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房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周勤

关键词:病房, 护士,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医务人员, 外源性医院感染, 控制医院感染, 职业健康, 现代医学, 患者安全, 管理知识, 保健知识, 预防, 维护, 技能, 保障
摘要: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感染的控制,尤其是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务人员和患者所掌握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健康保健知识及其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观测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早期血清心肌酶与心电图变化,判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伤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不同程度一氧化碳(CO)中毒者血清心肌酶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程度与血清心肌酶呈正相关.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通过观察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与心电图改变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及损伤是否继续存在,对指导制定抢救措施意义重大,并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观察指标,为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白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诊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10%.我科2001年1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8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8例,占同期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率的9.19%.现将诊断及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王昊;曹德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发育的促进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高危儿随机分成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干预组接受早期干预,对照组仅常规育儿指导.两组患儿于1岁时来院进行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方法监测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发育商(DQ).结果 干预组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自我照顾、认知社交四部分内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发育商分级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在婴儿期智能发育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促进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

    作者:王海霞;刘世艳;佟丽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10-0缝线与8-0可吸收缝线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10-0缝线与8-0可吸收缝线应用的比较.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本院需要手术的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分别选择用10-0缝线与8-0可吸收缝线固定结膜瓣,对术后患者的舒适度,结膜瓣存活率,翼状胬肉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用8-0可吸收缝线固定结膜瓣,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结膜瓣存活和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均与10-0缝线相当结论笔者认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用8-0可吸收缝线固定结膜瓣,避免术后拆线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锦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左旋氨氯地平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例左旋氨氯地平(2.5~5 mg/d)治疗前后CIMT的变化,并观察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后,降压疗效明显,CIMT明显降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CIMT进展,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作者:李计元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及其重要作用

    目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高能量食物摄入大量增加,而体能消耗则普遍减少的情况下,中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则明显提高,已成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血糖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还可能继发眼、肾、神经、心血管系统乃至全身感染等多种合并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老年人糖尿病多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即2型糖尿病.在临床症状、体征、化验结果、并发疾病及治疗效果等方面与青年患者相比,有发病慢、病情轻、症状不典型、疗效不显著等特点.针对上述情况,现将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操作方法及重要作用分述于下.

    作者:杨霞;肖素红;周凯歌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8例羊水栓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8例羊水栓塞的诱发因素及临床诊断、处理.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9月间分娩的孕产妇发生的8例羊水栓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的8例患者,均有诱因存在.3例死亡,5例救治成功,死亡率37.5%.文中抢救成功的病例,3例均及时行子宫全切手术.结论 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去除病因,可达到降低发病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 .

    作者:杨夫艳;陆薇;蔡艳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血压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口服厄贝沙坦半年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增强药物疗效.结论 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增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水平,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作者:程宁;高虹;王晓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抗癫痫药物致重型药疹1例

    苯妥英钠是治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物,还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心律失常等疾病.本品常见的不良反应少见,但罕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如重型药疹.国内对儿童病例报道较多,对老年癫痫患者,尤其是潜伏期较长的病例少有报道,现将1例苯妥英钠导致严重剥脱性皮炎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程玉武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髓内扩张自锁钉(ZSD)治疗胫骨骨折及术后康复治疗

    目的 探讨髓内扩张自锁钉(ZSD)在胫骨骨折中及术后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21例胫骨中段骨折,采用ZSD进行固定,按AO分型,A型5例,B型12例,C型4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V髓内扩张自锁钉(ZSD)治疗胫骨中段骨折及术后康复治疗是一种良好选择.

    作者:肖万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长期临床实践,将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红;管玉君;吴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85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LC)具有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毛淑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病房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感染的控制,尤其是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务人员和患者所掌握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健康保健知识及其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作者:周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老年结核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结核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本院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住院期间在监护下均能按医嘱服药,但出院后能完全按医嘱用药者仅61例;而不能按医嘱服药者59例;由此可见,结核病患者遵医嘱用药的情况,即用药依从性较差.结论 应加强宣传健康教育,使患者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正确理解治疗方案,使之得到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支持和监督患者依从性地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三维立体标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报道6例三维立体标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患者的结果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1例阵发性房颤和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健康指导.结果 患者房颤消失,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消融治疗术成功,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延萍;孙玉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急诊科护患纠纷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急诊科容易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寻找相关对策,使护患关系进入良性循环.方法 通过本院急诊科2006~2007两年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归类,提出对策并观察效果.结论 加强护士安全意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注重沟通技巧,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要求,提供人性化服务,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是预防纠纷发生的关键.

    作者:程春娣;严喜秀;丁宇亚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杜绝医疗纠纷的几点探讨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观念越来越强,医疗纠纷逐渐上升,这对医患双方都带来了不必要的的麻烦.杜绝医疗纠纷对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次序及其重要.作为医疗工作者怎样预防及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工作期间总结以下几点.

    作者:吕翠华;季永东;谭美荣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分析了2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影像改变,并学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糖尿病患者均未经过糸统的降血糖治疗,且均为非酮症高血糖患者.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出现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睡眠时消失,早期CT表现为患肢对侧侧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高密度影,一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MRI则表现为病灶区T1为高信号,T2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边界清晰,无水肿征象.结论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未糸统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以纹状体为主,CT早期表现为高密度影,易与脑出血相混淆,MRIT1像为高信号,T2像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认识该疾病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

    作者:王妮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48例药物性肝损害病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和诊断治疗的准确性.方法 对本院48例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抗菌素 19例(39.6%),居首位,其次为解热镇痛类11例(22.9%)和中药10例(20.8%).临床主要表现为巩膜黄染(55.6%)、乏力(47.2%)、食欲不振(44.4%);临床上急性肝炎常见,占90%.结论 药物性肝损害随着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而逐步增加,应重视药物的肝毒性,预防药物性肝炎发生.

    作者:罗嘉玲;王东烨;邱凯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疗程6个月.结果 68例患者中显效42例(61.7%),有效22例(32.3%),无效4例(6.0%)总有效率97.1%,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坐位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前为(157±15)/(102±12)mm Hg,治疗后为(142±12)/(92±6)mm Hg,但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检测24 h动态血压,计算降压谷峰比值率>6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王富贵;王慧;李文华;徐通达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