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血糖测定分析前干扰因素的调查

王燕燕

关键词:糖尿病, 血糖测定, 干扰因素, 社区调查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前的饮食情况、情绪状态、用药等情况对血糖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南湖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血糖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调查分析,饮食情况、情绪状态、用药等情况4个方面平均得分分别为(20.75±0.31)、(29.28±0.10)、(16.75±0.58).结论 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前的饮食情况、情绪状态、用药等情况对血糖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显性遗传型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肾损害1例

    目的 探讨显性遗传型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肾性损害.方法 报告1例显性遗传型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肾性损害并从病史及化验进行分析.结果 此患者肾损害非原发性而是由显性遗传型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导致的肾损害.结论 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是一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发生慢性间质性肾损害的较为罕见,及早明确肾脏病理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对心脏病患者保健的作用

    社区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其实质是一个干预过程,其终目的 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对心脏病患者保健的作用.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外伤性肝破裂59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肝损伤诊断治疗方式,总结治疗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59例外伤性肝损伤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59例中除一例因第二肝门处广泛性裂伤,肝静脉主干损伤合并无法控制大出血,因而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 对于Ⅰ~Ⅱ级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外伤性肝损伤病例进行非手术治疗,疗效肯定,也是安全可行的.正确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积极的处理合并伤,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壮建东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特殊模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的统计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前来我院就诊的1162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并对检测出的几种特殊模式加以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116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发现,除一些临床常见模式外,也出现了4种特殊模式如:HBsAg与抗-HBs并存、HBeAg单独存在、抗-HBe的单独存在、抗-HBc单独存在.结论 在诊断乙型肝炎和评价乙型肝炎疗效时,应同时观察HBsAg、抗-HBs、抗-HBc、HBV-DNA和肝功能.

    作者:申林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肾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经皮肾镜超弹道碎石治疗的7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体会.结果 73例患者1次治疗成功,5例2次排石成功.肾造瘘管引流通畅,无尿路感染,未出现双 J 管脱落患者,所有患者护理满意度 98.5%.结论 对于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术前的精心准备,术中密切护理配合,术后跟踪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瑛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高达89.6%,对照组患者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高达79.3%,观察组患者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一方面融洽了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配合治疗;同时增强放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爱英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98例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护理经验体会

    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98例住院患儿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指导家属预防感染、加强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等措施提高患儿的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总有效率为98%.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秀芬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企业所属社区居民高血压现状分析与社区卫生保健干预

    目的 为有效开展A企业所属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了解该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现状,提倡科学的饮食生活方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法 对该社区45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档案及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该社区人群文化层次低,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生活方式不科学.结论 开展社区居民高血压的卫生保健指导工作,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作者:杨杰;高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综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控制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高,已经从2002年的6.4%上升至2009年的9.7%,这意味着我国有近9240万的糖尿病患者[1].长期的高血糖将会导致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综合干预治疗包括低血糖指数(GI)膳食饮食指导、糖尿病健康教育、运动治疗和自我监测,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本研究应用综合干预治疗为试验组,单纯运动和常规饮食指导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为对照组,探讨其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效果.

    作者:邱伟;李欣;崔向勇;暴青竹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星形奴卡氏菌引起肺脓肿1例

    1 一般资料患者男38岁,患者缘于十余天前发热、体温高可达39.8℃,并伴有咳嗽、咳痰,黄色絮状浓痰,痰液量每日约50ml.无臭味、无痰中带血.胸闷,呼吸稍费力,无盗汗.于2011年1月17日到当地县医院就医,行胸部正位片检查提示(影像号:DR-01217):肺内炎症,给与抗炎对症治疗后无好转,并咳嗽咳痰逐渐加重,遂1月22日在我市新世纪医院就诊,胸部CT显示左肺下叶有一约5×5cm大小包裹性脓肿,其内有液平,给予抗炎、抗真菌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

