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MI溶栓同时和溶栓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疗效比较

王兰;曹海青;彭春风

关键词: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 低分子肝素
摘要:目的 比较溶栓与抗凝同时进行和先溶栓后抗凝两种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收集AMI病例201份.随机分为抗凝溶栓同时进行组(A组)和先溶栓后抗凝组治疗(B组),每组根据发病时间又进一步分为A1、A2、A3和B1、B2、B3组.通过观察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心电图S-T段的变化、并发症和死亡率来判定治疗的疗效.结果 与B组比较,A组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S-T段下降幅度大、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结论 溶栓抗凝同时进行的用药方法优于先溶栓后抗凝组.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阿仑膦酸钠10 mg/d 口服,降钙素第一周50 IU,1次/d,以后每周肌内注射50 IU 2次,连续治疗1年.对照组36例,降钙素,50 IU/支,第1周50 IU,1次/d,以后每周肌内注射50 IU 2次,连续治疗1年,用药前后所有病例均测定骨密度.结果 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疼痛减轻总有效率90.0%,治疗组的骨密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2.047).结论 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作者:杜雅芹;王晓佳;岳艳丽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比较

    本院儿科对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的退热,镇痛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梅;李淑华;金春玉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TNF-α和IFN-α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比较

    目的 研究不同细胞因子诱导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其功能活性的不同.方法 常规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采用GM-CSF/IL-4/TNFα、GM-CSF/IL-4/细胞因子组合将其诱导为DC,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至第9天时其上清液中IL-12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第9天时细胞表面HLA-DR、CD1a、CD80、CD83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第9天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IFN-α组DC细胞形态均一,有明显突起,FACM显示IFN-α组DC其膜表面标志CD1a、CD80、CD83表达上调,在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方面,较TNF-α组DC效果明显.且IL-12分泌明显增加.结论 与TNFα相比,IFN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诱导的DC功能.

    作者:岳鹤声;张冬云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超市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探讨

    超市发展速度很快.已不仅仅是商品一进一出的单纯售卖,特别是食品采用出租柜台、引进厂家直销、直接入口食品拆装散售、现场加工制作等形式多样,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带来许多食品安全隐患.因此,超市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值得进一步加强与探讨.

    作者:高英武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消毒供应中心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对策

    目的 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重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 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薛凤熙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包皮环切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1 临床资料本院自2000年以来,门诊及住院患者共有460例,年龄5~68岁,均因包茎、包皮过长或包皮尖锐湿疣行包皮环切术.患者平卧位,成人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小儿不合作者选择基础麻醉.麻醉满意后手术,先检查包皮阴茎头有无黏连,有黏连者予以分离;对包茎者,先用血管钳扩大包皮口,有黏连者予以分离,将包皮向上翻转,显露阴茎头和冠状沟,清除包皮垢,碘伏消毒.

    作者:刘树志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护士如何防范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多,其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机会也多[2].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的同时,对服务也有了较高的要求.

    作者:李文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产ESBLs阴性杆菌的研究进展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研发和大量应用.新的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9世纪40年代人类开发了第1个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细菌产生了一种β-内酰胺酶,即青霉素酶,它可以水解β-内酰胺环,使青霉素失效.

    作者:张卫红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立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实践,针对中医学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多、课时少和理论知识讲授多、实践技能培训少的矛盾,通过正确定位教学目标、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并开展多媒体教学等途径加强中医学教学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亚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浅谈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要生存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作者:倪虹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CT引导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内小病灶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CT引导的立体定向下显微或直视手术在脑内或功能区小病灶切除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T-脑立体定向靶点定位和导向技术,以及微创开颅技术,完成30例脑内小病灶手术,分析其临床诊疗效果.结果 本组30例,病变部位:额叶8例,顶叶13例(其中运动语言功能区14例),颞叶7例,枕叶2例.所有病灶均定位准确病灶一次切除,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无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CT引导的立体定向技术能对脑内小病灶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向,结合显微外科手术可以实现对脑内或功能区小病灶手术的微创化,能大限度地减少神经功能损伤.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定位准确、安全且疗效满意的微创手术.

    作者:余良宏;康德智;林章雅;林元相;王灯亮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小儿手术体位摆放的技巧与护理

    小儿手术患者在临床上占有很大的比例,根据患儿生理特点、麻醉方式,手术体位的摆放和成年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小儿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药物的耐受性差,临床上大多都采用全麻-分离麻醉.分离麻醉就是意识和感觉呈暂时的分离,表现浅麻醉状态.临床上常用氯胺酮肌肉或静脉给药,要求剂量非常严格,剂量过大可导致呼吸抑制,剂量不到患儿躁动.因此要求手术越快越好,为了缩短手术时间,掌握小儿手术体位的摆放技巧尤为重要.

    作者:林秀珍;丛丽霞;徐颖超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2型糖尿病社区健康干预和效果评价

    通过社区健康干预,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社区门诊近年来治疗的22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健康干预组和对照组,评价6个月后两组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结果 健康干预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社区健康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具有明显的效果.结论 通过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伯良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后胆漏的护理

    目的 探讨拔T管后出现胆漏临床的护理.方法 顾分析2007~2008年中,3例拔T管致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保守治疗1例获得成功,1例重新手术放置T管引流,1例因引流不畅、腹部症状及体征加重,中转手术治疗,3例均治愈出院.掌握治疗的护理的要点,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要重视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其他病症情况,将饮食指导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患者从饮食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对刚拔T管的患者要多观察、多询问,重视患者的主诉,以便于观察病情的进展情况.

    作者:王志辉;曹春霞;英秀梅;王霞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医院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疗及抢救的很重要场所,是医院外科的窗口.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手术室护士反应敏捷,灵活主动,而护理人员常常与手术缝针、刀、剪等锐器接触,极易发生误伤,医护人员的锐器伤是医护人员感染医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1],为此,笔者于2008年10月对本科手术室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希转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行介入治疗后的12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术后护理,而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加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在术后3 d及3个月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各维度在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除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者:龚亚君;王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改变进针角度,减轻静脉穿刺疼痛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传统的静脉穿在多数情况下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致使患者对穿刺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因此如何运用佳穿刺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护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00例患者进行两次对比操作与观察,纪录了观察结果,并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总结.

    作者:孙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精神患者发生肠梗阻时的X线观察及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精神科药物引发肠梗阻的作用机理以及X线观察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4例由精神科药物引起肠梗阻的精神病患者的X检查情况.结果 透视观察发现由精神科药物引起的肠梗阻,其胃肠蠕动未见明显增强,有个别患者的肠蠕动较为缓慢,甚至观察不到肠蠕动.结论 其X线表现与部分精神科药物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相符.

    作者:王海龙;赵秀芝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鼻源性头痛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源性头痛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156例以头痛为主诉的患者鼻内镜和鼻窦CT扫描等资料及其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 鼻内镜及CT扫描检查发现钩突、筛泡变异和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的病变为明显.鼻内镜术后随访6~24个月.手术治疗130例,治愈102例,有效23例,无效5例.结论 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和病变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鼻内镜结合鼻窦CT扫描,可较准确地发现引起鼻源性头痛病灶的确切部位,及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作者:王巧英;翟和平;胡春玲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60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行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植片水肿消退,愈合良好,角膜表面逐渐恢复光滑透明,随访6个月~1年,眼角膜上皮光滑,植片结膜平复无充血,视力均明显提高.观察组平均修复天数、术后1年复发率、术后一年裸眼视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膜创面愈合延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手术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有效改善视功能,大大降低胬肉手术的复发率,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佳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09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