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灾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

冯琼;周义文

关键词:灾区, 护理人员, 身心健康状况
摘要:身处地震灾区的护理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的身份既是受灾人员,义是救援人员.因灾害事件的冲击,特殊的环境和使命,加之工作的极度疲劳,不断的余震刺激,过高的救护期望值等原因,使相当比例的护理人员,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身心问题,主要表现为无助,恐惧,紧张,焦虑,无奈,不安.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人流术与传统人流术的对比观察

    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但术中扩张子宫颈和刮吸子宫内膜时可使患者感到极度疼痛和不适.为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中引起的综合反应,本院计划生育手术室应用异丙酚加芬太尼开展镇痛人流,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冷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静脉营养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由于很多大手术后、恶性肿瘤、严重的营养不良、禁食等患者常常采用静脉营养的方法,以维持伞身营养,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因此,静脉营养液的配制,也就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

    作者:赵洪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四肢主要动脉损伤早期修复围手术期的护理

    四平市中心医院从1990-2006年收治43例急性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患者,由于及时手术和先进的护理收到理想效果,无一例死亡,有2例术后因小腿合并严重挤压伤,坏死截肢.

    作者:刘晓春;梅立娟;刘敏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中的临床运用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中的临床运用.方法 对519例骨科患者进行显微外科诊治.结果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断指(肢)、骨缺损、复合组织缺损、血管神经离断缺损修复等519例进行临床处理.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0.3%;断肢再植成活率为81.4%;拇、手指冉造成活率为97.9%;游离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4.7%;带血管蒂骨移植成功率为97%.结论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使骨科复杂创伤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金廷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手术室风险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承担起抢救、手术的场所,它的涉及面广,人员流动大,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急诊急救情况发生多,同时人们的法律观念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围手术期护士承担着许多潜在的责任和风险.

    作者:林秀珍;丛丽霞;徐颍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敏定偶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敏定偶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的疗效,与甲基睾丸素作对照.方法 药流排出完整孕囊腹部B超检查确定为蜕膜残留者,分为两组:甲组用敏定偶口服7 d.乙组服甲基睾丸素7 d,两组患者均于停药后复查腹部B超了解宫内组织残留情况及阴道出血量.结果 敏定偶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与服甲基睾丸素在治疗后阴道出血量、治疗后血止时间方面疗效相当.结论 敏定偶治疗药流后出血有效率可达96.6%,略高于甲基睾丸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卫爱民;陈良玉;哈宝书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护理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网络中起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作用,对全院护理质量时实施控制是护理部的重要职能.

    作者:张桂姿;贾春迎;禚元清;吴玉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观察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简单经济、患者依从性好的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方法.方法 选择就诊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0例,先给予妈富隆避孕药3粒/d,随后递减方法.结果 用药剂量小,止血时间短且效果良好.结论 用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方法简单有效,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车英今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利用多平而重组(MPR)、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及容积重组(VRT)技术做图像后处理.对其中11例行常规冠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47例(611条)患者541条(85.54%)可用于影像学评价,11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发现中、重度狭窄血管31条,CTA检出中、重度狭窄血管32条,与冠状动脉造影相符27条,CTA的敏感度为87.10%,特异度为95.54%,阳性预测值为84.38%,阴性预测值为96.40%.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病变血管狭窄的评价(冠状动脉腔径狭窄≥50%)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一种常规筛查方法.

    作者:叶明;赵艳珍;孙大明;胡志;韩耀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肩手综合征常见于中枢性卜运动神经瘫痪的患者,如卒中脑外伤等.特别是在卒中患者中更为常见,发生率在20%左右,多发生在1~3个月期间.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针刺治疗该病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苟成钢;宋晓蕾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金乌骨通胶囊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病例共5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金乌骨通胶囊,2次/d,3 d为1个疗程,对照组24例,口服扶他林片剂,3 d为1个疗程.结果 2个疗程后统计效果,治疗组疗效达86.67%,经与对照组比较,证实金乌骨通胶囊对于急性腰扭伤有很好的疗效,且费用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罗蔚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痰热瘀阻证26例

    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痰热瘀阻型26例(治疗组),并与西药基础治疗的26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殷丽萍;丁兴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开塞露灌肠治疗产后急性尿潴留效果观察

    四平市中心医院从2002年开始采用开塞露灌肠治疗产后急性尿潴留126例,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连永华;连永丽;魏莉辉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基层医院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急症之一,它发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导致死亡.现将张家港市乐余镇人民医院从2003-2007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2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倪云中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院的护理程序

    患者经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其造血系统初建功能,血象逐渐恢复止常,但免疫功能仍然较低下,有研究证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一年免疫功能尚不完伞恢复正常,患者出院后在家中如得不到妥善处理,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町能,做好出院护理程序指导,使患者和家属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既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医护工作的一种延续.

    作者:梁金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门诊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的观察

    痰热清注射液是近年来生产的一种新的中药抗病毒制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2007年以来,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

    作者:张东方;曲衍华;林海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谈医疗保险与医院的发展

    随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医院作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载体,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医院必须要认清形势,找准位置,才能建立起适应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代化医院.

    作者:罗国利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诱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AAH)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AAH患者的病因、临床资料、治疗和转归.结果 常见病因常见病因有感染和药物史;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高热及贫血;外周血象呈三系细胞减少;骨髓象以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为主,主要表现为二系或三系增生减低.经积极治疗,造血功能均在短期内恢复.结论 AAH虽起病急,病情凶险,但经积极治疗多能痊愈.

    作者:孙鸿霞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论剖宫产指征有关问题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提高,我国的许多城市的剖宫产率迅速升高,究其原因,在剖宫产应用中,存在一定的指征应用不当或无明确指征的问题,因而,探讨刮宫产指征,强调剖宫产的合理性,避免剖宫产指征扩大有利于控制手术率,现就几个主要指征及相关问题分述如下.

    作者:卢桂春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建立临床教学新模式的必要性研究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导致我国医学教育目前难以适应新型医患关系的变化以及新时期医务人员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健全教学工作制度,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完善临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临床教学模式和手段等有效途径建立临床教学新模式.

    作者:何剑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