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分娩镇痛30例临床观察

徐荣

关键词: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程, 阴道助产率
摘要:目的 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30例活跃期宫口开大3cm后行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与同期未做任何镇痛处理的30例产妇进行比较,观察其第一、二、三产程时间、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采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分娩对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对比无显著差异.阴道助产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及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不影响产程,对新生儿安全,但增加阴道助产率.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述更年期取环术

    放置宫内节育器作为一种避孕方法,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变得重要,随着计划生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选择放置宫内节育器作为避孕方法的妇女日益增多,因宫内节育器具有避孕时效长、方便经济等诸多优点,而更年期妇女取环又成了我们广大妇科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本文对近十年来更年期妇女的取环术略作总结,浅述如下:

    作者:俞委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发性气胸96例临床分析

    分析总结自本院1994年~2004年9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病因、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以探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教训,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认为:自发性气胸对于肺组织压缩小于30%者,以吸氧、休息效果好.对于肺组织压缩大于30%者,青年人以胸腔穿刺抽气效果好,老年人应首选胸腔闭式引流,并应注意误诊及延误诊治问题.对于反复复发者,考虑行胸膜腔粘连,或进一步行胸腔镜、胸腔内手术治疗.

    作者:周济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中正确应用暗示疗法的体会

    通过对内科疾病的3例典型病例进行心理护理和暗示疗法后,发现医护人员的语言、护理措施、常起到积极或消极的暗示作用.临床实践证实,暗示,对疾病来说,和情绪一样,有正、反两种作用,它可来自外部环境,也可来自患者自身,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作者:邓贵姣;徐红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卜黄降脂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卜黄降脂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血脂异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服用卜黄降脂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多烯康胶丸作比较,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TC、TG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C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56.25%,TG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3.64%,TC、TG混合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35%,对照组为61.55%,2组血脂各项异常升高总有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卜黄降脂胶囊具有降低TC、TG作用,可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

    作者:刘云亭;王占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采用表面麻醉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891例,共917只眼,取得满意效果,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术眼配合训练、术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罗海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敷脐治疗1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田螺、葱段、姜片、麝香捣成泥后温敷脐周相应穴位.每日一次,连用4次.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中药敷脐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车向阳;孙伟;庄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镁极化液辅助治疗频发室早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镁极化液在治疗频发室早中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频发室早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2例,治疗组18例,分别给予利多卡因、极化液及利多卡因、加镁极化液静点以控制心律失常.结果 对照组室早转复时间短3天,长20天,平均起效时间11.5±4.85天.治疗组室早转复短时间2天,长15天,平均起效时间7.06±3.33天.两组在室早转复时间上显著差异(t=2.773 P<0.05).结论 结果表明加镁极化液是治疗频发室早的一种安全可靠、切实有效的辅助措施.

    作者:张松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西沙比利、潘妥拉唑联合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联用潘妥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西沙比利联用潘妥拉唑治疗43例,对照组单用潘妥拉唑治疗41例,观察临床症状和内镜下表现.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93.02%,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显效率为60.98%,总有效率为87.80%,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8.37%和65.85%.以上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西沙比利联合潘妥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改善迅速,炎症治愈率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潘妥拉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延芳;吕旭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有限元方法在肺癌精确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 前言肺癌是肺部常见的致命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放射肿瘤学的发展,精确放射治疗已成为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局部未控、复发和远处转移,远处转移也与局部复发有关.因此提高肺癌的局部控制率对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放射治疗需大限度地将射线集中到靶区内,而使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不受照射,以大限度的杀死肿瘤细胞,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精确放射治疗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是放射肿瘤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精确放射治的中心思想是指在肿瘤放射治疗的全过程-定位、计划、摆位及治疗实施等,应用各种手段使其保持相当高的物理精度和良好的重复性,确保放射线大限度地集中在所要治疗的靶区内,而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得到较好的保护.

    作者:李涛;姚进;吴大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眶内异物误诊1例

    患者,男,18岁,学生,住院号17160因鞭打耕牛反弹至左眼下颜面部开放性外伤,当即左眼眼胀痛出血不止,2005年4月20日首次夜间急诊,眼科行清创缝合术,次日返回当地卫生院抗炎治疗,五日返回我院眼科门诊拆线伤口愈合.局部皮肤红肿、胀痛,嘱其抗炎治疗,25日后因左眼胀痛,视物模糊而复诊,收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视力检查:右眼=5.1,左眼=4.4左眼眶下缘近内眦可见纵行斑痕,长约3.5cm左眼睑轻度红肿,结膜充血水肿,以下穹隆为重,角膜混浊,前房区及瞳孔可见棕渗出,瞳孔双眼反射敏.左眼底窥不清.X线.CT报告左眼眶内异物.左眼眶下缘近内眦部可触及一柱状物高出眶缘.诊断:(1)左眼眶内异物.(2)左眼虹膜炎.治疗经过:即于局麻下行左眼异物取出术.在左眼眶下壁内侧触之高出眶缘的异物处下穹字窿结膜囊平行与眶缘切口,分离软组织,可见一铜丝状物即以血管钳拔出,长约3.0×0.2厘米铜丝.球后,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溶液,结膜囊连续缝合,眼部抗炎治疗,一周后治愈出院.

