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难控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李家玉

关键词:难控性高血压, 卡维地洛, 螺内酯, 老年,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难控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进一步了解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必要性.方法选取185例老年难控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10例)应用卡维地洛配伍螺内酯治疗,对照组(75例)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比较二种治疗方法对老年难控性高血压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对难控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变化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难控性高血压效果理想,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血糖的护理干预措施

    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因强烈应急反应或下丘脑、脑干损伤等因素引起血糖升高,严重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血糖在伤后即升高,12~24 h左右达高峰,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后降至正常范围.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是由于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激活,引起许多相关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变化而表现血糖升高,创伤后应激血胰岛素显著降低,组织细胞上皮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导致高血糖.另外应激反应也使血中儿茶酚胺和胰岛素比值增加,内原性糖的生成也增加,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控制应激性高血糖简单而有效的手段.可以防止高血糖对中枢神经的进一步损害,胰岛素作为体内促进合成激素还能纠正创伤后的高分解代谢状态和负氮平衡,增加骨髓肌重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改善机体的能量代谢,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春秀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992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脱失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服药过程中脱失人员的综合分析,了解脱失的原因.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自愿来美沙酮参加维持治疗病员1525例,脱失992例,占服药人数的65.05%.结果 ①因吸食海洛因或违法犯罪被公安强制戒毒或劳教者105例,占脱失人员的10.58%;②不明原因终止服药(包括未服或死亡)866例,占脱失人员的87.30%.因其他原因被门诊剔除者21例,占脱失人员的2.12%.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中;不明原因的脱失者占脱失人员的87.30%,在入组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有利于提高服药人员的依从性.

    作者:沈琳;杜晓娟;方海棠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基因表达差异比较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由于所含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的双重复杂性,严重地制约了中药的现代化.在中药研究中,可采用以基因芯片技术为基础的基因表达差异比较,将中药与基因表达差异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基因表达差异比较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孙银华;张瑞;裴善良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药品有效期管理与实践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合格的限期.早期药厂对药品有效期的标示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标有效期,有的标失效期,有的标批号及有效期年限等,直到2006年6月1日施行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24号令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应当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表示.

    作者:常军卫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其中13例中转开腹外,10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后良好.结论 急性胆囊炎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证,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操作的技巧.

    作者:金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分析21例急诊护理纠纷与防范对策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并采取防范对策.方法总结分析5年发生在急诊室的21例护理纠纷,从护理服务、业务技术、急诊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防范对策.结果 2年来急诊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护理投诉率为0,急诊患者的满意度由90%提高至98%.结论 加强护患沟通,增强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急救技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能有效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沈建英;李燕;周丽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颈椎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为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MPR,SSD)在上颈椎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33例上颈椎管损伤的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采用合适的重建参数及阈值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多角度、多层面拍片.结果 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评价颈椎骨折移位、椎间稳定、椎管形态情况,并可提供病变的逼真立体图像,为术前手术方案制订及预后评估提供丰富的影像信息.结论 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检查是诊断寰枢椎损伤的首选方法.

    作者:朱怀仕;刘俊宾;刘小虎;张燕;付晶;丁学勇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饮酒后身体受多处软组织损伤死亡1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主诉:饮酒后又被他人用木棍打击后6 h.现病史:患者于6 h前酒后到又到朋友家中继续饮酒,饮酒至下午二点,因索事同他人发生争执,被木棍猛击背部、腰部、臀部及双下肢,患者被打后倒地不能爬起,后被家人发现送医院治疗,体格检查:T36.4℃,P 78次/min,R 19次/min,BP 110/60 mm Hg,中年男性,神志清,神精恍惚,查体欠合作.面色皮肤潮红,背部、臀部及双下肢有大面积的皮肤青紫区,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压痛,腹肌不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RBC 0~8个/HP,WBC(+).

