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征兵体检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调查及变化趋势分析

张桂荣;郭秀荣

关键词: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阳性率, 变化趋势
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15年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对本地区自1996年至2010年历年征兵体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6年至2010年征兵体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1996年高,为10.4%,2010年低,为4.1%.结论 本地区征兵体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15年来呈明显下降趋势.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方牵引与导弓矫治器在儿童上颌发育不足矫治中的联合应用

    目的 总结不间断施力矫治儿童上颌发育不足的矫治器应用.方法 选择病例16例,居家前方牵引与全天导弓矫治器联合应用,保持近24 h持续矫形力,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前牙建立正常覆关系,上颌发育不足改善明显,矫治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前方牵引与导弓矫治器联合应用,全天持续给予矫形力,有效缩短矫治时间,矫治效果明显,居家佩戴前方牵引方式易接受.

    作者:祁德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都匀市阳和水族乡972例农村水族妇女妇科疾病普查分析

    妇科疾病普查是筛查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措施,并且可以及时控制某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是保障妇女健康,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我中心于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对河阳水族乡开展普查、普治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学丽;芦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占位病变,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近年来,随着CT,MRI等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发展,采用不同的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报告越来越多.切实做好脑出血的护理有效的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宁宁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哮喘伴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哮喘与鼻炎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和鼻喷剂,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1、3、6个月复诊,询问治疗后患者自上次随访以来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无症状天数,PEF,并检查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变应性鼻炎急性发作次数及无症状天数.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无症状天数,PEF,鼻炎急性发作次数,无症状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6月份治疗组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可改善哮喘症状,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可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病状,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改善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上、下呼吸道疾病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生产过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 以孕期定期产前检查并接受产前健康教育的117例孕妇为观察组,以同期仅进行常规产前检查而未参加产前健康教育的102例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第2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

    作者:姚丽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我们在重视治疗技术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护理技术是否得当、合理,而功能锻炼正是为重要的一部分.自2003~2009年,我科共收集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共计277例,配合治疗及时进行了正确、科学的功能锻炼护理和指导,总结出了一套护理方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庆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婴幼儿在康复科发生惊厥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康复科患儿惊厥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36例患儿惊厥的护理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在婴幼儿无热惊厥中,缺氧缺血性脑病占第一位.总结正确的判断,良好的护理对疾病的转归很关键,早期干预可降低癫痫的发病率.

    作者:唐富春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基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

    目的 倡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建立建全抗菌药物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进行培训,制定本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制度.结果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使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对抗菌药物滥用的科室与个人的奖惩与经济挂钩.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安郁菊;薛秀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鼻骨骨折影像学检查比较

    目的 通过对鼻骨侧位片、鼻骨横轴位或冠状位CT扫描对鼻骨骨折诊断比较,选择合理的鼻部外伤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 通过对18例鼻骨骨折患者X线片和轴位或冠位CT扫描比较.结果 18例患者中,X线检查鼻骨骨折10例,未发现骨折8例,CT检查均为阳性,其中轴位扫描12例,冠位扫描6例,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4例,冠状位清晰显示;鼻骨骨折合并鼻泪管骨折及鼻骨间缝分离2例,于轴位扫描显示清.结论 普通X线检查鼻骨只能作为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止误诊漏诊,对临床复合型鼻部外伤患者行轴位CT扫描,对怀疑鼻骨骨折并上颌骨额突骨折应选冠状位CT检查.

    作者:张艾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ongenital dysplasia of the hip,CDH)是指髋关节发育异常,髋臼与股骨头失去正常的解剖关系,导致小儿出生后骸臼不能对股骨头正常覆盖所导致的一种疾病,通常包括髓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半脱位和股骨头脱位.在近年的文献中己被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所取代.自Charnley和Fea-gin在1973年推荐对不全脱位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患者可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以来,现在即使是对严重的DDH患者行THA也已成为可能.但随着Crowe分级的增加,手术难度加大,术后Hairis评分降低[1].

    作者:吴兆君;吕刚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抗磷脂综合征致大面积肺栓塞护理

    报道1例抗磷脂综合征致大面积肺栓塞护理体会: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累及多系统伴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动静脉血栓形成,抗磷脂抗体阳性为主要特征,该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积极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康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子宫补丁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子宫补丁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例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时,给予补丁缝合术后的止血效果、术后身体恢复情况.结果 8例患者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时给予子宫补丁缝合术,止血得到控制,均保留子宫,术后恢复好.结论 子宫补丁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时应用简单、安全、有效,特别适合于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等因素引起的出血病例.

    作者:赵伏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颈椎旋转手法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粥样斑块的影响

    目的 观测旋转手法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粥样斑块的影响,为颈椎旋转手法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32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证实为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患者,观察颈椎旋转手法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粥样斑块大小的影响.结果 旋转手法作用下,脑动脉的大流速Vmax明显增大,血流阻力指标PI和RI明减小(P<0.05).手法前后粥样斑块的大小分别为2.1 mm×1.2mm和2.2mm×1.3mm(P>0.05).结论 颈椎旋转手法能显著地影响中老年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但不会引起动脉粥样斑块的脱落.

    作者:林苏琼;俞乐;张峰;林勇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35例宫颈癌介入治疗前后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传统治疗以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为主.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术前或不能手术的患者经髂动脉、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马存凯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1例肌肉注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过敏患者的护理

    对1例肌肉注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过敏的患者,通过抗过敏治疗及外敷磺胺嘧啶银,病程3周而治愈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出院指导等.无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曙艳;韩霞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山东省即墨市自然人口乙型肝炎发病情况的调查

    目的 了解山东省即墨市自然人口的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为拟定正确的乙肝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自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我市医院住院784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了解了乙型肝炎发病率在性别、年龄、职业等方而的构成比、认识了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结论 本研究为我们明确今后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重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海丰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肺结核患者的出院指导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出院指导方法.方法 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从心理、饮食、生活护理、用药等方面给予指导.结果 对我院2009年35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正确的出院指导,一年后随访结果32例未复发,占91.43%.结论 正确有效的出院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

    作者:赵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血浆胱抑素C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测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胱抑素C(CyctaLin C)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5例肾病综合征,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浆胱抑素C,其中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肾移植好转后再次测定,另外测定了15例血浆肌酐(Cr)含量正常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胱抑素C含量.并以20例体检正常者作对照.结果 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浆胱抑素C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5例慢性肾衰患者肾移植好转后胱抑素C明显下降(P0.05).结论 胱抑素C有助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估,血浆胱抑素C是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损害程度判断和疗效观察有价值的检测指标.

    作者:崔凡;邵晓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更昔洛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近4年治疗的巨细胞病毒性肝炎4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予以更昔洛韦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8.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189例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疗效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性质各类型儿童弱视的治疗及效果.方法 对189例(265眼)弱视患儿分别按程度、年龄、弱视类型等分类并采用矫正屈光不正、传统遮盖法,精细目力训练、视觉刺激训练、同视机、弱视治疗协同器等综合弱视治疗.结论 弱视程度越轻,年龄越小,患儿及家长越配合,治愈率越高.故弱视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金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