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泉州市2004-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

刘江艺;李锋平;洪思让;吕文辉;龚苍涛;黄亚兰;贺兴增;李焕榕;洪荣涛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监测, 流行病学
摘要:2004年我国实现了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的2004-2013年泉州市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描述其流行特征及监测成效,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从国家疫情网络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导出泉州市2004-2013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规范化管理后血压控制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2007-2009年筛查并建立高血压专项档案的>18岁高血压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管理,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管理前、后的血压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0 261例高血压现患病人,管理前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为(142.9±17.8) mmHg,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为(84.1±10.5)mmHg,管理后SBP、DBP分别为(136.2±16.2) mmHg、(79.8 ±7.4)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高血压患者经社区规范化管理后的血压控制率为35.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压控制率受年龄(OR=1.282,95% CI:1.265~1.294)、居住地(OR=0.685,95% CI:0.652 ~0.752)、合并心血管病史(OR=1.304,95% CI:1.280 ~1.325)、吸烟(OR=0.897,95% CI:0.881~0.921)和膳食偏咸(OR=0.844,95%CI:0.831~0.867)等因素影响.结论 社区规范化管理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社区全科医师应结合年龄、体质指数和生活方式等相关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

    作者:李芳健;王增武;王家骥;杨华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桂林市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及性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低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和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艾滋病宣传重点人群开发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桂林市两所高校共360名低年级大学生,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信息,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年龄为(20.16±1.03)岁;男生为34.4% (124/360).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4%(340/360).42.5% (153/360)支持婚前性行为,8.4% (30/359)的支持婚外性行为,男生对婚前性为及婚外性行为持支持态度的比例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20.75,P<0.05;x2=21.79,P<0.05).1.4% (5/360)调查对象近6个月做过艾滋病病毒检测.10.6% (38/360)的调查对象有过性行为经历.第1次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为26.3%(10/38).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民族、对婚前性行为及婚外性行为的态度均是有过性行为经历的影响因素.结论 低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存在高危性行为如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说明存在知行分离现象,有必要寻找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来控制知行分离.

    作者:马明霞;黄香玉;耿文奎;黄波;孙康康;梁艳萍;宋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运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哈密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哈密地区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资料来源于哈密2013年卫生服务调查,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哈密老年人身体疼痛或不适存在问题比例高,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ropean quality-5,EQ-5D)指数等于1的老年人743人,占69.0%,EQ-5D指数小于1的老年人334人,占31.0%,不存在高水平聚集性.EQ-VAS评分平均(68.64±14.70)分,良好389人,占36.1%,不良688人,占63.9%,存在街道(乡镇)水平聚集性.两周病伤、半年慢病、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水平(P<0.05)是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注重老年人慢性病预防与管理,宣传健康相关知识,加强对低收入老年人的政策扶持,提高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作者:崔俊营;唐景霞;秦江梅;张艳春;陈英;黄蓉;明延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海南省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项目效果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 分析与评价海南省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效果和效益,为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评估实施方案,收集各市县上报的数据并审核、录入后进行汇总,利用Excel 2010及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用伤残调整健康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指标进行量化和计算成本-效益值.结果 2001-2010年,全省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共6 222.47万元,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2 092例,治疗成功67 852例,每发现并成功治疗1例患者所需成本为917元;减少因结核病死亡17 515人,避免新感染344 689人,避免新发患者34 469例,节约医疗费用约2 348万元,挽回DALY433 856年,挽回社会总价值达43.48亿元,成本效用比为143.42,效益成本比为70.25.结论 海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项目有效控制了传染源、减少了发病和死亡,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挽救了大量社会劳动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广恩;陈成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徐州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电话综合干预研究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并分析其效果,为脑卒中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 ~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定期电话随访,并对干预组进行相应的干预,记录患者有无复发.结果 经Cox回归模型分析,电话综合干预措施可以达到预期效果,OR=0.39;饮食因素,重口味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OR =2.09;心理因素,不良心理行为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OR=1.15.结论 电话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复发的风险.口味重、不良心理行为是脑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是需要重点干预的因素.年龄、天气这些不可控因素,可以作为制定干预措施的参考因素.

