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英;来祝檩;窦茉莉;张国平
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要是每个护理管理者必须经常关注和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提出在特护婴儿室护理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中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确切的疗效,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药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但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也时有发生,因此,合理应用中药,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宋涛;孙欣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再次肺切除治疗肺癌及胸膜肿瘤肺浸润的价值.方法 回顾6例肺癌及1例胸膜肉瘤肺浸润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的资料,分析手术难度及术后恢复情况并总结治疗经验,随访分析全组病例生存情况.结果 除胸膜肉瘤外其余6例肺癌患者均为完全切除病灶,无术中及围术期死亡.7例胸膜粘连均严重,尤其肺门处肿瘤生长、浸润严重,3例患者肺门大血管破裂出血500 ml以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超出初次手术(P=0.000).术后发生心、肺功能不全各1例,短期支气管胸膜瘘、伤口感染各1例.全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14.3%,肺癌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16.7%.结论 虽然肺部肿瘤再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增大,但其成功率仍然很高,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再次手术仍然能够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鲁勇国;殷君太;万志愉;何东权;阚奇伟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已开展多年,取得良好成效[1].导师制即导师(青年教师为主)对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模式,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袁冬平;龙军;吕高虹;许惠琴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脑内小脓肿(脓肿病灶直径在0.5~1.5 cm)在0.25 TMR条件下平扫及增强扫描的MRI信号特点,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信息.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脑内小脓肿患者的MR资料.结果 低场MR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脑内小脓肿的MRI信号特点:①发病部位以顶叶多见,且多位于皮层或皮层下;②增强后病灶多数呈小环状强化(77%),少数呈结节状强化(23%).结论 低场MR平扫及增强扫描为脑内小脓肿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徐焱;李晶晶;陈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囊壁部分切除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B超、IVU及膀胱镜检查确诊,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囊壁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 11例患者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6~24个月,9例肾积水消失,2例肾积水明显改善,未见复发.结论 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输尿管囊肿的确切手段;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壁部分切除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美才;陈志勇;蒋立桂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几丁糖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几丁糖组)在关腹前应用几丁糖,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术后肠管通气时间及2年内肠粘连的发生率.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2组肠管通气时间,2年内肠粘连的发生率及再手术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几丁糖能明显减少肠粘连发生率及再手术率,缩短肠管通气时间,几丁糖能较好预防术后肠粘连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张波;尤龙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大鼠肝脏左中叶缺血50 min,再灌注24 h后处死(I/R组),TET+I/R组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TET(50mg/kg),余同I/R组.大鼠处死前采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取缺血肝组织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湿重十重(W/D)比检测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I/R组血清ALT,AST和LDH升高,组织MDA水平,W/D比值也明显升高,SOD活性和NO含量下降.在TET+I/R组,血清ALT,AST,LDH,以及组织W/D比值较I/R组降低,SOD活性和NO含量升高.此外,TET+I/R组大鼠血清ALT,AST,组织MDA和W/D比值较假手术组升高,SOD活性和NO含量降低.组织学检查显示TET+I/R组肝损害减轻.结论 TET能减轻但不能防止肝I/R损伤的发生,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产生是TET抗I/R损伤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忠民;熊进文;林智敏;徐振萍;沈文律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促胃肠动力药物是目前国内外治疗FD研究较多、运用较广泛的一类药,也是目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药物,主要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节前神经元5-羟色胺受体(5-HT)、兴奋剂及具有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双重作用的新型促胃肠动力药物.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几类促胃肠动力药物.
作者:刘爱芬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了解某综合医院近十年来的经营状况,探索医院经营思路.通过统计该院十年的业务收支、工作负荷、成本构成及效率及与全国水平的比较,分析医院的经济效益及工作效率,并对该医院及公立医院如何经营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韩传恩;魏万宏;姜保俊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4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护理经过.结果 42例患者中,40例经一次消融获得成功,2例复发后再次行射频消融获得成功.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护,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
作者:吕佳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颅底骨折合并意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统计近6年来30例颅底骨折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死亡14例,存活16例.结论 强调颅底骨折合并意识障碍的诊断必须及时准确,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脑疝等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功斌;曹德文 刊期: 2008年第34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承担起抢救、手术的场所,它的涉及面广,人员流动大,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急诊急救情况发生多,同时人们的法律观念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围手术期护士承担着许多潜在的责任和风险.
作者:林秀珍;丛丽霞;徐颍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由于很多大手术后、恶性肿瘤、严重的营养不良、禁食等患者常常采用静脉营养的方法,以维持伞身营养,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因此,静脉营养液的配制,也就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
作者:赵洪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丹参醇提取物对氢溴酸东莨菪碱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获得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氢溴酸东莨菪碱复制小鼠记忆障碍模型,运用通道式水迷宫测试丹参醇提物对其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水迷宫实验后立即处死小鼠,并测小鼠全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 丹参醇提物剂量组和脑复康组的游出时间及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均较模型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醇提物对氢溴酸东蓖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飞;杨小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变形性髋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髋关节腔注射加手法按摩治疗.结果 治愈12例,显效5例,无效3例.结论 髋关节腔注射加手法按摩治疗髋关节炎安全,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但在操作过程中应加强无菌观念,避免关节腔二次感染.
作者:张素敏;程文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身处地震灾区的护理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的身份既是受灾人员,义是救援人员.因灾害事件的冲击,特殊的环境和使命,加之工作的极度疲劳,不断的余震刺激,过高的救护期望值等原因,使相当比例的护理人员,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身心问题,主要表现为无助,恐惧,紧张,焦虑,无奈,不安.
作者:冯琼;周义文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对有临床症状而保守治疗无效的鼻中隔偏曲的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6例.结果 经6个月~2年随访,总有效率达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鼻内窥镜鼻中隔成形术,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对鼻中隔损伤小,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反应轻,疗效极佳,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慕兰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评估耳或颞骨恶性肿瘤侧颞骨切除术(LTBR)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00-2007年接受LTBR治疗的耳或颢骨恶性肿瘤患者病历.结果 35例患者中,平均62.7岁,其中包括鳞状细胞癌(SCC)20例,基底细胞癌(BCC)7例,腺样囊性癌(ACC)7例,腺癌1例.5年生存率(OS)、疾病特异生存率(DSS)和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77%、79%和52%.完全切除能够改善OS、DSS和DFS(均P<0.004)并减少局部复发(P<0.001).结论 耳和颞骨恶性肿瘤患者中,上一前部切除包括LTBR结合术后放射的治疗有效.完全切除所有病灶能够改善生存率并减少复发.
作者:周靖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牙周脓肿是牙周袋壁或深部牙周组织中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局部切开引流,辅以全身用药,待炎症控制后再行系统治疗[1].
作者:张秀艳 刊期: 200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