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限元方法在肺癌精确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李涛;姚进;吴大可

关键词:肺癌, 有限元方法, 精确放疗, 仿真
摘要:1 前言肺癌是肺部常见的致命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放射肿瘤学的发展,精确放射治疗已成为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局部未控、复发和远处转移,远处转移也与局部复发有关.因此提高肺癌的局部控制率对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放射治疗需大限度地将射线集中到靶区内,而使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不受照射,以大限度的杀死肿瘤细胞,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精确放射治疗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是放射肿瘤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精确放射治的中心思想是指在肿瘤放射治疗的全过程-定位、计划、摆位及治疗实施等,应用各种手段使其保持相当高的物理精度和良好的重复性,确保放射线大限度地集中在所要治疗的靶区内,而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得到较好的保护.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鼻骨骨折的CT诊断价值

    面部外伤以鼻骨骨折为常见,对于鼻骨骨折一般X线平Y检查也易做出诊断,但X线平片检查部位重叠,密度分辨率差,有时鼻骨骨折容易部分漏诊[1].因此采用冠状位HRCT扫描技术[2],对鼻骨外伤患者35例进行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宋永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商品名为反应停)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200mg/d,分早、晚二次口服;以后每周增加50mg~100mg,增至300mg/d,维持3个月以上;VAD方案:VCR(长春新硷)1mg+生理盐水20ml静推.ADR(阿霉素)10mg/d+5%葡萄糖250ml静滴,第5~8天Dex(地塞米松30mg/d+生理盐水250ml/静滴第9~12 d),2周为疗程.结果 CR(完全缓解)1例,PR(部分缓解)6例,MR(进步)2例,NR(未缓解)5例,总有效率64.3%.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MM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赵小亭;李葳;郭良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血管瘤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分析、总结了64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血管瘤的资料与方法,重点介绍对此类患者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措施、口腔及膳食护理的过程及经验,讨论了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机理及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优点.

    作者:李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尼卡地平对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反应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尼卡地平对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反应的作用.方法 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当患者符合拔管指征准备行气管拔管时,治疗组快速静注尼卡地平20μ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治疗组MAP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和10 min时的MAP均比入室时及治疗组同期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HR在拔管前后均较入室时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有3例发生室性早博.结论 尼卡地平可有效减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韦华;邓劲松;张日英;黄典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采血试管的改进

    目的 主要解决目前采血试管的封口问题,防止装入试管的液体飞溅和蒸发.方法 在试管体上连接一个试管帽,试管帽有一环形带通过弹性变形套在试管体的上部,环形带与试管帽体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试管帽可以扣在试管体上口而对其密封.结果 当用于采血用途时,装入血液后盖上试管帽,可防止血清挥发,也便于分离的血清放入该试管低温冰箱长期保存.结论 采血试管改进后既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又避免了艾滋病毒、乙肝病毒的感染.

    作者:方艳玲;刘庆福;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清开灵治疗上呼吸道感染80例疗效观察

    2004-01/2006-03,我科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80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1 病例选择 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第6版.选择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60例,1~5岁54例,男30例,女24例;5~14岁106例,男56例,女50例.病程3~5 d.

    作者:张青;闫俊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输血器进气针头作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目的 如何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15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输血器进气针头作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结果 选择大隐静脉或头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且能够迅速补充血容量,在短时间内为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结论 输血器进气针头作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抢救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胜;刘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和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方法 通过对自己20多年的临床实际,结合文献复习,谈一些个人体会.结果 护患关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应用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充分展示护患沟通的艺术魅力,以此缓解护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信任,重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结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有利于进行正常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病人康复及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程赤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治疗慢性再障4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以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雄激素)为治疗药物,对照组20例以安特尔(雄激素)为主.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4例,缓解10例,明显进步2例,无效例;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缓解8例,明显进步3例,无效7例.治疗组有效率为8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5%.结论 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伟;王璇;崔海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9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1周内心绞痛控制情况及1个月内临床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 1周内中、高危治疗组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及高危治疗组1个月内控制临床心血管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明显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严重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作者:王忠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通心络胶囊对脑梗塞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入选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常规脱水,护脑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连续4周.观察其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和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是改善脑组织缺血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李先锋;张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LC-3D型电脑多功能治疗仪治疗甲沟炎

    1 甲沟炎一直是普通外科门诊关注的领域.因其易发易犯的特点在临床上较为为棘手.作者等曾应用高效电子治疗机治疗甲沟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然仍嫌创伤过大,更换敷料时病员恐惧,而琢磨改进方法.

