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潘红丽;刘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心梗后, 危险因素, 生活质量, 近期预后, 患者, 后并发症, 二级预防, 心绞痛, 急性期, 复发率, 非药物, 发生率, 病死率, 应用, 寿命
摘要:随着介入、溶栓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近期预后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度过急性期之后病死率、复发率仍较高.MI的二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心梗再发、心梗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进行干预.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应用非药物及药物治疗,减少梗死后并发症及猝死的发生率, 延长患者寿命, 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识别和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识别.方法 应用心理测试量表(HAMA和HAMD)评估5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用赛乐特及苯二氮卓类治疗.在治疗后2、4、6周进行评分.结果 54例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分别为(38.8、31.4)%,治疗好转率分别为(85.7、88.2)%,治疗后2周时HAMA和HAMD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并以4、6周为显著.结论 焦虑抑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发病率高,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效果好,并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

    作者:袁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痰液阻塞的预防

    喉癌患者术后常常行气管切开,痰液阻塞是气管切开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如何有效防止呼吸道痰液阻塞就成为喉癌术后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中的重要环节.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喉癌患者46例,术后均行气管切开术,经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无1例发生痰液阻塞,现总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多汗从湿治的临床体会

    多汗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我们治疗该病时,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多汗,在辨症的同时重用从湿治的方法 进行治疗,疗效颇佳.

    作者:武秀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咽异感症患者的心理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咽异感症与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以提高对咽异感症患者心理治疗的重视和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0例咽异感症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咽异感症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咽异感症患者具有广泛的健康问题,应针对病因治疗.

    作者:赵绪珍;王春梅;孟祥凤;滕云;王思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合并-不合并骨折肘关节脱位稳定性重建

    合并-不合并骨折肘关节脱位,经治疗后仍有再脱位倾向,造成关节不稳,关节吻合欠佳,发生肘关节骨性关节炎.因此,恢复肘关节稳定性,在治疗合并-不合并骨折肘关节脱位中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至2005年间,收治137例合并-不合并骨折肘关节脱位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马小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自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志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小波技术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小波变换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信号处理技术.它能够同时提供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信息,可将信号分频处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器虽然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其电流噪声也影响其检测限和精密度.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利用小波变换处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信号的应用现状,表明该方法 是提高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检测限、优化图谱的方法 之一.同时也对其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中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预测.

    作者:王刚;王俊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老年人群血脂和血糖水平及其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有关高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已有很多专业课题论过,对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血脂的参考值的基本概念亦有过讨论.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除年龄与遗传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外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脂.

    作者:杜月娟;郑国贤;潘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2种方法封管的比较

    目的 探讨用浓肝素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封管中的疗效.方法 对42例以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1例,A组21例采用浓肝素封管法,B组21例采用稀释肝素封管法,观察2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堵塞率,置管处渗血发生率,封管次数,导管感染率.结果 2组间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堵塞率,导管感染率,封管次数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处渗血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浓肝素封管法具有导管留置时间长,堵管率低,可明显减少封管次数,降低导管感染率,安全、实用,可替代稀释肝素封管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龙珍;董一民;彭艳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Ⅱ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代谢异常与膜糖蛋白PC-1基因K121Q多态性的相关性

    运用PCR-RFLP方法发现膜糖蛋白PC-1基因K121Q多态性,观察Q、K等位基因和KQ、KK基因型在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中的分布,同时测定临床生化指标并做统计分析.旨在探讨中国人Ⅱ型糖尿病人的代谢与膜糖蛋白PC-1基因K121Q多态性是否存在关联,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汉族人Ⅱ型糖尿病人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

    作者:蔡跃红;尹庆卫;丁治英;张言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如何提高心电图操作质量

    心电图对心脏心血管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诊断可靠,方法简单,无痛觉和不适感,已广泛应用.1份心电图描记的好坏,直接影响心电图的诊断.根据观察,在心电图的描记、分析、诊断过程中,操作者和患者的心理因素对心电图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就如何提高心电图操作质量谈点体会.

    作者:唐宁宁;路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弗氏完全佐剂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弗氏完全佐剂(CFA)是一种常用免疫佐剂,其提高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已被公认,而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鲜有报道.作者测定了一些注射佐剂后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指标,同时测定体液免疫指标对CFA剂量作一监测,报告如下.

    作者:张成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农村居民蛔虫感染现状与感染因素分析

    蛔虫病是我省农村常见的寄生虫病,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989年湖北省首次人体寄生虫病分布调查结果显示,京山县农村居民蛔虫感染率为42.13%(642/1 524),据此推算京山县约有25万蛔虫感染者.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为了解当前京山县农村居民蛔虫感染现状和感染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2003年开展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现将蛔虫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发珍;余品红;张华勋;汪远学;陈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509名高校女职工妇科病普查分析

    女职工是高校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她们既要像男同胞那样奋战在教学或后勤一线,回到家里又要担负起照顾家庭和养育子女的重任,往往易导致她们身心疲惫,引发各种妇科病,现就我校2005年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忠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依据学生求知心理规律开展病理教学的实践体会

    医学教育的实践表明,正确认识和客观依据医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有针对地将心理学有关基本知识渗透到所授课程的教学中去,通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名医学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这门本领如何练就?笔者愿就此谈谈如下粗浅体会,与同行们商榷交流: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 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13例经手术切除和腹壁肿块活检病例诊断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3例腹壁肿块均位于皮下脂肪层深部或肌层组织内,形态为梭形和椭圆形,边缘呈毛刺样或伪足样,内为不均质低回声,经期出现蜂窝状结构,大多后方伴有衰减(8/13),肿块周围组织增厚,呈高回声晕圈;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有散在的点状和条状血流信号,动脉频谱呈低速高阻改变.结论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声像有特征性改变和动态变化,结合手术史,不难作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武心萍;丁文波;杭桂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自由基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脏损伤的关系

    自由基是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正常产物,它不仅参与许多正常的生理功能,还参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机体损伤的分子病理基础.早期的研究已经证实,TH可影响组织器官的氧化和抗氧化状态.本文将阐述自由基与甲减肾脏损伤的关系.

    作者:刘涛;房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关元穴位注射治疗阳痿29例

    阳痿是指男子在有性欲和性兴奋状态下,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坚而不久,以至不能完成正常性交的一种病症.采用关元穴位注射治疗该病29例,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乳腺病临床证治

    乳腺病亦为乳房病,属祖国医学乳癖、乳疬、乳岩、乳痈等范畴,现代医学包括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癌等.

    作者:李冬云;李华安;王海英;杨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化疗结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化疗加放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法.方法 30例Ⅱ+Ⅲ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P方案(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顺铂30 mg/m2,第1~3天)化疗2~4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化疗完成后行常规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70 GY,6~7周完成.结果 全组CR 6例,PR 17例,SD 0例,PD 7例,CR率20.0%,总有效率76.7%.毒副反应方面,化疗中以造血系统及胃肠道毒性明显,放射治疗中以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气管炎明显,但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结论 化疗结合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性反应可耐受.

    作者:朱瑞霞;孙荣霞;钱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