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大腿上内侧包块,当时无伴发热,无疼痛,无盗汗,无消瘦,无活动受限,无跛行,无二便异常,当时未引起重视,今自觉不适,遂以左侧大腿内收肌包块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脊柱无畸形,无压痛,无叩击痛,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左大腿上内侧可扪及约10 cm×4 cm×3 cm包块,质硬,与内收肌粘连明显,无压痛,无波动感,表面光滑,左侧髋活动未见明显受限,左下肢远端血供、外观、活动可.CT表现:左大腿长收肌略增粗,密度减低,其上端及中下部见多发性斑点、斑片状高密度影.所见层面:左侧大腿其余肌肉以及右大腿肌未见异常征象,双侧股骨骨质未见异常征象.CT提示为左侧长收肌骨化性肌炎.
作者:蔡少雨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79例HBV DNA阳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5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T3、T4、FT3、FT4、TSH.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52周后HBV DNA转阴组血清T3、T4、FT3、FT4水平较治疗前和HBV DNA未转阴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在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作者:叶鹏;史保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疏血通与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舒血宁、复方丹参和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组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和营养脑细胞药物.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治疗为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改善,治疗组出现1例肾功能轻度异常,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均无给予处理,一周后正常,显示良好的安全性.结论 疏血通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瑞斌;徐士平;严丽;郭松翔;吴祖舜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LAVH将成为一种重要术式.
作者:申素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 在基层医院应考虑麻醉及术者操作技术水平,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尤其是有可能行二次开腹手术的患者,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陈润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患者,男72岁,因间断胸闷,气短7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一个月为主症入院,既往有明确的冠心病病史,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入院后查体血压(BP)120/80 mm Hg,呼吸略促,半卧位,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5次/min,心音低钝,律尚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于右肋下可触及5.0 cm质软,边缘钝,表面光滑,双下肢中度指凹性浮肿;心电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胸片示两侧下肺纹理增强, 心界向左侧增大;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临床诊断确立为冠心病、缺血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心功能Ⅳ级,经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入院主症有所缓解,可以平卧,但于入院后第四日,因活动量增加,患者胸闷、气短加重,同时伴有心前区闷痛,周身大汗,测BP 90/60 mm Hg,HR 170次/min,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余体征同前;急检心电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当时给予强心等药物治疗后效果欠佳,无改善,且胸闷气短及心前区闷痛继续加重,测BP 80/50 mm Hg,HR 180次/min,四肢末梢发绀;临时给予多巴胺20 mg加入50%葡萄糖40 ml缓解静脉推注约20 min后,该患胸闷、气短及周身发汗之症状逐渐缓解,且排尿约400 ml,病程中于推注多巴胺过程中,曾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两次,此后测BP为140/80 mm Hg,心率98次/min,心音低钝,律尚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再次复查心电提示窦上性心动过速纠正,心肌缺血有所改善.在随后的治疗中,应用多巴胺20 mg加入5%葡萄糖150 ml中静脉滴注10 d,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未再发生,于入院后半个月临床治愈出院.
作者:董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术前活体供肾血管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46例活体供肾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并与CT肾血管显像及手术对比.结果 46例活体供肾中声像图清晰显示肾动静脉主干44例(95.65%),副肾动脉16例(发生率36.36%),其中副肾门动脉5例,副肾极动脉11例;肾门前分支18例(发生率(40.90%),其中主干肾动脉长径<1.5 cm者3例;肾静脉晚期汇合2例,其中肾静脉主干<1 cm 者2例;左肾静脉胡桃夹现象2例.声像图显示肾动、静脉结果均与CT肾血管显像及手术结果一致.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肾移植术前评价活体供肾血管的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冯冰;吴刚;闫天中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供求关系,以求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方法对2008年至2010年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用血量大增,无偿献血增长较其缓慢,造成血液紧张.结论 扩大献血宣传范围,普及无偿献血知识,使无偿献血深入民心,同时加大临床监管力度,杜绝滥输血液,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作者:吴立炯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神经妥乐平片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按2:1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涂、神经妥乐平片口服,观察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3周后治疗组的疼痛积分下降优于治疗组(P<0.05),第4周治疗组神经痛的后遗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神经妥乐平片可以较好的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
作者:莫仲莲;钟山;黄海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方法 分析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全过程.结果 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平均6 d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全过程护理配合,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手术方式.
作者:韩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的临床应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8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58例气管切开患者56例救治成功,2例死亡.结论 应用舒适护理理论,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是降低患者不适的有效措施.
作者:尹佐荣;尹艳秋;邵红;孔玲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的加重,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人工髋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技术,它能有效的恢复关节的功能,解除髋部的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耐受力,改善患者的预后.现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邹吉锋;赵小菲;王淑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实习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方法 对30名实习护生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名实习护士全部圆满完成并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技术操作,实习护士的护理行为都得到规范化,并认识到护理操作的风险性,也可以预见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同时相应地提升带教护师的应对能力和风险意识,使我院整体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对实习护士实施护理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观察无痛人流术的安全性.探讨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护理策略.结果 150例患者人流手术的顺利进行,中术后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不仅有利于人流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以预防手术及麻醉的并发症.
作者:汪星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通过临床护理,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7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在抗病毒保肝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护理.结果 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病毒性肝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 加强护理使病毒性肝炎患者提高治疗意识,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李荣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多发生于年轻初产妇及妊高征、双胎、男胎的孕妇,是妊娠期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母婴死亡率可达85%[1].初起病时仅有恶心、呕吐、头痛、倦怠等症状,常伴妊高征,1~2周后病情骤然加剧,出现黄疸、肝功能损害、少尿、肾功能衰竭,常发生低血糖、凝血功能障碍等[2].早期诊治可改善其预后,降低母婴死亡率.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03年6月至2010年5月曾收治10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对四种交叉配血方法包括盐水法、木瓜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及凝聚胺法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王灿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脑出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20%~30%,病死率高,脑出血80%位于大脑半球,主要在基底节附近,其次是各脑叶的皮质下白质,其余见于脑干及小脑.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已成型的治疗方案①内科保守治疗(即药物治疗).②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适应证是:大脑半球出血<30 ml,小脑出血<10 ml,脑干出血不能手术者.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半球出血量>30 ml,小脑出血>10 ml,无明显心肺肾疾病,无手术禁忌证者.但临床观察外科开颅手术疗效并不很乐观,术前准备时间长,开颅损伤大,大量脑出血与非手术相比死亡率相对低一些,但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多数呈植物人状态,故现国内大的医院神经外科脑出血多数不做开颅手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头颅CT已明确诊断和定位出血部位,为研究此项技术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现把我科微创治疗的33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东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通过教研室两年来的临床医技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实践,采取课堂表现、见习表现、临床案例分析、平时成绩、上课出勤率、闭卷考试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临床医技学知识的程度进性评价,总结了成效及问题,提出今后的要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总之,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和手段,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作者:余修龄;何小莲;张瑾;梁肖迪;李栩薇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 2009年06月至2011年06月期间,我院实施的200脊柱手术,其中术后并发感染的有3例患者,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查其原因,3例患者都实施切开清创,进行引流术治疗.结果 3例脊柱手术并发感染患者都治愈出院,没有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 为了避免发生术后感染,应该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实行无菌操作,术后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生素治疗,适时进行手术引流.
作者:曹海云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