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王萍
根据《中国-WHO流行性感冒合作计划《2001-2004》》项目工作的要求,我院被安徽省卫生厅指定为国家流感监测网络的哨点医院,并被评为2004~2005年度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先进单位,现将加强管理做好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工作的体会介绍一下,以指导2005~2009年卫生部-WHO流行性感冒合作项目工作更好的完成.
作者:宛红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精神科病房管理的作用.方法 运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整体护理的运用规范了病房管理,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结论 实施整体护理使精神科病房管理更系统化、科学化,是在精神科病房管理中值得推广的护理工作模式.
作者:李节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1990年以来,我国老龄人口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长.1999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总数近1.3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10%,全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住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也逐年增高,要使老年患者能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健复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护理人员不但要学会老年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巧,而且需要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近年来的护理经验,现将发现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何丽丽;苟娟;王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9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1周内心绞痛控制情况及1个月内临床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 1周内中、高危治疗组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及高危治疗组1个月内控制临床心血管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明显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严重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作者:王忠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面部外伤以鼻骨骨折为常见,对于鼻骨骨折一般X线平Y检查也易做出诊断,但X线平片检查部位重叠,密度分辨率差,有时鼻骨骨折容易部分漏诊[1].因此采用冠状位HRCT扫描技术[2],对鼻骨外伤患者35例进行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宋永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医院药学的飞速发展,药师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药师素质服务与临床是现今当务之急.本文介绍提高药师业务素质要从提高药师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法制观念等几面探讨.
作者:杨开秀;郑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尼卡地平对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反应的作用.方法 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当患者符合拔管指征准备行气管拔管时,治疗组快速静注尼卡地平20μ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治疗组MAP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和10 min时的MAP均比入室时及治疗组同期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HR在拔管前后均较入室时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有3例发生室性早博.结论 尼卡地平可有效减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韦华;邓劲松;张日英;黄典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联用潘妥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西沙比利联用潘妥拉唑治疗43例,对照组单用潘妥拉唑治疗41例,观察临床症状和内镜下表现.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93.02%,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显效率为60.98%,总有效率为87.80%,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8.37%和65.85%.以上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西沙比利联合潘妥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改善迅速,炎症治愈率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潘妥拉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延芳;吕旭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分析、总结了64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血管瘤的资料与方法,重点介绍对此类患者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措施、口腔及膳食护理的过程及经验,讨论了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机理及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优点.
作者:李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小切口切除胆囊的手术方式、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改进手术拉钩、手术方式和手术技巧完成胆囊切除手术.结果 38例全部成功,全组无一例胆道损伤、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结论 直视下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不需要较大设备投资的情况下,达到了手术微创、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降低费用的目的,尤其在当前新的医疗形势下,更应该被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上官泽林;简委;郜国声;刘东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长寿、自我保健能力不断增强,老年人群正迅速增长,常存在多种心、脑、血管病,尤其高血压,并导致严重致残与死亡,而治疗与控制率却很低,易发生不良反应[1].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提高对老年高血压的认识,进行合理的降压药物治疗,对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有关老年高血压的有关知识分别阐述如下:
作者:韩兰泉;朱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普外临床经常遇到腹壁切口哆开,致使病员遭受痛苦,加重经济负担.从减张缝合术治疗腹壁切口哆开得到启示,切口哆开后用减张缝合术能治愈伤口,在缝合手术切口时直接用减张缝合术应该能预防切口哆开.
作者:刘在文;孙玉成;金头峰;李光变;李浩;张宪;朴松山;李林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寻常疣及跖疣的疗效.方法 本组寻常疣55例,共152个疣体;跖疣16例,共38个疣体.用平阳霉素在疣体的基底部注射.结果 寻常疣治愈率95.6%,复发率4.4%,跖疣治愈率94.8%,复发3个,复发率5.2%.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治疗寻常疣、跖疣,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痛苦少的方法.
作者:陈军秀;刘萍;韩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采用表面麻醉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891例,共917只眼,取得满意效果,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术眼配合训练、术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罗海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04-01/2006-03,我科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80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1 病例选择 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第6版.选择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60例,1~5岁54例,男30例,女24例;5~14岁106例,男56例,女50例.病程3~5 d.
作者:张青;闫俊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作为一种避孕方法,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变得重要,随着计划生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选择放置宫内节育器作为避孕方法的妇女日益增多,因宫内节育器具有避孕时效长、方便经济等诸多优点,而更年期妇女取环又成了我们广大妇科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本文对近十年来更年期妇女的取环术略作总结,浅述如下:
作者:俞委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和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方法 通过对自己20多年的临床实际,结合文献复习,谈一些个人体会.结果 护患关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应用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充分展示护患沟通的艺术魅力,以此缓解护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信任,重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结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有利于进行正常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病人康复及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程赤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无偿献血中,献血者产生不良反应,是影响公民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健康适龄公民对血液生理知识及献血常识了解甚少,甚至认为献血会伤元气,损害身体等.因此,提及无偿献血会让他们产生恐惧及紧张的心理反应,这样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特别是首次献血时,容易出现献血不良反应,预防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正确处理,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保护献血者健康.
作者:刘金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如何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15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输血器进气针头作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结果 选择大隐静脉或头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且能够迅速补充血容量,在短时间内为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结论 输血器进气针头作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抢救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胜;刘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30例活跃期宫口开大3cm后行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与同期未做任何镇痛处理的30例产妇进行比较,观察其第一、二、三产程时间、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采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分娩对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对比无显著差异.阴道助产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及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不影响产程,对新生儿安全,但增加阴道助产率.
作者:徐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