    作者:何帅;李海朋;黄水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北京市房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北京市房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房山区户籍> 45岁居民6 342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6 342名居民中有1 853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9.22%.高危人群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205人,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者1 648人.在1 648名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的高危人群中,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缺乏锻炼、脑卒中家族史、吸烟、房颤暴露率分别为85.62%、77.55%、40.96%、36.59%、35.38%、33.07%、32.89%、3.16%;女性高危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锻炼、脑卒中家族史危险因素暴露率高于男性,男性高危人群吸烟率高于女性;高危人群的慢性病共患暴露率较高.结论 房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整体暴露水平较高,应积极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高危人群的血压、血糖和体重.

    作者:邓雅丽;詹思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深圳市宝安区小学生校园心理暴力行为干预研究

    目的 评价不同干预措施对小学生校园心理暴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3~5年级3 843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生活技能,行为强化,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按1∶1∶1多组平行对照试验,分别对干预组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和行为强化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教学管理,1年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调查3 843名小学生,校园心理暴力行为发生率为78.7%.干预后学生人群的认知评分为(57.7 ±5.8)分,高于干预前(54.4±8.5)分,其中除健康教育组外,干预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学生校园心理暴力(67.0%)低于干预前(78.7%),且干预组校园暴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小学生校园心理暴力行为发生普遍,各干预措施在降低心理暴力行为发生、改善暴力认知方面效果较好;建立以健康教育为基础,行为强化和生活技能干预为辅的校园暴力干预模式,将有效遏制我国当前校园暴力严峻形势.

    作者:张容;邱燚;吴礼康;郭永乐;潘海珊;涂玉山;孙群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云南省手足口病疫情预测预警模型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的手足口病疫情预测预警模型在云南省手足口病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0年5月~ 2011年5月云南省四个县(区)手足口病疫情相关信息,运用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SIS模型和曲线拟合法,编写出手足口病疫情预测预警模型.试运行模型,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模型试运行期间(2012年1~5月)昆明市官渡区、曲靖市麒麟区、玉溪市新平县和红河州泸西县手足口病发病数区间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2.73%、81.82%、77.27%和63.64%.本研究中<3岁患儿比率增高,高温高湿条件,EV71病毒构成比增加是促进手足口病疫情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手足口病疫情预测预警模型预测监测辖区内手足口病疫情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对卫生部门判断手足口病疫情趋势、制定合理防控策略和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甜;王荣华;何继波;沈秀莲;李琼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蚌埠市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控制情况横断面调查

    目的 了解蚌埠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控制情况.方法 问卷调查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的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合并症,测定血清钙磷及iPTH水平,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校正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和iPTH达标率,并分析血清iPTH水平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等临床资料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纳入1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2003年KDOQICKD-MBD指南为依据,校正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和iPTH的达标率分别为44.7%、44.1%、71.3%和27.6%.血清iPTH水平与年龄、Hb及血钙水平呈负相关,与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蚌埠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及iPTH控制不理想;低血钙、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是iPTH升高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玉萍;王道洋;吴雪平;纵晓英;李莹;王德光;郝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扫描统计量中大空间扫描窗口的尺度选择

    目的 探讨大空间扫描窗口的尺度选择.方法 以1971-1973年广西第一次全死因抽样调查的肝癌数据为例,将Poisson模型空间扫描统计量的大扫描窗口设置为风险人口数的50%~5%,逐一进行空间扫描分析.结果 当大空间扫描窗口为50%比例时,发现1个范围大、辖县市多的聚集区.随着扫描窗口的尺度变小,探测出的次级聚集区增多;但主要聚集区的范围缩小,LLR值降低.当空间扫描窗口为30%、25%和20%比例时,聚集区的数量相仿、半径相近、RR值和LLR值相似.结论 当扫描窗口比例过大(如50%),探测到的聚集区有限,不易发现潜在的次级聚集区,可能出现漏报;而范围过大的主要聚集区,也可能覆盖一些虚假高发的县区.若扫描窗口比例过小(如≤10%),次级聚集区增多,聚集区范围缩减,数量多且半径小的聚集区可能不利用疾病监测;同时,主要聚集区的过度分解也使一些高发县区未被探测出,存在漏报.20%~30%比例的扫描窗口,不仅可探测到数量、半径适中的聚集区,便于疾病监测工作;而且结果稳定、准确性高.

