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儿与综合性脑康复治疗应用研究

林扬熹;卢剑声;黄德恩;李锦雁

关键词:早产儿, 综合性脑康复治疗, 智力发育, 体格发育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脑康复治疗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4例早产儿采取综合性腩康复治疗设为干预组,与同期未接受治疗的早产患儿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24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24月龄时的智力发育指数比较,干预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干预脑康复治疗有利于提升早产儿的智力及体格发育.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症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如何预防避免等.方法 对24例≥60岁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 24例患者低血糖常见原因有老年、降糖药物不合理应用、生活不规律、病程及低血糖的应激能力、夜间发生、药物种类及使用不当等.临床上多表现为典型低血糖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乏力、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临床表现,也可以表现为脑部症状,甚至无任何症状,很容易引起误诊及漏诊.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症且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临床医生应根据该类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特点,注意观察及时调整用药和治疗,以防可能引起的不可逆性损害.

    作者:谢立兵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人性化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治愈率、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上消化出血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

    作者:张希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在职护士继续教育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为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指护士学校毕业从事一段工作以后,又重新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是再提高的必经之路[1].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继续教育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教育领域,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对于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父母认知状况与小儿泌尿系结石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父母认知状况与小儿泌尿系结石发病的关系,为实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喀什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维吾尔族小儿泌尿系结石患者及115例按照民族、性别、年龄和居住地进行配比的非结石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进行对比,并对其填写的小儿泌尿系结石发病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的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父母的小儿泌尿系结石发病相关知识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及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与小儿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有重要联系,健康教育应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内容.

    作者:何海艳;刘勇;林素兰;王梅新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6例救治分析

    目的 总结3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3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能使血糖平稳下降,36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消除诱因,使用小剂量胰岛素和足量补液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良兵;武建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R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分子变化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下调的机制.方法 ①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A、PRB蛋白的表达.②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经5-杂氮脱氧胞苷(ADC)处理前后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系中PRA、PRB的甲基化状态.③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DC处理Hec-1-B细胞系前后PRA、PRB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PRA蛋白在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B蛋白在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无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A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B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肌层浸润无关.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以及Hec-1-B细胞系中,存在PR基因异常甲基化,ADC 可通过去甲基化作用使PRB恢复表达,可能提高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内分泌治疗效果.

    作者:田海侠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肺结核患者的出院指导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出院指导方法.方法 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从心理、饮食、生活护理、用药等方面给予指导.结果 对我院2009年35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正确的出院指导,一年后随访结果32例未复发,占91.43%.结论 正确有效的出院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

    作者:赵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支撑喉镜联合0°鼻内镜声带息肉切除术100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联合0°鼻内镜声带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切除术中运用鼻内镜影像系统,对用此方法手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中97例治愈(97.0%),3例有效(3.0%),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平均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支撑喉镜联合0°鼻内镜手术视野更清楚、手术更精确、病变易彻底清除、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苗军魁;王爱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都匀市阳和水族乡972例农村水族妇女妇科疾病普查分析

    妇科疾病普查是筛查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措施,并且可以及时控制某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是保障妇女健康,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我中心于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对河阳水族乡开展普查、普治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学丽;芦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就康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结果 100例脑卒中患者,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并针对康复期间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同时加强家属和社会的关爱,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没有出现明显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脑卒重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郭静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提上睑肌缩短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术中要点分析

    目的 分析提上睑肌缩短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术中要点并观察疗效.方法 术前明确诊断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施行提上睑肌缩短术,观察眼睑位置、弧度及并发症.结果 14例16眼患者,有12例14眼矫正良好,2例2眼矫正不足,经二次手术后矫正满意.结论 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满意,可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林学俊;朱兴平;何玲;宋红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基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

    目的 倡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建立建全抗菌药物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进行培训,制定本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制度.结果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使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对抗菌药物滥用的科室与个人的奖惩与经济挂钩.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安郁菊;薛秀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用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110例:复方甘草酸苷60 ml和丹参20 ml分别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甘草酸二铵30 ml和门冬氨酸钾镁20 ml分别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草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TBil)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可明显改变慢性乙肝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损害,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联合.

