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虹;冯宇峰
目的 总结人工流产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其诊治.方法 对我院就诊104例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04例人工流产继发不孕症原因主要为输卵管梗阻,占47.1%;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粘连,分别占26.0%和22.1%.不孕症发生率与人流次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严格无菌观念,加强卫生宣教,可减少人工流产继发性不孕的发生.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为输卵管梗阻、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粘连等因素.严格掌握人工流产适应证和禁忌证,强化无菌操作观念,减少手术创伤,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加强婚前性知识及避孕为主的宣传教育,可减少人工流产术后不孕症的发病率.
作者:赵丽春 刊期: 2011年第29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与深化,术前访视已是手术护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可使患者以佳状态迎接手术,在围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我院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术前访视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黎灵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近年来,胰十二指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胰十二指肠肿瘤唯一有效方法.患者全身情况差、手术范围大、并发症多、危险性大.为此,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极为重要.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共根治胰十二指肠肿瘤54例,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的治疗和细致观察、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连笑菊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5月至加10年10月在广州市妇婴医院确诊为异位妊娠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喋呤(MTX),对照组:11例,单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成功率、治疗前、后血β-HCG下降值及两种手术的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愈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的输卵管通水情况及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能更快、更有效地抑制滋养细胞增长,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杨红梅;朱艳红;黄小帆;陈绮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初步探讨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儿童1型糖尿病(T1DM)关系,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空腹C-肽与血清维生素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2例T1DM患儿为T1DM组,2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用微量荧光方法 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激光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32例T1DM患儿血清C-肽、HbAlc.结果 T1DM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1DM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空腹血清C-肽水平呈正相关(r:0.356,P<0.05),与HbAlc呈负相关(r=-0.394,P<0.05).结论 T1DM患儿体内存在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水平低下可能与T1DM的发生有关.
作者:陈永兴;卫海燕;李春枝;王凌飞;罗淑颖;王会贞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及制订将高血压人群、高危人群及正常人群统一纳入规范管理的社区高血压全人群策略的综合防治模式,通过比较管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从而达到有效的针对全人群的预防与控制高血压病.方法 对我社区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100例,同期抽取无高血压健康人群及高危人群各100例,按照社区高血压防治方案对各组开展随访、干预、评估等防治工作,从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 分析比较社区高血压全人群策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等方面的作用.结果 社区高血压全人群策略干预后,各组知晓率均有提高,高血压患者组治疗率及控制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全人群策略干预和纠正人们行为及生活方式以及降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依从性等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作用显著.
作者:郭秀霞;牟宗云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中医中药对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中药口服及外用中药膏剂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将68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不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在有效率上的差别.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能有效消除局部症状,改善整体状况,加速愈合,并能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潘宗秋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ABI)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检测220例2型糖尿病的ABI,根据ABI分为PAD组和非PAD组,分别检测李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PAD组与非PAD组比较,FPG、HbA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PG、TC、TG、LDL.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糖、血脂紊乱加剧PAD的发生发展,ABI检测是临床方便、无创的诊断PAD的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开展ABI检测.
作者:徐定波;涂萍;吴和平;司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又称PPH手术,是近年开展的治疗痔疮的新手术.PPH手术改变了传统手术以破坏痔体为目的手术原则,建立了恢复正常肛管解剖,阻断痔体血供的全新理念.我院自2003年7月以来应用PPH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疗效满意,我们对环形混合痔PPH手术治疗的患者早期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娜娜;刘春霞;兰恭晋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对减轻食管癌放射治疗中各种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行食管癌放射治疗术的患者放射治疗术患者76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各38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放射治疗患者比较2组患者放射治疗术后各种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整体护理组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9%,比常规组的15.8%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整体护理措施明显减轻食管癌放射治疗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汪玉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瘢痕疙瘩是皮肤受到创伤后增生过长形成的皮肤增厚,多见于青年,好发于皮肤紧张度高的部位,手术、创伤、烫伤、烧伤感染及注射为其诱发因素.