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谈丽秀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 预防产后出血, 孕产妇死亡, 临床效果, 第三产程早期, 产后大出血, 现报告如下, 临床经验, 防治方法, 基层, 安全
摘要:产后的大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产后大出血,尤其在基层较多见,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几年的临床经验应用米索前列醇(米索)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是一种比较建议、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米索前列醇(米索),对产妇第三产程早期服用,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氯霉素滴眼液质量稳定性的考察

    目的 促进氯霉素滴眼液质量稳定性的提高,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本辖区内经营的氯霉素滴眼液进行抽样测定并分别置254 nm和365 nm的紫外光灯及40℃的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进行测定研究,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氯霉素滴眼液项下的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测定.结果 抽验的氯霉素滴眼液不合格率为95.83%,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氯霉素二醇物,经紫外光灯照射、40℃放置一定时间后,氯霉素的含量下降,氯霉素二醇物含量增加,对硝基苯甲醛受紫外光的影响较大而温度对其影响较小.结论 ①氯霉素滴眼液的储存条件应由20℃以下的阴凉处存放更改为冰箱内保存[1];②氯霉素滴眼液的处方工艺值得研究和改进.

    作者:黄秀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控制感染措施

    目的 为了有效地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发生率,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ICU患者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感染、血管内治疗、呼吸机管路及湿化液等与护理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控制措施.结果 重视ICU的布局与环境、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消毒灭菌,严格地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重视血管内治疗的环节,正确地使用护理程序,并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使ICU的感染率保持在理想水平.结论 各项的护理措施对ICU的医院感染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葛燕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水痘7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对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患儿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4例,分别使用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好转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疗效显著(P<0.05).结论 更昔洛韦对小儿水痘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作者:张淑兰;田永青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年龄相关性心脑血管疾病与眼底血管病变

    随着增龄,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其导致的眼底网膜病变也随着增加,并占有相当的比例,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将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收集门诊50岁以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眼底检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冯岳奇;李松松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HYDRA-AA测汞仪测定水中汞的不确定度评定

    采用HYDRA-AA测汞仪法测定水中汞的测量不确定度,用于定量说明测定结果的可信程度.对样品测定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分量进行分析和量化,得出该方法测定水中汞含量为2.55 μg/L时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24 μg/L.

    作者:顾霞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产后子痫的防治及护理

    目的 探讨妊高征产后子痫的防治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妊高征子痫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16例子痫患者产前保健≤5次的占88.6%,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外界不良刺激、剖宫产术后镇痛不及时、硫酸镁用量不足均易诱发子痫发展为产前子痫 5例,产时 5例,产后 6例.结论 加强围产保健工作,防治临产和防止诱发因素是预防产后子痫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小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人文关怀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过程中的应用

    妇科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措施.患者常被各种心理问题所困扰,如手术后生殖器官的缺失,恶性肿瘤强烈的精神刺激,这些心理问题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加重治疗副反应,削弱手术的适应性,并促使肿瘤的复发、恶化,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作者:袁晓红;徐学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作用的研究

    目的 检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抵抗素(Re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CKD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选择CKD患者104例,分为肾病组、肾炎组、肾衰非透析组、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另设健康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各组间的差别.结果 ①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在肾病组[(22.40±6.02)mg/L]、肾炎组[(12.41±4.01)mg/L]、肾衰非透析组[(15.88±4.94)mg/L]、腹膜透析组[(14.55±3.51)mg/L]和血液透析组[(14.26±4.54)mg/L]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4.95±2.19)mg/L]相比,P<0.01),并以肾病组升高为著;②患者的血清Res水平在肾衰非透析组[(9.95±2.65) μg/L]、腹膜透析组[(10.9±2.55)μg/L]和血液透析组[(10.52±4.77)μg/L]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4.60±1.47)μg/L]和肾病组[(5.80±2.16)μg/L]、肾炎组[(5.57±1.24)μg/L]患者相比,P<0.01);③CKD患者的血清ADPN水平与Res、尿蛋白量呈正相关(P<0.05),与血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1);血清Res水平与TNF-α、hs-CRP、血肌酐呈正相关(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 CKD患者的血清ADPN、Res水平显著升高,并与尿蛋白量、炎性因子和肾小球滤过率等因素有关.ADPN和Res在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和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桦;贾宁;郭军利;张慧涛;汪悠悠;朱晔;周文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血压病程及血脂对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程及血脂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5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组,按照有无冠状动脉狭窄及其程度分为:无病变及狭窄性病变、斑块浸润性病变、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及弥漫病变五组;所有患者入院后测量血压,并对每一个患者进行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调查,测定血脂水平;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分级的加重,高血压组患者数逐渐增加,卡方检验示P<0.01,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在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分级各组中,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高血压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多,说明高血压病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高血压病患者的发病病程,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分级的加重,高血压组患者病程数值逐渐增加,One-Way ANOVA过程检验示P<0.01,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三酰甘油、脂蛋白(a)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载脂蛋白A1(ApoA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下降的趋势;年龄愈大,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愈重;体质量、三酰甘油水平在冠心病各组中无明显差别.结论 高血压病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高血压病患者病程愈长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及范围愈重.