    作者:杨辉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远程胎儿监护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应用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加强对ICP孕妇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测,对改善围产儿预后极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远程胎儿监护在ICP孕妇的临床应用观察,寻找ICP孕妇围产期监护的新途径.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年龄相关性心脑血管疾病与眼底血管病变

    随着增龄,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其导致的眼底网膜病变也随着增加,并占有相当的比例,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将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收集门诊50岁以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眼底检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冯岳奇;李松松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辨证饮用鲜梨汁预防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运用中医辨证方法,进一步探讨饮用鲜梨汁对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创伤后24 h内入院,伤前无肠道器质性病变、无排便异常的下肢骨折卧床时间≥10 d的病例,经中医诊断证属热盛津枯证的患者89例,于入院第2天给予鲜梨汁150 ml饮用,2次/d,连续观察10 d,记录患者每天排便情况,根据罗马Ⅱ标准判断有无发生便秘.结果 86例患者中80例无便秘现象(80/86),有效率为93.02%.结论 辨证饮用鲜梨汁对预防下肢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效果更佳.

    作者:陈胜琼;全小冬;邓若清;龙巧仙;梁玉初;朱华燕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小手册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如何发挥人工髋关节置换小手册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小手册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小手册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疾病知晓率和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高;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结论 充分利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小手册在健康教育时的作用.

    作者:黄淑芬;唐树清;郑慧琳;段清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振源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振源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9例,加用振源胶囊治疗,对照组69例单用西医治疗,治疗28 d为1个疗程,观察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心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及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u=3.26,P<0.01);心电图改善,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u=2.58,P<0.01).结论 振源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苏学东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他克莫司滴眼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他克莫司滴眼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600:400:1);流速为2.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50℃.结果 他克莫司在6.25~2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0.78%,方法重现性的RSD为1.28%(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延东;陈茂玲;梁光江;唐细兰;叶成添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提高门急诊护理质量的几点措施

    门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门急诊工作质量历来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和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使门急诊护理工作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变化,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是护理管理人员面临的严峻课题.

    作者:周香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方法若干探讨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方法的改进.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心肌梗死,研究制模过程中麻醉、人工呼吸、开胸结扎等对造模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随着对操作过程中若干技术的改进,术后2周组动物死亡率由第一阶段的49%降为第二阶段的27%(P<0.05).结论 肺损伤是影响造模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麻醉、术后观察及管理是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昭喆;宋亚辉;谢秀乐;蔡伦安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复苏囊接头细菌学监测分析

    目的 对不同监护病房的复苏囊接头的微生物进行监测与分析,探讨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6年1~12月份对NICU、PICU、SICU使用中的复苏囊的接头进行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与计算.结果 三个监护病区其复苏囊接头表面菌落数(x±s)均大于20CFU/件,且检出致病菌,检出率:铜绿假单胞菌15.56%、肺炎克雷伯菌8.89%、大肠埃希菌4.44%、乙酸钙不动杆菌5.56%G+中表皮葡萄球菌占13.33%.结论 监护病房复苏囊接头细菌污染的情况不容忽视,加强医务人员对复苏囊接头污染的危害性认识,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对复苏囊的消毒管理.

    作者:刘慧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外科开胸术治疗外伤后血胸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外伤后血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随机对照研究前瞻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开展的VATS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外伤性血胸各28例,比较临床病理生理参数.结果 与开胸组相比,VATS组手术时间短(50.5 ±22.5)min vs(118.6 ±45.4)min,术中出血少(130.5 ±15.2)ml vs(202.8 ±55.8)ml,术后止痛药应用时间短(3.2 ±0.6)d vs(5.6±1.2)d,术后胸管放置时间短(2.4±0.8 d vs 3.2±0.9 d),术后引流量少(178.2 ±35.8)ml vs(255.6 ±62.5)ml,术后住院时间短(11.8±2.2 d vs 17.6 ±8.2 d).全部患者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3个月,未见胸内积血、脓胸及纤维胸等.结论 合理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血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大部分血胸开胸手术可由胸腔镜手术完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卫建;陈胜;汪方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血压与神经肽Y

    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一种含有36个氨基酸的多肽,于1982年由Tatemoto和Mutt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1].由于它以脯氨酸残基作为氨基端,以酪氨酰胺作为羧基端,每个分子多肽又含有五个酪氨酸残基,所以,将其命名为神经肽Y.近年来发现NPY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多种组织器官,在中枢可以抑制呼吸,调节血压,调节下丘脑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在外周器官,参与对心血管、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

    作者:张汝敏;沃金善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结直肠癌并糖尿病的围术期处理

    由于结肠癌患者多为高龄患者,合并较多老年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上较为常见,糖尿病是外科手术危险因素之一,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现对本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8例老年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战立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