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一
目的 通过术后康复训练及护理,增加髋关节活动度,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关节功能.方法 通过对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护理.结果 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患肢的康复非常重要,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伟华;李宁川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儿童营养状况是反映健康水平的生要指标,为了解县级城市与乡镇中小学生营养现状,探讨影响因素,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市在2007年对全市城区内的4所小学和4所中学的在校学生进行了营养现状调查.
作者:鲍洪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8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检查并诊断,全部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结果甲状腺呈不规则,非对称性肿大,轮廓不平,甲状腺内部结构不均匀,呈散在性结节回声.结节以多发为主,结节边缘欠清晰,无包膜,无声晕,结节内部呈不均质的中低回声.结节周边呈粗大、迂曲的绕行血流信号,内部血流分布无明显特异性.结论 高频超声由于其对甲状腺的高分辨率、高敏感性,可于病变早期即可发现异常,不失为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一项重要的方法.
作者:麻科;吴新如;吉鹏;吴秀琴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粉口服.6周后比较临床症状、内镜及组织学疗效.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76.6%和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内镜下炎症程度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织学炎症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丹参联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邓健敏;韩宇斌;陈建林;陈锦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本文主要阐述了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分离或合并胸骨骨折所引起的后果及并发症,以及本院使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的优点.
作者:李江鸿;赵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进几年来,随着疾病分类的演变历史,反映出人们的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在深化.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多因素对发病的重要性.在对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做回顾性调查发现,在其发病前有较高的行为应激发生率,尤其是手术患者,往往产生恐惧心理,这就是需要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做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
作者:金燕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在慢性新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中,阻断RAS系统的活性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观念认为,ACEI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首选药物,但ARB问世后,有人认为ARB能取代ACEI,下面我将从它们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试验进行比较与综述.
作者:陈冰;黄明明;刘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具有湘菜特色的预包装熟食制品自问世以来深受好评,风靡省内外.但是大部分熟食企业都是手工作坊,技术含量低,生产不规范,面对国家对食品保质期日益严格的要求,一些熟食企业便采取超标添加防腐剂来应付.所以,对延长熟食货架寿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湖南熟食>强制性地方标准中的一些与熟食保质期有关的要求对目前市场上一些主要熟食生产厂家生产的植物性熟食的保质期长短、灭菌措施、使用的防腐剂、维护措施等多方面做了调查及分析.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作者:申可佳;胡建中;谭周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依从性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将5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并针对患者和家属实施联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联合护理干预,是提高早期康复依从性,保证跟骨骨折治疗效果的有力措施.
作者:刘汉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12例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第1天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在营养支持前后测定体重、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浆蛋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排气时间.结果 12例病例在研究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无变化.营养指标与术前持平,且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
作者:郭贺丰;杨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原因以及早期观察、早发现和早处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本院于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所行心内直视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53例.结果 52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康复出院,只有1例患者因多种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有效地观察,发现和预防处理低氧血症,可以明显的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立梅;李红霞;李月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索手背部深Ⅱ度及深Ⅱ度Ⅲ度混合烧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旨在更好地恢复手部功能,防止畸形.方法 通过对14例25只手背部深Ⅱ度及深度混合伤的削刮痂,保留变性真皮大张薄中厚皮或中厚皮移植,观察皮片成活,手部功能,形态情况观察.结果 手背部深Ⅱ度及混合度烧伤保留变性真皮行大张薄中厚皮或中厚皮移植,功能恢复较好,外形基本正常,无出现明显畸形及爪形手.结论 对于手部深度烧伤,如何恢复功能,防止畸形,历来在烧伤外科较为重视.传统的削痂及切痂植皮主张去除所有变性坏死组织,创面出学多,止血困难,皮片下易出现淤血,影响皮片成活,愈合后皮肤弹性差,更易产生瘢痕挛缩畸形.本方法不需要止血带,创伤少,渗血少,愈合后皮下弹性好,功能及形状恢复较好.由于保留了自体变性真皮,组织结构与深部组织的连接均优于脱细胞异体真皮移植.手术必须保持无菌操作,必须削除坏死真皮.术前不能行暴露疗法,以防干燥结痂,不利于手术操作.
作者:程金江;李刚;马传飞;张彬宇;王国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气管注入固儿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将90例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注射沐舒坦,治疗组气管注入固儿苏.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或放弃治疗5例,治疗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采用气管注入固儿苏治疗RDS疗效肯定,能显著降低上呼吸机人数及病死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但要掌握好用药的时机及剂量.
作者:林日亮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我国人口众多,结核病在我国仍是高发病,妊娠结核病比较常见.在妊娠期及时诊断出活动性肺结核,关系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否则病情恶化,可能出现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等,进而威胁到孕妇和胎儿的生命.现将本院2005~2006年已确诊的8例妊娠结核病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琦;陈丽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时间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因及处理.结果 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88.24%)、胎盘胎膜残留(占7.35%)、组织裂伤(占4.41%),且多发生在24 h内.结论 产时、产后重点在24 h内加强监测,及时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是减少出血的根本.治疗上积极促进宫缩为主,同时抗休克治疗,清宫及时缝合伤口止血.
作者:杜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200例男性患者行会阴区备皮的心理状况及心理疏导对减少会阴区备皮致阴茎勃起的作用.方法 本调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在手术备皮前进行问卷调查,在备好用物及环境后针对患者问卷中存在问题向患者说明备皮的目的 和方法,操作过程中转移其注意力针对患者情况增加心理疏导.观察组操作同传统备皮方式,但在操作完后给以问卷调查.两组均由同一护士操作,观察两组操作过程中患者阴茎勃起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勃起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χ2=8.392,P<0.05).提示男性患者会阴区备皮操作过程中,患者自身文化素质、年龄和操作环境、护士素质对患者会阴区备皮心理有一定影响,给予心理疏导转移患者注意力可显著减少阴区备皮致阴茎勃起的发生.
作者:吴丽;庄丽琴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脑电图检查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早期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拟诊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对照组为流行性腮腺炎伴脑膜脑炎的患儿36例,对照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表现、治疗前后脑电图的改变.结果 拟诊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早期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脑电图弥漫性慢波异常的出现率及异常程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脑电图明显改善率和临床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电图检查敏感性高,可有效补充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早期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而且对其预后估计也有参考作用.
作者:刘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药理实验教学是医药类院校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验方法、技能、作风等进行培养和训练的主要渠道.采取各种措施实行教学改革,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黄正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in-Barre syndrome 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1].
作者:刘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产后尿潴留不仅增加了产妇的痛苦,还不利于产妇乳汁的分泌影响婴儿的早期吸吮,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自2008年1月起针对剖宫产及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重点对产妇产后进行排尿处理和相应的护理.
作者:赵萍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