度增高.诊断:鼻腔肿物.于2006年8月14日全麻下行鼻侧切开术及鼻内窥镜联合应用.
作者:张隽华;刘岳川;张立;姚慧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领域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控制手术后感染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据20世纪90年代的数字显示外科系统伤口感染延长患者7.3 d的住院时间,导致额外的医疗经费支出,同时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致身体残疾,甚至丧失生命[1].为了有效地降低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率,我院于2010~2012年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作为目标性监测项目,在外科各科室的协助下进行两年连续的监测,并根据监测情况,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郑雨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从多个方面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护理要点,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化疗成功率.方法 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下,从一般护理、心理疏导护理及化疗药物专科护理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临床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要点及心得.结果 加强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可明显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结论 良好的护理工作是保证白血病患者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作者:朱燕双;江美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40例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病患者,给予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经全身基础化疗+免疫疗法及相应的局部治疗1~3月后,所有患者的全身及局部结核症状均消失或减轻,肿大的淋巴结已缩小或消除,并且术后伤口愈合,无发生并发症,且均治愈无复发.结论 对于耳鼻咽喉及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尽早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积极采用正规抗结核治疗及局部手术治疗,是取得治疗耳鼻咽喉及颈部淋巴结结核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廖志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