目前治疗的方法有超短波治疗、冷冻治疗、压迫治疗等物理疗法;有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但均有其局限性.我们从1997年12月至2010年12月用敷贴器放射治疗218例,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夕文;王艳萍;秦涛;杨美;张淑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丹参多酚酸盐是从单味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以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的丹参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具有活血、化瘀、通脉作用和良好的临床耐受性,与传统中药丹参相比,具有有效成分明确、质量容易监控、毒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复习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董衍军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开展的电视镜下肺大泡切除术31例,即术前积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认真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3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2 d,术后12~48 h拔除胸腔引流管,无肺泡漏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促使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讨论部分不典型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免误诊、误治延误病情,发生率虽不高,但其对预后影响较大应予重视.方法 对本院近十年临床遇见6例脊柱肿瘤误诊为脊柱结核的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脊柱肿瘤与肺结核并发,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并发的情况都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并且典型病例不难鉴别,而某些不典型病例则易致误诊而延误治疗.结论 只要注意相似症状、体征、影像的区别,有利于减少误诊.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X线改变多有不同,结核常有死骨、骨痂形成,肿瘤累及椎体反角及椎弓根较多,结核脓肿影多呈梭形,超过二个或二个以上椎体,而肿瘤软组织影多呈半球形,很少超过二个椎体.抗结核及支持疗法疗效观察可为确诊提供帮助,小儿结核菌素试验也有鉴别意义.不典型病例行CT、MRI、核素扫描、PET-CT穿刺活检等检查能够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于景来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胆汁淤积与母乳性黄疸的关系,并探讨茵枝黄对迟发型母乳性觜疸的疗效.方法 ①以50例诊断为迟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正常对照组加例,抽取静脉血测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血清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②将50例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24例继续母乳喂养蓝光治疗(A组),26例茵枝黄加继续母乳喂养蓝光治疗(B组),并评价其疗效.结果.①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的TBA、GGT、ALP较正常对照纽明显升高(P<0.05).②B组在血清间接胆红素下降程度及住院天数方面与A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病机制除了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及数量增高外,还存在胆汁淤积.②借鉴该实验室依据使用茵枝黄治疗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可以减轻黄疸程度,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肖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使用supreme喉罩全身麻醉手术后的成年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发生的并发症,探讨采取相应处理对策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 1年7月1536例全身麻醉患者使用supreme喉罩术后在PACU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发生喉罩移位引起的通气障碍、呛咳、体动、反流、误吸、恶心、呕吐、咽痛、喉痉挛等不良反应采取一些预防或处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PACU顺利拔除喉罩并安返病房.其中55例(3.58%)出现轻微咽痛不适,8例(0.52%)出现呛咳、体动,9例(0.59%)出现喉罩移位引起通气障碍,经及时对症处理好转;无反流、误吸、喉痉挛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使用表面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喉罩,置入喉罩动作轻柔,套囊适当充气,可减少患者的咽痛不适、呛咳等并发症;经喉罩胃液引流管及时吸引胃液和气体,可有效防范反流、误吸,更好地保护气道.转运患者过程中,保持喉罩的稳定性极为重要,以防止喉罩移位致通气障碍.
作者:孙彩虹;冯宇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测结果 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同一个患者血清,分装在两个生化管.其中一管用木棍搅动一下使其溶血.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里ALT、AST、LDH、K+、Ca2+、BUN、CR、TG、GLU、共九项临床生化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溶血对ALT、AST、LDH、K+测定结果 影响较大,对BUN、CR、TG、GLU、Ca2+影响结果 较小.结论 溶血影响检验结果,如果发现溶血标本要重抽.
作者:魏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心源性猝死病因并进行分析.方法 2004年6月至2011年7月诊治的61例心源性猝死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因调查、体检、影像学检查、动态心电图以及尸体解剖等,进行发生原因的判断.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占总例数78.69%,心室肥厚(LVEF减少)占总例数67.21%,急性心力衰竭占总例数57.37%.结论 心源性猝死病因复杂,应详细了解病史资料,密切观察病情,重在预防.
作者:陈元友;王清兵;陈结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与自身髂骨在腰椎结核椎间植骨的优缺点比较.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因腰椎结核行病清椎问植骨后路固定56例.其中随机抽取植同种异体骨28例,自身髂骨28例.取自身髂骨组平均年龄40岁,同种异体骨组平均年龄44岁.同种异体骨为冷冻干燥辐射灭菌骨.上述患者均为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均16个月随访.结果 本组56例患者4个月均骨性融合.并对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植骨愈合时间,取骨后术区疼痛,卧床时间等并发症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同种异体骨及自身髂骨以Bride分级评价植骨愈合标准,均能I期愈合.同种异体骨对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有效避免取髂骨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整体优于自身髂骨.结论 植同种异体骨对于重建脊柱稳定性、保护神经、减少取髂骨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作者:刘学来;彭喜林;王福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变化并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在控制心绞痛发作起效时间短,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方面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起效时间较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辉 刊期: 2011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