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克;陈涛;王冬;钟志余
目的 对开展药物咨询服务进行探讨,以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的必要性、措施及意义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索更有效地开展药物咨询的模式.结果 开展药物咨询为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保障,并有利于提高药师业务水平,从而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药学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在新形势下,只有坚持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并将之规范化、体系化,才能使医院药学服务与时俱进.
作者:吕敏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从多个方面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护理要点,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化疗成功率.方法 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下,从一般护理、心理疏导护理及化疗药物专科护理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临床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要点及心得.结果 加强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可明显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结论 良好的护理工作是保证白血病患者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作者:朱燕双;江美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合并肺损害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收集自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69例.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合并肺损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HFRS患者中,合并肺损害者52例(75.36%),其中轻型HFRS患者合并肺损害3例(14.28%);中型合并肺损害30例(90.90%);重型合并肺损害15例(100.00%).轻型HFRS患者肺损害较中、重型为轻,中、重型间无明显差别.轻型HFRS患者肺功能恢复时间较中型及重型者短,中型及重型患者肺功能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全部69例合并肺损害的HFRS患者,除4例死亡外,其余65例均在21 d内痊愈出院,无慢性病例发生.结论 HFRS患者合并肺损害较常见,是HFRS特点之一,本组病例达75.36%(52/69),早期注意肺功能的保护,注意医源性肺损害,减少疾病的疗程,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晓慧;隋芳;王淑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男性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方法对2012年5~8月来我院进行从业体检的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危险性行为进行调查,对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756例男性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41.8%.不同年龄、婚姻状况以及在本地居住时间与性行为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间的性行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外来工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艾滋病认知水平,降低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
作者:潘彩桃;许惠虹;戴玉强;黎伟萍;黄惠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后所致腹泻后心肌酶谱水平变化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腹泻患儿分为轮状病毒感染60例为观察组、非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GOT)水平比较,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t=5.24、6.32、6.32、5.16、6.1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可使心肌酶谱水平升高、使心肌受损.
作者:梁琰;李瑞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的评估及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抽取我院儿科160例小儿,其中婴儿组40例,幼儿组82例,学龄前儿童组38例,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不同年龄段的小儿钙、铁、锌、铜、镁均有程度不等的缺乏,铁在婴儿组缺乏情况为严重,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在幼儿组缺乏程度高于学龄前组和婴儿组(P<0.05).锌各个年龄段均严重缺乏,但幼儿组更为显著(P<0.05).钙在学龄前组和婴儿组严重缺乏,与幼儿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镁的缺乏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结果 评估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缺乏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干预及治疗,可改善缺乏情况,为小儿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作者:刘瑞莲;刘碧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后使呼吸道保持通畅的有效方法的探讨,使患者早日康复,尽早顺利地出院.方法 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13例喉癌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护理加以观察,总结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常见的问题,查找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临床实践发现气管切开术后常见问题的主要是:切口处容易感染、气管内有出血现象、气管套管有脱管现象、气管内套管容易出现阻塞、呼吸困难等.经止血、重新插管、加强局部换药、抗感染、吸痰等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除 1 例喉癌患者因为拔管困难将管携带出院外,其余 12例并发症都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不但要对患者出现各种常见护理问题及时发现,做到有效处理,还必须对术后常见问题的原因有所了解,能够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通过护理确保患者在术后能更好的康复,早日出院.
作者:余文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辨证治疗内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之间收录的32例内耳性眩晕患者采取临床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痊愈22例(68.8%),显效8例(25.0%),有效2例(6.3%).结论 临床中对于内耳性眩晕患者采取临床辨证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吴向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粘膜糜烂、炎症、溃疡、Barreet食管,甚至食管癌变,还可引起食管外组织损害及相应疾病.典型症状为反酸、烧心、还有一些合并非典型症状如哮喘、喉痉挛、慢性咳嗽、咽部异物感和声音嘶哑等.近年来,随着技术的的发展,不少学者对该疾病的认识越来越重视.目前药物治疗为该病的主要方法,但难以维持疗效.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选择微创治疗是一种首选.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于2011年4月至12月开展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及意义.方法 随机挑选1150例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大理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人员,对其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职业、生活习惯及生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女性甲状腺结节发病率为36.28%,男性甲状腺结节发病率为9.95%.结论 甲状腺结节以女性多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利于甲状腺结节的早期诊断.
