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量注射泵简便量化的配药公式

李华;谢红

关键词:配药公式, 微量注射泵, 剂量, 体质量
摘要:微量注射泵在量化给药方面具有剂量准确、便于调控等优点.但国产的泵速设定单位一般只有一个,即毫升/小时(ml/h),如上海产YBWZ-12型及浙江产WZS系列等.这样每次的拟用给药速率[单位μg/(kg·min)]均需经复杂的计算得出其相应泵速(单位 ml/h),较为繁琐[1,2].本文推荐一配药公式,用其计算出20或50 ml溶液中应加入的药物剂量,即可保证1 ml/h的泵速相当于1 μg/(kg·min)的输注速率.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精神药品的临床使用分析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依据对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虽未对精神药品作出上述定义,其第三条称精神药品是列入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但是精神药品具有依赖性潜力,滥用或不合理使用能产生依赖性是毋庸置疑的,应加强其合法、安全及合理使用.我院是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药品临床适应证较多,因此精神药品的使用较常见,为了解我院该类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本文对我院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何粤红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门诊患者退药原因分析与对策

    随着人们安全用药知识及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院门诊患者退药呈不断上升趋势.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第27条明确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我院为了防止医患纠纷,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提高社会效益和提升医院形象,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在确保用药安全基础上,制定了退药申请制度,明确了退药程序:首先由原接诊医生填写退药申请表,注明退药原因,由门诊部主任审查签字,在履行退药申请审核程序基础上,满足患者的退药需求.为加强退药管理,尽量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随机抽取门诊退药申请单200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汤坚;凌芳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50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显微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是目视下行耳前瘘管及周围疤痕组织梭形切除术,但由于反复感染和肉芽增生影响了术中标志物的辨认,增加了手术切除的难度,而我科采取显微手术通过显微镜对耳前瘘管进行切除5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黄向阳;刘海升;周吉香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近年来单味中药或中药复方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现状及作用机理研究.中医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这与中药有效成分抑制前列腺增生程度、使前列腺重量及腺体形态接近正常有关;机理研究从整体宏观逐步深入到微观形态学,达到细胞、分子水平,结果 表明中医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前列腺细胞的生长、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来发挥疗效.并对临床研究及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作者:刘本臣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的探讨

    围手术期护理是针对患者从入院准备手术到术后康复,将手术前、中、后三期的护理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患者提供全程护理的一种工作方法 .为了提高治疗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我们转变观念,从而向手术拓展了面向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与病房的整体护理要有连续性,从而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作者:郭向阳;崔双成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检测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D-二聚体(DD)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VIDAS DD测定法对可疑静脉血栓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对这些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1年随访,了解是否有肺栓塞症状.结果 共有104例患者参加检测,32例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值<494 ng/ml,72例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检测值>494 ng/ml,其中16例患者经肺通气、灌注扫描V/Q证实为肺栓塞,VIDAS DD法的敏感性为100%,阴性预期值为100%.结论 VIDAS DD法可作为诊断栓塞的首选筛选方法 .

    作者:梅玲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多项研究表明,外科手术治疗较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更好,特别是近年来开展微创治疗术以来,因其手术创伤小,手术恢复快,更是受到重视.

    作者:孙志刚;赵印梅;周斌;朱红伍;姜永强;周志强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探讨医院经营管理中护士的新职能