    作者:田春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浅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12例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9例刮宫术、5例局部药物治疗、3例子宫切除术,以及1例子宫楔行切除修补术.结论 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应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作者:丁月红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浅谈合理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性损害已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肋,成为社会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英丽;李芙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社区康复在孕妇产后抑郁症恢复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在孕妇产后抑郁症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经过社区康复护理后HAMD值和HAM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抑郁症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红菊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赣南地区药物性肝损害人群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赣南地区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到2012年5月在赣南地区就诊的10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特征和预后.结果 100例患者中女71例,男39例,平均年龄(45.3±10.5)岁.导致肝损害的药物中以抗结核药为主(38.0%),其次为中药(21.0%)、减肥茶(14.0%)、抗微生物药(9.0%)等.临床类型中胆汁淤积型多(50.0%).临床主要表现包括疲乏(74%)、纳差(55%)、黄疸(54%)、恶心(46%)、呕吐(36%)、腹胀(25%).临床治疗组治愈65例,好转24例,无效10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89.0%,死亡率为1.0%.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无特异性,可由多种药物引起,应早期诊断,停用致病药物,保肝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吴雄健;刘洪荣;廖跃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640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与左心室造影评价左心功能的比较研究

    目的 应用640层螺旋CT、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导管法左心室造影定量评价左心功能,探讨640层螺旋CT、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导管法左心室造影对左心功能评价的相关性及640层螺旋CT在冠心病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58例,均行640层螺旋CT、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导管法左心室造影检查.结果 640层螺旋CT、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导管法左心室造影等三种方法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640层螺旋CT、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EDV、ESV、SV相关性高(r值分别为0.853、0.799、0.778).640层螺旋CT、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导管法左心室造影等三种方法检测EF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高(r值分别为0.696、0.677、0.654).结论 640层螺旋CT在左心功能定量评价方面准确、可靠,一次640层CT检查可以同时评估冠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功能.超声心动图也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窦悦;吴东垣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部分急诊患者在急诊科滞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调查急诊观察室患者滞留的原因,探讨管理方法及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急诊科滞留患者的原因,实施相关改进策略.结果 有效提高急诊科急诊救治能力和处置效率.结论 急诊观察室患者病情变化快、流量大、周转快,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管理以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段长民;蔡春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肝素对妊娠中晚孕脐血流异常的临床疗效及使用价值

    目的 分析肝素在治疗妊娠中晚孕脐动脉血流的异常的临床疗效和使用的价值.方法 将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之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44例妊娠28-32周的脐动脉血流异常的孕妇随机的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2例孕妇采取肝素进行治疗,而对照组72例孕妇采取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脐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孕妇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孕妇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肝素对于妊娠中晚的孕脐动脉血流的异常治疗具有效果的临床显著,而且整个治疗的过程比较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韦勇英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舒芬太尼、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镇痛的对比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ASA Ⅱ~Ⅲ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成舒芬太尼(观察组)和芬太尼(对照组),每组各37例.分别记录术后4 h、8 h、l2 h、24 h、48 h各时间段内的疼痛、镇静、恶心、呕吐评分.结果 术后4 h、8 h、l2 h、24 h、48 h各时间段内观察组的疼痛、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镇静效果好,优于芬太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伟峰;李彦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恶性血液病患儿化疗合并外阴肛周感染的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合并外阴肛周感染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化疗合并外阴肛周感染的患儿62例纳入本次研究中,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护理干预组,各31例患儿,其中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外阴肛周的感染情况,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儿的感染情况明显得到控制,有效率为93.5%,常规治疗组患儿的感染控制情况一般,有效率为70.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合并外阴肛周感染的患儿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感染情况,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周烨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46例手部皮肤损伤皮瓣移植修复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手部皮肤损伤皮瓣修复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46例手部皮肤损伤皮瓣修复术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4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好,患者满意.结论 手部皮肤损伤皮瓣修复术,护理重点是加强营养、注意观察皮瓣的血液循环、做好体位及功能锻炼的护理.

    作者:侯玉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