    作者:伦增瑞;季祥武;张爱元;邵静波;赵春华;韩晓丽;张俊刚;王淑会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重视门诊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目的 为了保证门诊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经济,以发挥药物治疗的佳疗效.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本院门诊西药房的具体实践及工作中的具体体会,及时准确地向患者交待药品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结论 门诊药师在发药时主动给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指导,对发挥药物的佳效应,避免用药不当和错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可青;庄见齐;郑晓辉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大黄中土大黄苷薄层鉴别方法的改进

    目的 对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大黄的土大黄苷检查方法进行了改进.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和土大黄苷对照品进行薄层鉴别.结果 与结论方法简便,斑点清晰,效果良好.

    作者:武裕文;杨国亮;刘艳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方法纳入CVA患儿6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布地奈德2~7岁:200 μg,2次/d;7岁以上:400 μg,2次/d.咳嗽停止后续用至疗程满3个月改为200 μg 1次/d,维持3个月.同时,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1喷,3次/d.咳嗽消失后停药;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体重>30 kg:10 mg,1次/d.体重≤30 kg:5 mg,1次/d.两组计入观察的疗程均为前3个月,峰流速仪测量高呼气流速.结果 ①两组患者咳嗽消失率均为100%,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为平均(9.75±4.90) d,对照组(13.83±6.19)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后两组PEF值均有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晨、晚间PEF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可快速有效缓解CVA患者咳嗽症状.

    作者:陈楷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影响儿科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

    本文分析了影响儿科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提高儿科护士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加强儿科护理管理;改进医院的设施、布局,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高度重视儿科护士的作用,防止儿科护士频繁流动.

    作者:刘增香;于翠香;谭亚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孤立肾结石2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通道输尿管硬镜下取石术(M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临床疗效与手术技巧.方法利用MPCNL 技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22 例,其中9例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7~10 d 后行二期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其余13 例患者均行一期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18例采用单通道取石,4例采用2通道取石.结果 结石清除17例(77.27%).在结石残留的5例患者中,2例残留结石移行至输尿管上段给予ESWL治疗,结石顺利排出;1例残留结石下移至输尿管下段,用输尿管镜将结石取出;余2例结石残留肾内,未作进一步处理,定期观察.本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手术效果良好,除1例孤立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一期取石术后出现中毒性休克,其余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MPCNL疗效肯定,具有安全、实用、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MPCNL在处理孤立肾结石并发梗阻性肾衰中,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苏永祥;李嘉玲;叶卫东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血糖的护理干预措施

    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因强烈应急反应或下丘脑、脑干损伤等因素引起血糖升高,严重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血糖在伤后即升高,12~24 h左右达高峰,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后降至正常范围.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是由于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激活,引起许多相关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变化而表现血糖升高,创伤后应激血胰岛素显著降低,组织细胞上皮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导致高血糖.另外应激反应也使血中儿茶酚胺和胰岛素比值增加,内原性糖的生成也增加,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控制应激性高血糖简单而有效的手段.可以防止高血糖对中枢神经的进一步损害,胰岛素作为体内促进合成激素还能纠正创伤后的高分解代谢状态和负氮平衡,增加骨髓肌重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改善机体的能量代谢,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春秀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云南白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护对策

    通过文献搜索云南白药的不良反应,发现云南白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偶可发生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超剂量使用时易对心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产生毒性反应,故使用时应引起临床注意,加强不良反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罗忠萍;李佳静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扁平湿疣与硬下疳同存1例

    患者男,48岁.2008年1月6日因阴茎冠状沟处起溃疡2个月,肛周起扁平丘疹4周就诊.2个多月前患者有一次非婚无保护性行为,10 d后在阴茎冠状沟处起丘疹,并破溃形成溃疡,4周前在肛周出现扁平丘疹并逐渐增多,所有皮损部位均稍有痒感、潮湿感,无疼痛,无尿急、尿频、尿痛,无发热及乏力.未经治疗.既往体健,无生殖器溃疡及结核病史.系外出务工人员,近半年来未与其妻有性生活史,亦拒绝携其妻检查.

    作者:郭洪飞;巩伟亮;严旭;董文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复苏囊接头细菌学监测分析

    目的 对不同监护病房的复苏囊接头的微生物进行监测与分析,探讨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6年1~12月份对NICU、PICU、SICU使用中的复苏囊的接头进行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与计算.结果 三个监护病区其复苏囊接头表面菌落数(x±s)均大于20CFU/件,且检出致病菌,检出率:铜绿假单胞菌15.56%、肺炎克雷伯菌8.89%、大肠埃希菌4.44%、乙酸钙不动杆菌5.56%G+中表皮葡萄球菌占13.33%.结论 监护病房复苏囊接头细菌污染的情况不容忽视,加强医务人员对复苏囊接头污染的危害性认识,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对复苏囊的消毒管理.

    作者:刘慧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减胎时机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开展以及促排卵药物的普遍应用,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上升,减胎术开展日益增多.选择合适的时机施行减胎术对妊娠的结局有重要的影响,现就本中心多胎妊娠实行减胎术33例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朱小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的大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产后大出血,尤其在基层较多见,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几年的临床经验应用米索前列醇(米索)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是一种比较建议、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米索前列醇(米索),对产妇第三产程早期服用,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谈丽秀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