    作者:翟爱荣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胃管注入法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治疗特点,探讨采用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法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所收治的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患者共15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治疗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辅以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治疗,具体为采取胃管注入奥美拉唑,剂量为0.6 mg/kg,1次/d,连续使用5 d.维持治疗持续到胃回抽物不再有咖啡样液体后,再行治疗1 d.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6.8%,对照组7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治疗对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较明显,与常规治疗法相比,更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林雪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鼻骨骨折影像学检查比较

    目的 通过对鼻骨侧位片、鼻骨横轴位或冠状位CT扫描对鼻骨骨折诊断比较,选择合理的鼻部外伤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 通过对18例鼻骨骨折患者X线片和轴位或冠位CT扫描比较.结果 18例患者中,X线检查鼻骨骨折10例,未发现骨折8例,CT检查均为阳性,其中轴位扫描12例,冠位扫描6例,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4例,冠状位清晰显示;鼻骨骨折合并鼻泪管骨折及鼻骨间缝分离2例,于轴位扫描显示清.结论 普通X线检查鼻骨只能作为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止误诊漏诊,对临床复合型鼻部外伤患者行轴位CT扫描,对怀疑鼻骨骨折并上颌骨额突骨折应选冠状位CT检查.

    作者:张艾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跟骨骨折40例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跟骨骨折患者37例,共41足.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实施随访,随访时间为9-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6±4.2)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足部功能进行评定,其中优23足,良17足,可1足,优良率为97.5%.术后1例患者出现足背侧感觉消失,给予神经营养类药物后,术后6个月感觉逐渐恢复.术后无切口感染病例.结论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能够在术中恢复距下关节面和跟骨外形,有利于恢复足部功能,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依里克·塔里木;纳贝·加依吐尕尼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PTEN、CyclinD1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PTEN、CyclinD1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45例宫颈鳞癌患者及45例健康体检患者,分别检测PTEN和CyclinD1蛋白,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我院45例宫颈鳞癌患者PTEN阳性13例占28.9%、阴性32例占71.1%,45例健康体检患者PTEN阳性43例占95.6%、阴性2例占4.4%;45例宫颈鳞癌患者CyclinD1阳性29例占64.4%、阴性16例占35.6%,45例健康体检患者CyclinD1阳性0例、阴性45例占100%.在宫颈鳞癌组织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低分化期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期.与临床分期也有关,临床Ⅲ期表达率明显高于I期~Ⅱ期.PTEN的阳性表达率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下降,低分化期阳性率明显低于高中分化期,随临床期别的增高而降低,临床Ⅲ期表达率明显低于I期~Ⅱ期.结论 PTEN和CyclinD1蛋白可作为临床诊断宫颈鳞癌的发展,早期诊断和科学评价肿瘤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的生物学观察指标.

    作者:郭艳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瓜蒌皮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氧化损伤及瓜蒌皮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瓜蒌皮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瓜蒌皮注射液).每组15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各组腹腔注射给药,每组大鼠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观察每组大鼠神经功能改变情况,测定每组大鼠脑组织中SOD活力、NO含量和MDA含量.结果 瓜蒌皮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比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瓜蒌皮注射液低、中、高剂母组的脑组织SOD活力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瓜蒌皮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脑匀浆NO含量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瓜蒌皮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脑匀浆MDA含量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瓜蒌皮注射能够显著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氧化损害,可能与提高SOD活力及降低MDA、NO有关.

    作者:张国良;曲震理;丁可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我们自2008年~20011年对7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4例患者均经脑CT或MR检查确诊,符合我国现行的脑血管断标准[1].患者均在发病一周内人院,按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康复组76例,对照组88例,其中康复组脑梗死47例,占61.8%,脑出血29例,占38.2%;对照组脑梗死53例,占60.2%,脑出血35例,占39.8%.两组年龄均在56~70岁之间,性别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胡滨;吕玉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进行外科手术患者178例普外手术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94例,心理护理组84例,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病例依据焦虑自评量表进行人院时、手术日、术后3 d评定,两组人院时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日、术后3 d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金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