作者:杨丽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高龄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38例下肢骨折手术的高龄患者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37例患者阻滞效果完善,单纯应用神经阻滞即可满足手术要求.患者手术前后HR及BP无明显变化.术中仅1例患者发生了恶心、呕吐反应,未予特殊处理.其他患者均未出现无不良反应.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是高龄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中采取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2年10月之间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的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癌二维超声检查表现微钙化和低回声以及周边无声晕的检出率分别为86.7%、73.3%、66.7%.彩色超声检查声图像显示:内部与周边有丰富的血流,且肿物内部血流分布较乱,血管的内径出现不规则.而且彩色超声检查的血流分型中Ⅰ型为63.3%、Ⅱ型为16.7%、Ⅲ型为10.0%.结论 临床中采取二维超声与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冯智远;汪奠亚;张慧;谢庆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CA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CGEA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术后12 h阿片类镇痛药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GEA组术后1 h、4 h、8 h、12 h及 24 h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CA组疼痛程度评分(均P<0.05).术后12 h,CGEA组重度疼痛发生率、吗啡用量明显低于GA组(P<0.0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显著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小吗啡等镇痛药用量,效果安全可靠,是胃癌根治手术患者较为一种理想的复合麻醉方式.
作者:蒋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前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行肝癌切除术的16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03例直接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62例行TACE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疗效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和3年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进行比较,术后1年2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2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切除术前行TACE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锋;延学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5岁,但也有成年患者.男女比例1.3~1.5∶ 1.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1,2].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川崎病患儿3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钟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引起肝脏密度减低的CT表现,探讨其发生机制及胰腺炎复发.方法 回顾161例住院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和肝脏CT表现.结果 161例患者中,血尿淀粉酶、甘油三酯、血糖1周内普遍增高,57例CT显示肝脏密度普遍减低;27例肝脏密度普遍减低患者在5 d-1个月复查CT,21例脂肪肝完全恢复正常肝实质密度,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值,甘油三酯降至正常值上限两倍以下,6例肝脏密度无变化,其中有7例3月至2年内复发1次,2例2年内复发两次,1例4年内复发3次.4例患者增强扫描显示典型急性胰腺炎增强表现,肝脏强化较均匀,肝门静脉血管壁毛糙.结论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细胞和间质水肿、脂肪组织坏死及出血、血清淀粉酶和甘油三酯增高是引起肝密度减低的基础,急性胰腺炎肝密度减低短期恢复的患者有一定几率胰腺炎复发,对临床的预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薛惠群;高兴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椎管内麻醉后出现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患者4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及视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的麻醉效果良好,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是会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临床上给予该病症患者适当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病情.
作者:黄谋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大学女性教职员工饮食、运动和人体成份、握力、上臂肌围的关系,分析和探讨营养和运动干预措施.结果 体脂能更确切反应一个人的肥胖程度,骨骼肌不足占49.6%,运动量不达标者占40%,奶类摄入不足者占65%,豆类摄入不足者占70%,骨量不达标者占56.9%,水果摄入不足者较蔬菜摄入不足者多.结论 该校女性教职员工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营养宣教,积极进行营养和运动干预,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郭亚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正常儿颅脑CT特点对照,以提高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确诊率.方法 对比分析本院收治的3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颅脑CT影像学特征与32例正常新生儿颅脑CT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正常新生儿颅脑CT显示脑白质密度较低,脑灰质较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颅脑CT显示脑实质内存在低密度灶,合并颅内出血.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正常儿颅脑CT对照分析,可提高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确诊率,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戴洪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对肺部空腔性病变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肺部空腔性病变患者HR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HRCT对肺部空腔性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1.67%.其中肺气肿诊断率100.00%;肺嗜酸性肉芽肿诊断率75.00%;肺淋巴管肌瘤病诊断率80.00%.结论 HRCT对诊断肺嗜酸性肉芽肿、肺淋巴管肌瘤病及肺气肿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歆;陈国雄;黄伟浪;吴光任;涂昌灼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