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先进的机械仪器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促进并推动了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同样在医学方面,越来越多的医疗仪器的投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从而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率,特别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CT和MRI作为两种在医疗实践中常用检测仪器,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正发挥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龙农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肾病综合征患儿院内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 分析125例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儿病例资料.结果 发生医院内感染 26例,感染率 20.8%.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和胃肠道.结论 医院内感染发生与患儿抵抗力下降、住院天数、血清蛋白含量、激素使用密切相关.加强病区管理、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住院天数、合理使用激素,是降低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林怡;林王雪云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管理,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严格落实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收治及处置手足口病患者过程中,未发生医院感染,且患者均痊愈.结论 通过采取严格的隔离手段,有效的消毒措施,杜绝了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发生,切实保护患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宋晓莉;李艳芳;张丽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经咽鼓管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突聋) 的疗效.方法 对20例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采用经咽鼓管鼓室径路注入地塞米松,1次/周,每次5 mg,共3次.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记录听力改变、耳鸣和眩晕等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于治疗完成后一周复查纯音测听.显效8例,0.25~4 kHz 听阈平均提高35.4 dB;有效1例,平均提高14 dB;无效11例;有效率为45%.结论 鼓室内应用激素能改善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为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提供了再次治疗的机会.
作者:赵春霞;郭明坤;王济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妊娠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08年1月~7月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乐力钙)2粒/d,连续口服至分娩.对照组不服用包括乐力钙在内的任何补钙药品直至分娩.结果 组内比较,治疗组补钙后血钙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钙含量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共6例,对照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共17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无病例发生FGR,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补钙可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降低FGR发生率.
作者:陈少妮;刘桂香;黄永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当药品中所含的残留溶剂水平高于安全值时,残留溶剂对人体或环境将产生危害.ICH根据残留溶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四类,并规定了每种溶剂所允许的大残留量.对残留溶剂的测定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气相色谱法在测定有机溶剂残留中的应用,包括直接进样法、顶空分析法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应用,并对残留溶剂质控提出展望.
作者:白瑞;孙银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服毒患者是急诊科的一组特殊患者,往往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抢救与治疗,甚至否认服毒不接受医护人员对病情的询问,有部分患者在经抢救脱离危险后有再次轻生的可能.因此护理人员在积极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还要进行早期心理护理,以促进患者自觉配合治疗,为抢救赢得时间.
作者:徐月红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和对照组的相比,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戎伟;李凌;李君利 刊期: 2009年第33期
近十多年来,亚低温(28℃~35℃)成为治疗颅脑损伤后的一种有效的脑保护措施,不但显著减轻脑损伤后病理损害程度,而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主要保护机制包括: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降低脑耗氧量和能量代谢,减轻乳酸堆积;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生成和释放,减少脑细胞蛋白破坏;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等.这种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阮国锋;王莺;郭春莲;李婵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胸部手术后止痛的新方法.方法 对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实验组:在胸部手术结束关胸前,在胸椎侧开胸肋间及上下各一肋间注入亚甲蓝.对照组:在周围静脉置止痛药泵.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价两组止痛效果.结果 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两组疼痛VAS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药物不良反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甲蓝肋间神经毁损预防开胸术后疼痛具有简单易行,持续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作者:赵辉;李航;任宪伟;华新民;徐立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方法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中医肛肠科20余年的经验总结.结论 阐述环状混合痔的基本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预防措施.
作者:黄永兵;蔡兰兰;何启益 刊期: 2009年第33期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20%~30%,透析低血压使患者难以达到干体重,严重需中途停止单次透析,导致透析充分性降低和超滤困难,更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和心脏骤停甚至死亡,严重危害了透析患者的健康及长期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死亡率.
作者:关岩;张淑云 刊期: 2009年第3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7岁.患者腹泻、腹痛反复间断发作8个月余,加重一周入院.患者于2007年3月初不明原因出现腹痛、腹泻、低热、泻下粘液稀便(日泻5~10余次不等),在当地诊所行抗炎、支持、对症治疗一周后,病情缓解.
作者:郎中云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分析产后出血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本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产后出血原因分别为宫缩乏力24例66.67% 、软产道裂伤10例27.8% 、胎盘滞留、残留2例5.6%;无凝血功能障碍病例.全部患者经综合抢救均获控制.结论 加强孕前健康教育及孕期管理,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对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关俊宏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嗜酸细胞性胆囊炎(Eosinophilic Cholecystitis)是一种极少见的疾病,表现为急性胆囊炎症状,以胆囊壁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1].国内文献少见报道,国外文献仅数十例.本院于2007年8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英;李秋阳;王梓祯;邓海;钮伊群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细胞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取自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胸腹水标本100例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上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数,与手工法相比较.结果 应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所测100例胸腹水标本红细胞和白细胞数与手工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胸腹水细胞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张庆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除术前阴道清洁的方法.方法 将妇科手术阴道准备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选用0.1%左氧氟沙星溶液术前3 d阴道冲洗1次/d;对照组选用传统方法以0.5%碘伏原液术前3 d每天阴道冲洗2次,两组术晨均行阴道冲洗一次.对比观察两组的阴道准备前、术前1 h阴道冲洗前、后白带涂片多项检查结果,术后体温、白细胞计数,住院费用以及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阴道清洁度、术后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结论 选用 0.1%左氧氟沙星溶液进行阴道准备能有效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同时还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作者:许晓晴;阮国锋;许美华;钟月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在劳务工高血压普查基础上,研制适合医疗保险劳务工人群的高压临床路径.方法 采用文献法和课题试验方法,研制深圳市医疗保险劳务工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临床路径.结果 建立医疗保险劳务工高血压人群的临床路径.结论 医疗保险劳务工高血压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强调了诊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又突出了劳务工特殊群体社区医疗连续性照顾的特点.
作者:杨泽民;李红侠;陈虾;李衡梅;邓晓燕;陈建;刘晓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1 胎教概述1.1 胎教与优生的含义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为有利于母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对母亲的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优生是优化生育的简称.通俗地说,优生就是生个优秀的宝宝.到底怎样才算优生,众说纷纭,目前尚无一种普遍认可的说法.
作者:李素华;卢长桂 刊期: 2009年第33期
阐述正常人体维生素的需求量、作用及滥用维生素对人体的危害性,加强科普宣传力度,避免滥用维生素.
作者:武金银 刊期: 2009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