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姚凯;瞿章;房淑彬
目的 总结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方法在部分刺激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113例癌症化疗患者使用PICC 155例次,应用6种(5-Fu、长春新碱、表阿霉素、长春瑞滨、多西紫杉醇、紫杉醇)刺激性化疗药物,统计其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率.结果 155例次PICC发生静脉炎14例,发生率 9.03%;药物外渗3例,发生率1.94%.结论 PICC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应作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首选穿刺方法.
作者:李亚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麻醉护理在麻醉学领域已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世界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麻醉护理工作.我国麻醉学界一些著名专家也多次呼吁培养麻醉专业护理,现在我国已逐步开展了这项工作.本院1999年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麻醉科设立了护理岗位,从此麻醉科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工作业绩取得骄人成效.
作者:宋敏;刘莹;丛丽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分型情况,为丙型肝炎病毒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根据丙型肝炎病毒RNA全序列,在5'-NCR区设计引物,通过套式PCR扩增,特异性产物测序分型.结果 检测HCV感染样本75例,共检出4种基因型,分别为1a,lb,2a和3a型,其中1a占2.7%,1b占54.6%,2a占32%,3a型占10.7%.结论 沈阳地区HCV基因型主要为1b型,其次为2a型,与中国其它地区HCV基因型分布比较一致.
作者:白尚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气管注入固儿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将90例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注射沐舒坦,治疗组气管注入固儿苏.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或放弃治疗5例,治疗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采用气管注入固儿苏治疗RDS疗效肯定,能显著降低上呼吸机人数及病死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但要掌握好用药的时机及剂量.
作者:林日亮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过敏性紫癜(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春秋季节发病较多.由于本病首发症不一,且易复发,因此,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极为重要.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了41例HSP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鄂丽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妇科阴道流血疾病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48例不规则阴道流血就诊的妇科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548例妇科阴道流血患者超声检查诊断的疾病有14例,诊断准确率为84.7%~100%.结论 超声检查能对大部分妇科阴道流血病症作出相应诊断,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在妇科阴道流血疾病的诊断上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小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侧叶全切术治疗孤立甲状腺结节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9例孤立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侧叶全切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141例为甲状腺良性病变,28例为甲状腺癌.术后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169例患者均存活,无癌复发.结论 甲状腺侧叶全切术是治疗孤立甲状腺结节的安全和有效的术式.
作者:蓝伟桐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经B超诊断羊水偏少孕足月妇女阴道试产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产前和产时胎心监护,分析比较172例B超诊断羊水偏少者(研究组)和同期180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妇女(对照组)阴道试产的分娩结局.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1);两组顺产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重度新生儿窒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可行的.
作者:何燕行;梁小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8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检查并诊断,全部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结果甲状腺呈不规则,非对称性肿大,轮廓不平,甲状腺内部结构不均匀,呈散在性结节回声.结节以多发为主,结节边缘欠清晰,无包膜,无声晕,结节内部呈不均质的中低回声.结节周边呈粗大、迂曲的绕行血流信号,内部血流分布无明显特异性.结论 高频超声由于其对甲状腺的高分辨率、高敏感性,可于病变早期即可发现异常,不失为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一项重要的方法.
作者:麻科;吴新如;吉鹏;吴秀琴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33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中,夜间死亡人数与总死亡人数之比为6:9,占死亡人数的66.7%.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慢性肺心病的认识,提高医嘱的依从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柳春叶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12例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第1天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在营养支持前后测定体重、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浆蛋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排气时间.结果 12例病例在研究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无变化.营养指标与术前持平,且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
作者:郭贺丰;杨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晚期胰腺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单管或多管动脉插管为25例晚期不能切除胰腺癌患者进行区域性灌注化疗.结果 2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减轻,黄疸消退,体质量上升.术前需要镇痛治疗10例,其中9例停用镇痛药,1例减量,随访23例,平均生存期16个月.结论 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为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他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延缓肿瘤生长速度,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李大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in-Barre syndrome 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1].
作者:刘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术后康复训练及护理,增加髋关节活动度,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关节功能.方法 通过对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护理.结果 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患肢的康复非常重要,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伟华;李宁川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 回顾3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均未出现出血或再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有重要的影响,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作者:陈舜卿;王玉心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锌元素与佝偻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222例佝偻病患儿检测血锌含量,并与同龄正常儿童对照.结果 患儿组血锌含量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结论 佝偻病患儿体内缺锌干扰了正常骨组织代谢,在佝偻病的防治中加用适量锌剂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毅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120例,按其中Ⅰ~Ⅲ型66例采取关节镜监视下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Ⅳ~Ⅵ型5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120例随访1~2年,采用马元璋标准评定优良率86%.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宜手术治疗,可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王昕;孙宇峰;赵刚;张凌;马艳荣;马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估非营养性吸吮(NNS)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对早期预防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喂养不耐受早产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保温、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鼻胃管喂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红霉素3~5 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滴注,同时在每次喂养前15 min给予吸吮未开孔橡皮奶头10 min,对吸吮力欠佳者用橡皮奶头缓慢、轻轻地来回刺激口腔,或用手指轻轻刺激口角、口唇,诱发吸吮反射出现.两组疗程均为5~7 d.结果 治疗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程、奶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体质量增长相近(P>0.05).治组患儿用药前后肝功能无变化.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结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能提高肠道喂养的成功率,避免完全静脉营养的弊端,安全、实用.
作者:邓慧延;杨峻;廖伟强;陈燕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粉口服.6周后比较临床症状、内镜及组织学疗效.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76.6%和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内镜下炎症程度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织学炎症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丹参联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邓健敏;韩宇斌;陈建林;陈锦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肺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护理对策.方法 对5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放疗50~60 Gy,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两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及Dmean和放射性肺炎相关.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发热护理、用药护理等.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及化疗和放射性肺炎相关,P值分别为0.013和0.009,多因素分析仅显示V5和放射性肺炎相关.经整体护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症状,80%患者顺利地完成了放疗计划.结论 加强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放射性肺炎,使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
作者:卢惠珍;李而周;吴小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