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宗秋
目的 探讨c-mye和p15基因蛋白在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临床病例特征检测48例GST组织中c-myc和p15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c-mye和p15基因蛋白表达与GST的良恶性以及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c-myc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强度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即c-myc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旱正相关(P<0.05);而p15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c-mye的过度表达和p15抑癌基因的缺失可能对GST的发生发展有协同作用,有利于判断GST的恶性程度和预测其预后.
作者:张宝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386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86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中,非器质性病变47例,占12.18%.良性病变288例,占74.61%.恶性病变51例,占13.21%.患者>60岁,流血距绝经时间>10年,子宫内膜厚度>7 mill,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
作者:丁秀红;胡翠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又称PPH手术,是近年开展的治疗痔疮的新手术.PPH手术改变了传统手术以破坏痔体为目的手术原则,建立了恢复正常肛管解剖,阻断痔体血供的全新理念.我院自2003年7月以来应用PPH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疗效满意,我们对环形混合痔PPH手术治疗的患者早期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娜娜;刘春霞;兰恭晋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军队高干科ICU病房的特点是年龄大,病情长,复杂,病情变化快,据ICU目前的工作特点:控制ICU的护理风险及医疗纠纷规范护理行为,增强防范意识,制定符合军队护理发展的需求.
作者:周彩红;阳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糖尿病不仅是常见病,多发病,而且也是终身性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继心脑血管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随着营养结构的改变,运动量的减少,肥胖人的增多,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大,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的趋势[1].
作者:金京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病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临床易造成诊断延迟和误诊.为了加深认识,现将我科收治的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桂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使用supreme喉罩全身麻醉手术后的成年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发生的并发症,探讨采取相应处理对策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 1年7月1536例全身麻醉患者使用supreme喉罩术后在PACU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发生喉罩移位引起的通气障碍、呛咳、体动、反流、误吸、恶心、呕吐、咽痛、喉痉挛等不良反应采取一些预防或处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PACU顺利拔除喉罩并安返病房.其中55例(3.58%)出现轻微咽痛不适,8例(0.52%)出现呛咳、体动,9例(0.59%)出现喉罩移位引起通气障碍,经及时对症处理好转;无反流、误吸、喉痉挛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使用表面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喉罩,置入喉罩动作轻柔,套囊适当充气,可减少患者的咽痛不适、呛咳等并发症;经喉罩胃液引流管及时吸引胃液和气体,可有效防范反流、误吸,更好地保护气道.转运患者过程中,保持喉罩的稳定性极为重要,以防止喉罩移位致通气障碍.
作者:孙彩虹;冯宇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其常见临床症状为回缩性涕血、单侧性耳鸣、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不明原因的颈淋巴结肿大、面部麻木、复视头痛等.目前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先治疗手段,它可因杀死肿瘤细胞,但正常组织或相邻器官也不可避免受到侵犯,因而产生放疗不良反应.急性皮肤反应是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皮肤损伤与射线剂量呈正相关[1];李素艳等[2]研究显示皮肤受照射5 Gy就可形成红斑,20 Gy~40 Gy可形成上皮脱落及皮肤溃疡.
作者:陈敏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使用引线型硅胶管治疗泪小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12月我院眼科门诊治疗泪小管阻塞患者101例,观察疗效,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一年.结果 101例患者均成功置人引线型硅胶管,术后随访,已有63例拔管,冲洗不通畅流泪的有7例,1例因硅胶管异物反应严重,植入1个月后拔管,冲洗通畅.结论 引线型硅胶管治疗泪小管阻塞,具有损伤小,易操作,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
作者:唐耀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胆汁淤积与母乳性黄疸的关系,并探讨茵枝黄对迟发型母乳性觜疸的疗效.方法 ①以50例诊断为迟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正常对照组加例,抽取静脉血测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血清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②将50例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24例继续母乳喂养蓝光治疗(A组),26例茵枝黄加继续母乳喂养蓝光治疗(B组),并评价其疗效.结果.①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的TBA、GGT、ALP较正常对照纽明显升高(P<0.05).②B组在血清间接胆红素下降程度及住院天数方面与A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病机制除了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及数量增高外,还存在胆汁淤积.②借鉴该实验室依据使用茵枝黄治疗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可以减轻黄疸程度,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肖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瘢痕疙瘩是皮肤受到创伤后增生过长形成的皮肤增厚,多见于青年,好发于皮肤紧张度高的部位,手术、创伤、烫伤、烧伤感染及注射为其诱发因素.目前治疗的方法有超短波治疗、冷冻治疗、压迫治疗等物理疗法;有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但均有其局限性.我们从1997年12月至2010年12月用敷贴器放射治疗218例,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夕文;王艳萍;秦涛;杨美;张淑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制备复合水凝胶并初步考察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用高碘酸钠对透明质酸进行改性,与中性的胶原反应,37℃下形成水凝胶.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测透明质酸含量并用TNBS法测胶原与氧化透明质酸的交联度.软骨细胞包埋于水凝胶中培养并观察其生长状态.结果 氧化透明质酸被有效固定于水凝胶中,胶原的氨基与氧化透明质酸的醛基反应形成西夫碱结构,二者交联度随氧化透明质酸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软骨细胞在水凝胶中均匀分布且活性良好,透明质酸的添加对细胞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 胶原/氧化透明质酸复合水凝胶仿生支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岩晓丽;冯玉杰;卢伟;樊渝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变化并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在控制心绞痛发作起效时间短,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方面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起效时间较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8例.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大年龄82岁,小年龄51岁.昏迷16例,失语8例,肢体偏瘫16例,生活能自理15例,需照顾6例,植物人2例,死亡5例.
作者:姚敏;田淑华;陈忱;李志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对减轻食管癌放射治疗中各种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行食管癌放射治疗术的患者放射治疗术患者76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各38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放射治疗患者比较2组患者放射治疗术后各种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整体护理组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9%,比常规组的15.8%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整体护理措施明显减轻食管癌放射治疗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汪玉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开展的电视镜下肺大泡切除术31例,即术前积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认真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3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2 d,术后12~48 h拔除胸腔引流管,无肺泡漏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促使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行人性化整体护理干预,就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是患者和需求和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加快了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韩春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测在垂体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12例垂体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手术前后血清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甲状腺功能(T3、T4)、促甲状腺素(TSH)、血皮质醇(F)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情况.结果 垂体PRL和GH瘤患者术后的PRL和GH值低于术前(P<0.05),尤其是全切组(P<0.01);11例术前垂体功能低下患者,术后T3低于术前的正常值.结论 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垂体腺瘤患者术前高激素水平状态,垂体激素水平的动态监测町作为评估肿瘤手术切除程度重要指标,对垂体瘤的综合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胡晓丽;秦贵军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及根据不同疾病分型进行护理,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复发,提高治愈率.结论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不同类型患儿进行心理、皮肤、饮食和关节等全方位的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复发.
作者:陈淑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解偶联蛋白2(UCP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观察罗格列酮对实验性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低剂量及高剂量治疗组.BT-PCR检测肝脏组织PPARγ及UCF2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造模时间延长,高脂饮食使大鼠肝脏组织中PPARγmRNA、UCP2 mRNA表达逐渐增强(P<0.05);罗格列酮治疗能够下调两者的表达(P<0.05).结论 高脂饮食可使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PPARγ及UCP2表达增强.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肝脏组织中PPARγ及其下游靶基因UCP2的表达来实现.
作者:林海凤;陈智伟;林志辉 刊期: 2011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