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赣南地区药物性肝损害人群的调查与分析

吴雄健;刘洪荣;廖跃光

关键词:肝损伤, 药物性,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赣南地区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到2012年5月在赣南地区就诊的10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特征和预后.结果 100例患者中女71例,男39例,平均年龄(45.3±10.5)岁.导致肝损害的药物中以抗结核药为主(38.0%),其次为中药(21.0%)、减肥茶(14.0%)、抗微生物药(9.0%)等.临床类型中胆汁淤积型多(50.0%).临床主要表现包括疲乏(74%)、纳差(55%)、黄疸(54%)、恶心(46%)、呕吐(36%)、腹胀(25%).临床治疗组治愈65例,好转24例,无效10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89.0%,死亡率为1.0%.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无特异性,可由多种药物引起,应早期诊断,停用致病药物,保肝治疗,预后较好.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对心脏病患者保健的作用

    社区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其实质是一个干预过程,其终目的 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对心脏病患者保健的作用.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对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综合危重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管理措施,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者1例,发生率为2.04%;对照组发生院内感染者7例,发生率为14.29%.两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合理的护理管理措施对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孙明月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血液透析室应用层流前后的微生物监测结果比较与感染控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室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的微生物监控情况.方法 系统回顾本院血液透析室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前后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透析液进口、出口、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及合格率.结果 血液透析室使用层流前病房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监测的合格率分别为95.14%、94.6%,使用后均为100%,而使用前后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手及透析液进口、出口、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及合格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层流病房能起到清除细菌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还应加强消毒灭菌及感染控制.

    作者:徐培兰;孙桂玉;姚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胎心监护的合理应用

    早期发现和处理胎儿缺氧并避免因缺氧而产生的不良影响是每个产科医生都感兴趣的问题,胎儿心率监护是方便也是有效的方法.高危孕妇应于32~34周开始评估胎儿健康状况,合并严重并发症应于26~28周开始监测.

    作者:金日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范宇宏;张晓冬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排解护士长工作压力的方法探讨

    护理部从护理管理角度分析护士长工作的压力源,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指导护士长工作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关心体贴护士长,增加护士长的工作舒适感,使护士长能够集中精力做好管理工作,有效缓解了护士长的工作压力,调动了护士长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作者:邵聪文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赣南地区药物性肝损害人群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赣南地区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到2012年5月在赣南地区就诊的10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特征和预后.结果 100例患者中女71例,男39例,平均年龄(45.3±10.5)岁.导致肝损害的药物中以抗结核药为主(38.0%),其次为中药(21.0%)、减肥茶(14.0%)、抗微生物药(9.0%)等.临床类型中胆汁淤积型多(50.0%).临床主要表现包括疲乏(74%)、纳差(55%)、黄疸(54%)、恶心(46%)、呕吐(36%)、腹胀(25%).临床治疗组治愈65例,好转24例,无效10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89.0%,死亡率为1.0%.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无特异性,可由多种药物引起,应早期诊断,停用致病药物,保肝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吴雄健;刘洪荣;廖跃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167例老年患者咯血病因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咯血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老年咯血患者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对门诊及住院老年咯血患者进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PPD试验、痰找抗酸杆菌,脱落细胞学,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对出血量进行统计.结果 对167例老年咯血患者的病因及咯血量分析,其中肺癌占首位(34.1%),且以小量咯血为主(80.7%),其次为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分别以中等量及少量为主.结论 老年咯血的原因较复杂,其中以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结核为常见.对于新近出现的间断或持续的难以治愈的痰中带血或小咯血应首先考虑肺癌.

    作者:陆鹏;刘朝朝;王西华;程改存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浅析护士职业素养在现代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基于现代护理模式和医疗体制的改变,现代护理对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因此笔者主要从专业的技能、良好的沟通、周到的服务并兼具人文素养等方面对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指出了这些职业素养在现代护理中的重要性.