    作者:唐咸艳;李峤;仇小强;邓伟;黄秋兰;周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西安市2008-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08-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2008-2013年西安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西安市共报告麻疹病例60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4/10万,其中2010年发病率高(2.31/10万),2013年发病率低(0.06/10万);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6月;7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年龄,占总病例数的63.41%;病例以散居儿童多;流动人口麻疹年平均发病率高于户籍人口;8月龄~6岁儿童中,无免疫史者达58.40%.结论 西安市消除麻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已进入维持消除麻疹阶段,仍应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提高适龄儿童常规接种率,建议开展薄弱地区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强化免疫工作.

    作者:杨杨;邢远;侯铁军;卢涛;张青华;王增国;程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泉州市2004-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

    2004年我国实现了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的2004-2013年泉州市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描述其流行特征及监测成效,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从国家疫情网络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导出泉州市2004-2013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

    作者:刘江艺;李锋平;洪思让;吕文辉;龚苍涛;黄亚兰;贺兴增;李焕榕;洪荣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1-2013年,通过流感监测网络收集厦门市流感哨点医院和流感聚集性或暴发疫情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3 091份,填写病例相关基本信息,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分析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3 091份标本中,流感病毒阳性484份,总阳性率为15.7%,其中小学和初中学生标本的阳性率高,聚集性或爆发疫情的标本高于哨点医院的标本、第1和第2季度的标本高于第3和第4季度的标本,标本送检越及时,阳性率越高.结论 研究对象职业、标本来源、标本采集时间、标本送检是否及时与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相关.

    作者:颜玉炳;蒋丽娜;刘红莲;沈惠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007-2013年广东省肠炎沙门菌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掌握广东省内区域性肠炎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变化,为临床用药、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沙门菌监测网络收集2007-2013年广东省内34家哨点医院的散发病例肠炎沙门菌菌株,统计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对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检测,定量测定菌株的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 共收集到386株肠炎沙门菌,男女比例为1∶0.70,以1~4岁的儿童为主(35.23%,136/386),流行季节为6~10月.药敏结果以耐萘啶酸(85.23%,329/386,MIC50=128 μg/ml)的菌株多.386株散发菌株共有27个耐药谱,耐3种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占菌株总数的比例为16.32%(63/386).结论 肠炎沙门菌病例多重耐药现象应引起重视,应实时监测菌株耐药谱变化趋势,指导临床用药,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刘谢;柯碧霞;何冬梅;效拟;肖媛;孙九峰;柯昌文;俞守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庐江县新型布尼亚病毒及人粒细胞无形体疫源地调查

    目的 通过人群、家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感染状况调查,阐明庐江县是否存在SFTSV和HGA自然疫源地,为科学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2009-2013年SFTS和HGA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在全县选取1个有病例的镇,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病例附近2个村庄,采集自然人群血清100份,15只家畜血块和血清各1份.对血清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FTSV抗体和间接荧光法检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抗体免疫球蛋白G,对动物标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人粒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和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SFTSV核酸.结果 2009-2013年,共报告9例SFTS和1例HGA,以中老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夏秋季为发病高峰.人HGA阳性率24%,SFTSV抗体阳性率0%.15份动物标本SFTSV抗体阳性6份,HGA 16SrRNA基因阳性9份,双阳性5份,SFTSV核酸和人粒细胞无形体抗体均阴性.结论 该县农村地区存在SFTSV和HGA疫源地,人群和家畜中均有感染,家畜可能是该类疾病的宿主动物.需加强宣传、培训和快速诊断能力.