    作者:刘在文;孙玉成;金头峰;李光变;李浩;张宪;朴松山;李林虎;山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巨细胞病毒感染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80例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血清CMV-IgM.结果 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16例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占20%.结论 ITP与CMV感染有一定关系.

    作者:樊茂;张倩;胡双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采用表面麻醉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891例,共917只眼,取得满意效果,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术眼配合训练、术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罗海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在无偿献血中,献血者产生不良反应,是影响公民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健康适龄公民对血液生理知识及献血常识了解甚少,甚至认为献血会伤元气,损害身体等.因此,提及无偿献血会让他们产生恐惧及紧张的心理反应,这样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特别是首次献血时,容易出现献血不良反应,预防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正确处理,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保护献血者健康.

    作者:刘金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眶内异物误诊1例

    患者,男,18岁,学生,住院号17160因鞭打耕牛反弹至左眼下颜面部开放性外伤,当即左眼眼胀痛出血不止,2005年4月20日首次夜间急诊,眼科行清创缝合术,次日返回当地卫生院抗炎治疗,五日返回我院眼科门诊拆线伤口愈合.局部皮肤红肿、胀痛,嘱其抗炎治疗,25日后因左眼胀痛,视物模糊而复诊,收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视力检查:右眼=5.1,左眼=4.4左眼眶下缘近内眦可见纵行斑痕,长约3.5cm左眼睑轻度红肿,结膜充血水肿,以下穹隆为重,角膜混浊,前房区及瞳孔可见棕渗出,瞳孔双眼反射敏.左眼底窥不清.X线.CT报告左眼眶内异物.左眼眶下缘近内眦部可触及一柱状物高出眶缘.诊断:(1)左眼眶内异物.(2)左眼虹膜炎.治疗经过:即于局麻下行左眼异物取出术.在左眼眶下壁内侧触之高出眶缘的异物处下穹字窿结膜囊平行与眶缘切口,分离软组织,可见一铜丝状物即以血管钳拔出,长约3.0×0.2厘米铜丝.球后,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溶液,结膜囊连续缝合,眼部抗炎治疗,一周后治愈出院.

    作者:那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原因、护理及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报告我院1989年8月~2006年10月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5例的原因、护理及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复习并进行讨论.结果 食管破裂尤其自发性食管破裂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病情变化很大,死亡率极高,多出现误诊误治;及早诊断、选择正确的外科治疗方案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护理在胸腔闭式引流、营养支持,尤其是静脉营养、胃肠造瘘营养、心理护理方面为重点.气压型自发性食管破裂2例痊愈,1例后期因不能耐受手术死亡;2例非压力性食管穿孔经积极治疗,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一定时间的生命.结论 良好的护理结合正确的外科治疗是食管破裂获得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贾进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正确护理应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方法 用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并作好观察护理.结果 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显著.结论 合理应用生长抑素,正确实施护理,能收到理想的止血效果.

    作者:解俊红;关翠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过期四环素急性中毒患者2年随访报告

    目的 追踪过期四环素中毒患者的预后,探讨过期四环素对人体的长期影响.方法 对2001年本地区发生的60例过期四环素中毒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临床复查、司法鉴定.结果 1年后26例(43,3%)患者仍有临床表现,其中11例为神经衰弱表现,6例为继发性脑损害表现(致残)、4例为上腹部症状,5例为原有伴随病加重.2年后随访5例有神经衰弱表现,6例继发性脑损害无变化.结论 过期四环素临床预后不良,继发性脑损害、神经-肌肉损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易新民;陈维顺;陈崇伟;张选均;朱宜人;钟燎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静滴甘露醇外渗所致静脉炎的药物防治

    20%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脱水利尿剂,在临床上可用于抢救脑水肿、青光眼、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因此药浓度高,渗透压高,滴速快,易造成液体外渗,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大多数病人静滴此药会感到静脉疼痛,甚至出现皮肤发红、肿、痛等静脉炎症状.为了更好地减轻病人痛苦,许多学者做了不少实践,现就有关药物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国祥;李立军;林小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