    目的 探索医院经营管理中新的护理职能.方法 通过分析目前医疗卫生核算的现状,探讨护士参与成本核算对医院、科室发展的实际意义,以及参与成本核算过程中对护理工作和护士个人的影响.结果 护士参与成本核算使护理服务更加重视护理需求,合理配置护理资源,提供完善的护理服务.结论 护士的新职能对提高医院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月治;周丹;许瑞宝;林丽华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孕三烯酮组38例,服用孕三烯酮2.5 mg,2次/周,连续6个月;米非司酮组40例,服用米非司酮10 mg/d,两组均于手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用药,1次/d,疗程6个月;所有患者随访1~3年.比较应用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5.0%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7.5%和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米非司酮患者仅有3例转氨酶升高,孕三烯酮组有10例转氨酶升高.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韦静;贡丽霞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42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奎硫平或利培酮进行8周治疗,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药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相仿.结论 奎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阳性症状均有肯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常国胜;李杰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多因外伤后3周发病,且起病缓慢,症状逐渐进展,主要以颅高压表现而就诊.我院于2000年1月以来采用局麻下颅骨钻孔单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魏晋科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TE)的关系,提高COPD患者同时患有PTE和DVT的诊断意识.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对照组(健康老年人)及COPD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比较其结果 与DVT和PTE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D-二聚体值为(0.45±0.17)mg/L,>0.5 mg/L者占16%,而实验组>0.5 mg/L者占36.5%,其中并发症PTE、DVT的患者的D-二聚体值明显增高,甚至呈数十倍升高,而无其他疾病的COPD患者>0.5 mg/L者占总数的26.7%,其平均值为(0.50±0.15)mg/L.结论 对所有COPD患者D-二聚体栓测有利于提高DVT和PTE的诊断率.

    作者:吴添平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110例,以正常对照组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位数为分割点,分为两组:T2DM非IR组(DM1组)54例,T2DM伴IR组(DM2组)56例.并选择正常对照组(NC组)50例,分别测定血清CRP.结果 DM1、DM2组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DM2组的血清CRP水平与DM1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增高(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CRP水平与BMI、SBP、DBP、HbAlc、LDL-C、HOMA均呈正相关(均P<0.05~0.01),与HDL-C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C反应蛋白与T2DM的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作者:张晓建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患纠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加强和全民法制意识的提高,患者就医权利的保护意识日渐增强,对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若操作规范或护患交流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不满和投诉,造成护患矛盾或护患纠纷.这就给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即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法律意识,切实防范护患纠纷.

    作者:何晓红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医院质量管理的提高在于持续改进

    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和永恒的目标,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医疗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是医院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广大患者信赖的根本,而持续改进则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是质量管理的精髓.

    作者:马金风;李月春;史永茹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早期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3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平喘、化痰、吸氧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入院后立即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用3 d.根据患儿咳嗽、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显效及有效率、缓解喘憋、缩短咳嗽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应用IVIG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改善肺功能,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抗核抗体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SSc)18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3例、类风湿关节炎(RA)28例和健康对照组46例采用欧蒙试剂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ANA.结果 ①75例SLE患者中有70例阳性,阳性率为93.3%,18例SSc患者中有8例阳性,阳性率为44.4%.3例PM/DM患者中有1例阳性,阳性率为333.3%,28例RA患者中有9例阳性,阳性率为32.1%.健康对照组只有3例阳性.SLE组与对照组比较,经x2检验,x2=79.17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c与对照组比较,经x2检验,x2=13.52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与对照组比较,经x2检验,x2=3.978,P<0.05结果 有显著性意义.SLE与SSc比较,经x2检验,x2=27.6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与PM/DM比较,经x2检验,x2=4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与RA比较,经x2检验,x2=40.62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A对SLE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判断SLE活动的一种新的特异性抗体

    作者:刘光金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HPLC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01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含0.015 mol/L高氯酸(pH3.0)∶甲醇=9∶1;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233 nm,以峰面积计算.结果 线性范围:25~375 μg/ml,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0.8)%,RSD=0.8%,n=15.结论 本法简便、快捷,结果 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敏薇;任斌;黄碧莹;刘怡;陈坚平;吴爱琴;边瑞芬;陈孝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自身牵引手法推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目的 探讨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表现及分型,采用自身牵引手法推拿治疗方法 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 .结果 痊愈72例,显效2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结论 自身牵引手法推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具有方法 简单,痛苦小,见效快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作者:李伟;贾向晖;贾一民;王建英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

    造口术(ostomy)一词源于希腊词汇stomato,意思是口.在医学术语中,ostomy是指两个器官间的人工开口[1].近年来,随着结肠癌、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造口患者的数量也在上升.造口可以是临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这取决于疾病的性质、发展、患者的年龄以及总体情况[2].为了找出造口患者普遍突出的围手术期心理问题,特定性、有目的性提供良好的术前信息,我们对30例造口患者进行了初步调查,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付娟 刊期: 2007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