    作者:张慧玲;孙永;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江苏省2011-2013年新报告HIV阳性MSM中新发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省新报告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新发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2011-2013年江苏省每年新报告的HIV阳性MSM病例及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样本来源等相关信息,并收集血清或血浆样本,进行检测,计算新发感染比例,研究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13年报告的HIV阳性MSM病例中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29.70%、27.75%和30.12%,不同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病例报告发现的MSM,与>30岁的相比,≤30岁的更可能是新发感染(OR=1.646,95% CI:1.400~1.935);与其他就诊者检测相比,通过检测咨询(OR=2.459,95% CI:1.896~3.191)、专题调查(OR=2.624,95%CI:1.975~ 3.485)及无偿献血人员检测(OR=3.476,95% CI:2.319~5.211)更容易发现HIV新发感染的MSM(均有P<0.05).结论 江苏省新报告HIV阳性MSM的新发感染比例较高,应加强主动监测,减少二代传播.

    作者:张之;胡海洋;刘晓燕;徐晓琴;郭宏雄;周莹;卢静;傅更锋;还锡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既往生活方式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研究

    目的 从行为心理角度,探讨既往生活方式与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关系,为卒中后抑郁提供适宜可行的预测因素和干预对策.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 2014年3月期间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和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患者214例,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量表测试,查阅病历获得相关临床信息.采取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43.92%,其中,轻度抑郁36.64%,中度抑郁10.28%,重度抑郁0.00%.被调查者中既往吸烟比例为42.99%,既往不适量饮酒比例为26.17%,既往缺乏体育锻炼比例为44.86%,既往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为71.96%.不健康生活方式因素数目分别为0、1、2、3、4所占比例分别为18.69%、25.23%、39.72% 、12.62%、3.74%.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既往生活方式因素数目、不适量饮酒、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与卒中后抑郁量表评分有关.结论 既往生活方式包括不健康生活方式因素数目多、既往不适量饮酒、既往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可能是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左群;甄琦;蔡耘;石玥;李翠;刘芳;张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武汉某高校大学生毒品预防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大学生毒品预防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武汉市某高校选修了毒品预防公共选修课的学生为干预组,以同期未选修该课程和接受相关教育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163名学生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134人不采取任何措施,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学生毒品预防相关知识得分为(19.245±2.214)分,高于对照组学生(17.567±3.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P<0.001);干预组学生毒品预防正向态度行为得分为(4.810±0.479)分,高于对照组学生(4.537±0.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P<0.001);干预组学生对毒品预防相关知识某些项目的知晓率也高于对照组(x2=11.70,P=0.002).结论 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毒品预防相关知识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持续开展,观察其长期效应,以维持和促进学生的毒品预防正向态度和行为.

    作者:罗菊;向兵;丁彦培;陶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气候因素与钉螺分布的空间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分布与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控制钉螺及预防钉螺扩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湖北省18个县(市、区)的螺情资料和相关气候因素资料.以活螺平均密度为因变量,以年平均温度、年均低温度、年均相对湿度、年均降雨量、年均日照时数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气候因素与活螺平均密度的关系.结果 空间回归模型分析中,根据Lagrange乘数检验统计量选择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进行拟合.SLM模型拟合的空间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ρ=-0.44,P<0.001).结果表明,活螺平均密度与年平均温度和年均降雨量呈正相关,且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 空间回归分析在研究具有空间自相关和异质性的钉螺数据与气候影响因素关系时,较经典线性回归分析效果好.影响活螺平均密度的主要气候因素是年平均温度和年均降雨量.

    作者:陈艳艳;蔡顺祥;刘建兵;肖瑛;蒋湧;代凌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十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在某单位人群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在某单位人群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为该人群心血管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体检的35 ~ 59岁人员,进行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评价,分析结果.结果 该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体重异常除外)平均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男性高于女性;危险因素暴露率以血脂异常和体重异常为主,男性分别为58.2%、70.3%,女性分别为36.9%、32.0%,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各年龄组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平均水平男性(55 ~ 59岁组除外)均低于参考平均危险,女性均高于参考平均危险;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几乎均为极低危(95.3%),无高危和极高危.结论 “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十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方法简便,能较准确地反映群体危险度,检出高危个体,为心血管病群体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郝永静;常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