    作者:那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血管瘤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分析、总结了64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血管瘤的资料与方法,重点介绍对此类患者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措施、口腔及膳食护理的过程及经验,讨论了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机理及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优点.

    作者:李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体会(附238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2年8月~2006年8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238例治疗情况.结果 223例造影效果满意,成功率93.7%.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31例,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方法是安全可行的,能及时发现胆总管病变,极大地降低了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梅保华;陈卫健;刘合春;高崇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治疗慢性再障4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以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雄激素)为治疗药物,对照组20例以安特尔(雄激素)为主.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4例,缓解10例,明显进步2例,无效例;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缓解8例,明显进步3例,无效7例.治疗组有效率为8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5%.结论 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伟;王璇;崔海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彩超诊断继发肺动脉高压探析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处理.方法 对30例本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其中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17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8例,系统性硬化症5例.结果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气急干咳,心脏心脏彩超(UCG)均显示右室扩张伴三尖瓣返流.3年中死亡11例(36.8%).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大于60mmHg)20例,死亡7例.早期诊断肺动脉高压6例,无1例死亡.静脉应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非用药组.26例患者短期应用前列地尔2周后,肺动脉收缩压平均降幅7.2%.结论 风湿性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预后不良.UCG有助于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CTX冲击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子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注射用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照组单用甘利欣,治疗60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肝功能改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白蛋白升高率、HBVDNA阴转率、e系统的血清转换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0%、30%、30%、2%、20%、4%,(P<0.05).结论 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病毒的清除方面明显优于单用甘利欣.

    作者:吴纪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术后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 通过加强对呼吸功能的维护,做到熟练掌握引发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从而保证术后病人肺通气或换气功能的有效能.结果 1.注意观察,早期发现呼吸衰竭的症状.2.采取翻身、拍背、鼓励、吸痰、雾化等有效的排痰措施.3.保持有效呼吸和吸氧.结果 40例病人3例病人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在80~85 %之间外,其余37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理想.

    作者:万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拉米夫定对活动性、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对36例活动性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血清HBVDNA阳性病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0、1一日一次,并与病情相似未用拉米夫定治疗者36例做对照,每2~3周进行症状、体征、血尿常规、肝功、凝血酶原活动度、HBVDNA等检查并记录.结果 治疗6个月统计,治疗组36例中,病情好转21例(58.33%),死亡9例(25.00%).对照组36例中,病情好转14例(38.89%),死亡16例(44.44%).两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对活动性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可延长生命.

    作者:刘春华;王跃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尼卡地平对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反应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尼卡地平对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反应的作用.方法 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当患者符合拔管指征准备行气管拔管时,治疗组快速静注尼卡地平20μ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治疗组MAP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和10 min时的MAP均比入室时及治疗组同期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HR在拔管前后均较入室时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有3例发生室性早博.结论 尼卡地平可有效减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韦华;邓劲松;张日英;黄典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皮肤瘙痒症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老年皮肤瘙痒症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来自临床资料60例,糖尿病34例(57%),尿毒症2例(占3%),肝胆疾病3例,(占5%)神经因素3例(占5%),其他因素18例(占30%).结果 皮肤损害:全身性24例(占40%),常见于前胸后背,双下肢小腿处局限性36例(占60%).结论 病因治疗及采取全身局部治疗效果佳.

    作者:王娟;王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采血试管的改进

    目的 主要解决目前采血试管的封口问题,防止装入试管的液体飞溅和蒸发.方法 在试管体上连接一个试管帽,试管帽有一环形带通过弹性变形套在试管体的上部,环形带与试管帽体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试管帽可以扣在试管体上口而对其密封.结果 当用于采血用途时,装入血液后盖上试管帽,可防止血清挥发,也便于分离的血清放入该试管低温冰箱长期保存.结论 采血试管改进后既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又避免了艾滋病毒、乙肝病毒的感染.

    作者:方艳玲;刘庆福;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