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纪翠
20%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脱水利尿剂,在临床上可用于抢救脑水肿、青光眼、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因此药浓度高,渗透压高,滴速快,易造成液体外渗,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大多数病人静滴此药会感到静脉疼痛,甚至出现皮肤发红、肿、痛等静脉炎症状.为了更好地减轻病人痛苦,许多学者做了不少实践,现就有关药物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国祥;李立军;林小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普外临床经常遇到腹壁切口哆开,致使病员遭受痛苦,加重经济负担.从减张缝合术治疗腹壁切口哆开得到启示,切口哆开后用减张缝合术能治愈伤口,在缝合手术切口时直接用减张缝合术应该能预防切口哆开.
作者:刘在文;孙玉成;金头峰;李光变;李浩;张宪;朴松山;李林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30例活跃期宫口开大3cm后行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与同期未做任何镇痛处理的30例产妇进行比较,观察其第一、二、三产程时间、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采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分娩对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对比无显著差异.阴道助产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及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不影响产程,对新生儿安全,但增加阴道助产率.
作者:徐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机械通气是抢救和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呼吸机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呼吸相关肺炎(VAP)成为使用呼吸机的重要并发症之一.2004-01/2006-06,我院收治急慢性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67例,发现VAP的发生与护理操作有密切联系,对其预防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董理丽;赵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对我院2004年9月~2005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137例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疗效观察.方法 对137例病例(A组)在给予补液纠正、预防脱水,口服肠粘膜保护剂,肌注赛若金抗病毒及对症的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加用了经皮给药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治愈出院,与常规治疗的65例(B组)相比,在退热天数、泻止天数、住院天数相比均有较显著的(P<0.01).结论 常规治疗加经皮给药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经皮给药治疗可作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杜曾庆;刘晓梅;刘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分析总结自本院1994年~2004年9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病因、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以探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教训,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认为:自发性气胸对于肺组织压缩小于30%者,以吸氧、休息效果好.对于肺组织压缩大于30%者,青年人以胸腔穿刺抽气效果好,老年人应首选胸腔闭式引流,并应注意误诊及延误诊治问题.对于反复复发者,考虑行胸膜腔粘连,或进一步行胸腔镜、胸腔内手术治疗.
作者:周济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尼卡地平对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反应的作用.方法 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当患者符合拔管指征准备行气管拔管时,治疗组快速静注尼卡地平20μ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治疗组MAP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和10 min时的MAP均比入室时及治疗组同期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HR在拔管前后均较入室时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有3例发生室性早博.结论 尼卡地平可有效减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韦华;邓劲松;张日英;黄典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霉素眼膏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5um)为分析柱.流动相:0.1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三乙胺调节pH6.5)-乙腈(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ul.结果 在进样量2.5~80.0 ug的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复进样RSD=0.3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红霉素眼膏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罗意文;姚苑梅;李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卜黄降脂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血脂异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服用卜黄降脂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多烯康胶丸作比较,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TC、TG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C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56.25%,TG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3.64%,TC、TG混合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35%,对照组为61.55%,2组血脂各项异常升高总有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卜黄降脂胶囊具有降低TC、TG作用,可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
作者:刘云亭;王占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2年8月~2006年8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238例治疗情况.结果 223例造影效果满意,成功率93.7%.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31例,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方法是安全可行的,能及时发现胆总管病变,极大地降低了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梅保华;陈卫健;刘合春;高崇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加镁极化液在治疗频发室早中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频发室早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2例,治疗组18例,分别给予利多卡因、极化液及利多卡因、加镁极化液静点以控制心律失常.结果 对照组室早转复时间短3天,长20天,平均起效时间11.5±4.85天.治疗组室早转复短时间2天,长15天,平均起效时间7.06±3.33天.两组在室早转复时间上显著差异(t=2.773 P<0.05).结论 结果表明加镁极化液是治疗频发室早的一种安全可靠、切实有效的辅助措施.
作者:张松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老年皮肤瘙痒症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来自临床资料60例,糖尿病34例(57%),尿毒症2例(占3%),肝胆疾病3例,(占5%)神经因素3例(占5%),其他因素18例(占30%).结果 皮肤损害:全身性24例(占40%),常见于前胸后背,双下肢小腿处局限性36例(占60%).结论 病因治疗及采取全身局部治疗效果佳.
作者:王娟;王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喉镜在危重症中胃管置入过程中的临床应用的价值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喉镜辅助法胃管置入的75例危重症患者.结果 75例危重症患者采用喉镜辅助法胃管置入均一次性成功,在置入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危重症患者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法常常难以实现,借助喉镜胃管置入在临床上简单可行,可以解决危重症患早期胃肠道营养困难的问题.
作者:石金河;李雪亮;张建新;杨飞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照组单用甘利欣,治疗60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肝功能改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白蛋白升高率、HBVDNA阴转率、e系统的血清转换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0%、30%、30%、2%、20%、4%,(P<0.05).结论 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病毒的清除方面明显优于单用甘利欣.
作者:吴纪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原因、护理及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报告我院1989年8月~2006年10月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5例的原因、护理及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复习并进行讨论.结果 食管破裂尤其自发性食管破裂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病情变化很大,死亡率极高,多出现误诊误治;及早诊断、选择正确的外科治疗方案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护理在胸腔闭式引流、营养支持,尤其是静脉营养、胃肠造瘘营养、心理护理方面为重点.气压型自发性食管破裂2例痊愈,1例后期因不能耐受手术死亡;2例非压力性食管穿孔经积极治疗,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一定时间的生命.结论 良好的护理结合正确的外科治疗是食管破裂获得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贾进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止嗽散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止咳散为主方,辨证加减用药.方法 本组病例共94例,治愈82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结论 用止嗽散为主方,辨证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疗效满意.
作者:陈正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田螺、葱段、姜片、麝香捣成泥后温敷脐周相应穴位.每日一次,连用4次.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中药敷脐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车向阳;孙伟;庄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9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1周内心绞痛控制情况及1个月内临床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 1周内中、高危治疗组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及高危治疗组1个月内控制临床心血管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明显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严重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作者:王忠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作为一种避孕方法,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变得重要,随着计划生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选择放置宫内节育器作为避孕方法的妇女日益增多,因宫内节育器具有避孕时效长、方便经济等诸多优点,而更年期妇女取环又成了我们广大妇科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本文对近十年来更年期妇女的取环术略作总结,浅述如下:
作者:俞委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入选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常规脱水,护脑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连续4周.观察其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和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是改善脑组织缺血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李先锋;张千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