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艳玲;刘庆福;李莉
目的 通过加强对呼吸功能的维护,做到熟练掌握引发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从而保证术后病人肺通气或换气功能的有效能.结果 1.注意观察,早期发现呼吸衰竭的症状.2.采取翻身、拍背、鼓励、吸痰、雾化等有效的排痰措施.3.保持有效呼吸和吸氧.结果 40例病人3例病人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在80~85 %之间外,其余37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理想.
作者:万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采用表面麻醉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891例,共917只眼,取得满意效果,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术眼配合训练、术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罗海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的经验.方法 收集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住院患儿中非感染性腹泻的2月~2岁婴幼儿,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口服宝儿康散及思连康片.结果 158例患儿治愈率为72.8%,好转率为19.6%,总有效率为92.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宝儿康散与思连康联用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红霞;李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天冬药材氨基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天冬药材质量标准和天冬GAP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天冬药材中所含的氨基酸类成份进行薄层色谱的定性研究.结论 用此法对天冬药材进行鉴别,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天冬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彭朝霞;杨朝莲;张运杰;曹敏;丁艳霞;杨萍;张慧;彭茂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为提高对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的认识,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3年以来收治的32例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的临床诊治资料,胆囊切除术后7例,胆囊切除并胆道探查术后19例,胆源性胰腺炎术后3例,慢性胰腺炎3例.作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成形术7例,胆肠内引流术14例,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8例,3例拒绝手术.结果 术后并发胆漏1例,十二指肠漏1例.治愈28例,死亡1例.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的认识.
作者:戴平;张蓓琳;金海龙;任建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30例活跃期宫口开大3cm后行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与同期未做任何镇痛处理的30例产妇进行比较,观察其第一、二、三产程时间、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采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分娩对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对比无显著差异.阴道助产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及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不影响产程,对新生儿安全,但增加阴道助产率.
作者:徐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入选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常规脱水,护脑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连续4周.观察其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和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是改善脑组织缺血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李先锋;张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脱水利尿剂,在临床上可用于抢救脑水肿、青光眼、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因此药浓度高,渗透压高,滴速快,易造成液体外渗,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大多数病人静滴此药会感到静脉疼痛,甚至出现皮肤发红、肿、痛等静脉炎症状.为了更好地减轻病人痛苦,许多学者做了不少实践,现就有关药物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国祥;李立军;林小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卜黄降脂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血脂异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服用卜黄降脂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多烯康胶丸作比较,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TC、TG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C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56.25%,TG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3.64%,TC、TG混合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35%,对照组为61.55%,2组血脂各项异常升高总有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卜黄降脂胶囊具有降低TC、TG作用,可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
作者:刘云亭;王占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黄褐斑(Chlosma)是一种后天性黑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其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妊娠、口服避孕药、雌孕激素水平增高、内分泌失调、卵巢疾病、激素治疗、血清铜含量异常、酪氨酸功能障碍、皮肤微生态失衡、抗自由基功能下降、营养因素、情志失调及某些慢性疾病等.
作者:杨桂芹;王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小切口切除胆囊的手术方式、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改进手术拉钩、手术方式和手术技巧完成胆囊切除手术.结果 38例全部成功,全组无一例胆道损伤、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结论 直视下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不需要较大设备投资的情况下,达到了手术微创、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降低费用的目的,尤其在当前新的医疗形势下,更应该被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上官泽林;简委;郜国声;刘东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商品名为反应停)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200mg/d,分早、晚二次口服;以后每周增加50mg~100mg,增至300mg/d,维持3个月以上;VAD方案:VCR(长春新硷)1mg+生理盐水20ml静推.ADR(阿霉素)10mg/d+5%葡萄糖250ml静滴,第5~8天Dex(地塞米松30mg/d+生理盐水250ml/静滴第9~12 d),2周为疗程.结果 CR(完全缓解)1例,PR(部分缓解)6例,MR(进步)2例,NR(未缓解)5例,总有效率64.3%.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MM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赵小亭;李葳;郭良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拉米夫定对活动性、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对36例活动性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血清HBVDNA阳性病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0、1一日一次,并与病情相似未用拉米夫定治疗者36例做对照,每2~3周进行症状、体征、血尿常规、肝功、凝血酶原活动度、HBVDNA等检查并记录.结果 治疗6个月统计,治疗组36例中,病情好转21例(58.33%),死亡9例(25.00%).对照组36例中,病情好转14例(38.89%),死亡16例(44.44%).两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对活动性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可延长生命.
作者:刘春华;王跃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加镁极化液在治疗频发室早中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频发室早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2例,治疗组18例,分别给予利多卡因、极化液及利多卡因、加镁极化液静点以控制心律失常.结果 对照组室早转复时间短3天,长20天,平均起效时间11.5±4.85天.治疗组室早转复短时间2天,长15天,平均起效时间7.06±3.33天.两组在室早转复时间上显著差异(t=2.773 P<0.05).结论 结果表明加镁极化液是治疗频发室早的一种安全可靠、切实有效的辅助措施.
作者:张松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1990年以来,我国老龄人口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长.1999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总数近1.3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10%,全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住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也逐年增高,要使老年患者能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健复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护理人员不但要学会老年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巧,而且需要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近年来的护理经验,现将发现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何丽丽;苟娟;王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如何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15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输血器进气针头作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结果 选择大隐静脉或头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且能够迅速补充血容量,在短时间内为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结论 输血器进气针头作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抢救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胜;刘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和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方法 通过对自己20多年的临床实际,结合文献复习,谈一些个人体会.结果 护患关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应用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充分展示护患沟通的艺术魅力,以此缓解护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信任,重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结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有利于进行正常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病人康复及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程赤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照组单用甘利欣,治疗60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肝功能改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白蛋白升高率、HBVDNA阴转率、e系统的血清转换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0%、30%、30%、2%、20%、4%,(P<0.05).结论 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病毒的清除方面明显优于单用甘利欣.
作者:吴纪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是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特别在突然加大运动量、非习惯性运动及力量训练后24h发生,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和(或)伴有肿胀、僵硬等症状.48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轻[1].该症状的发生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常用的按摩、理疗、淋浴等疗法,效果欠佳.本研究应用体针和中药内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对今后延迟性肌肉酸痛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健隆;翟鹏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ISO9000族标准作为全球具权威性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通用规则,经过我国部分血站等同采用实施后证明非常有效.在即将实施ISO9000(2000版)族标准的血站,高度关注ISO9000(2000版)族标准的要求以及血站质量管理变革,本文拟对此做粗浅的探讨.
作者:王素珍;吉武荣;张宁宁;范文成;涂林;刘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