    作者:彭春霞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经皮肺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肺脓肿15例

    目的 B超引导下经皮肺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肺脓肿临床应用进行评估.方法 在B超引导定位下用外科麻醉包中的穿刺导管对15例患者进行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15例肺脓肿患者在B超引导定位下全部操作成功,成功率达100%.成功后置管引流,每日冲洗、注入抗菌素.15例患者中,治愈9例,好转5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3%,其并发症低,仅0.07%.结论 该项技术用于治疗肺脓肿安全性和准确性很高,并具有疗效好、安全方便、定位准确、损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对肺脓肿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应军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血糖测定分析前干扰因素的调查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前的饮食情况、情绪状态、用药等情况对血糖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南湖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血糖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调查分析,饮食情况、情绪状态、用药等情况4个方面平均得分分别为(20.75±0.31)、(29.28±0.10)、(16.75±0.58).结论 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前的饮食情况、情绪状态、用药等情况对血糖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王燕燕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股骨头置换术并发急性肺栓塞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护理

    总结了1例右侧股骨颈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并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心跳血压等监测.规范胸外按压呼吸支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早应用溶栓,心肺脑复苏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60天后康复出院.

    作者:刘改云;马秀祯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孕妇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措施与护理技巧分析

    目的 分析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抢救措施与护理技巧.方法 对我科32例孕妇DIC患者进行一般对症治疗、低剂量肝素治疗、去除病因联合合理的预见性护理方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总治愈率为90.63%,死亡3例(妊高症1例、胎盘早剥1例、羊水栓塞1例).结论 对症治疗、低剂量肝素治理、去除病因后,联合预见性护理在治疗孕妇DIC中效果理想.

    作者:万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对儿童肥胖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的研究

    儿童单纯性肥胖会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不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延续到成年期,肥胖是引起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之一[1],大量资料研究证明肥胖儿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机率大大增高,对肥胖儿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课题.

    作者:张小君;李春融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联合用药治疗高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加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龄(≥80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00例中、高危高龄(≥80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1次/d);美托洛尔(12.5 mg,2次/d);氢氯噻嗪(12.5 mg,2次/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2次/d);美托洛尔(12.5 mg,2次/d),氢氯噻嗪(12.5 mg,2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周末)的降压疗效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试验组能显著降低收缩压与脉压,降压疗效试验组为94.0%、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两组心率及生化指标与基线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加小剂量氢氯噻嗪能有效降低中、高危高龄(≥80岁)老年ISH患者的血压;以非洛地平缓释片为基础的降压治疗,在高龄(≥80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降压治疗中其疗效、安全性、依从性均较高.

    作者:钟华玉;范元;梁健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1141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1年来朝阳区VCT门诊咨询检测的1141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接受VCT的人群中,具有男男同性性行为史者480人,占总人数的42.07%,是开展促进VCT工作的主要目标人群;20~34岁年龄组(占总人数的69.59%)是目标人群的主要年龄段;未婚、低文化程度人群是宣传工作的重点人群.结论 在咨询检测过程中对无任何症状者的咨询、检测、关怀和建议不可忽视.

    作者:付昕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高达89.6%,对照组患者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高达79.3%,观察组患者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一方面融洽了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配合治疗;同时增强放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肺原始灶缓解的总有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爱英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提前干预治疗对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评估糖尿病前期患者是否要进行提前给予干预治疗.方法 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24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给予提前干预治疗,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医学营养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性治疗.结果 半年后观察组发展为糖尿病17.5%,显著低于对照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健康63.33%,显著高于对照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观察组平均空腹血糖(7.22±1.3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9.79±2.3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前期应给予提前干预治疗,提前干预治疗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家旭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党务工作在卫生系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与应用

    党务工作的工作范围比较宽,做好党务工作可以激励工作人员积极上进,提高工作效率.医院肩负着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使命,所以拥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医院在适应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其党务工作始终是卫生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贯彻落实党务工作在卫生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使医疗机构更好的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服务.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党务工作在卫生系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来分析党务工作在卫生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赵菁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特殊模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的统计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前来我院就诊的1162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并对检测出的几种特殊模式加以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116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发现,除一些临床常见模式外,也出现了4种特殊模式如:HBsAg与抗-HBs并存、HBeAg单独存在、抗-HBe的单独存在、抗-HBc单独存在.结论 在诊断乙型肝炎和评价乙型肝炎疗效时,应同时观察HBsAg、抗-HBs、抗-HBc、HBV-DNA和肝功能.

    作者:申林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