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霉素眼膏的含量

罗意文;姚苑梅;李成

关键词:红霉素眼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霉素眼膏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5um)为分析柱.流动相:0.1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三乙胺调节pH6.5)-乙腈(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ul.结果 在进样量2.5~80.0 ug的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复进样RSD=0.3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红霉素眼膏的含量测定方法.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丝线缝扎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髌骨骨折106例

    2003-01/2006-06,我院骨科应用丝线缝扎内固定治疗各种类型髌骨骨折10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男75例,女31例;年龄16~72岁,平均37岁;横断骨折36例,纵型骨折8例,粉碎骨折6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所选全部病例均有明显分离移位>0.5cm,关节面不平整,于伤后4~69 h内手术.

    作者:蒋彩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断指再植术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指导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手术后指体功能的恢复方法.方法 断指再植术后按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手指功能锻炼方法.结果 72例断指再植术后,100%达到了功能恢复.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按阶段进行指体功能锻炼,能很好的恢复断指指体的功能.

    作者:韩书环;马巧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过期四环素急性中毒患者2年随访报告

    目的 追踪过期四环素中毒患者的预后,探讨过期四环素对人体的长期影响.方法 对2001年本地区发生的60例过期四环素中毒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临床复查、司法鉴定.结果 1年后26例(43,3%)患者仍有临床表现,其中11例为神经衰弱表现,6例为继发性脑损害表现(致残)、4例为上腹部症状,5例为原有伴随病加重.2年后随访5例有神经衰弱表现,6例继发性脑损害无变化.结论 过期四环素临床预后不良,继发性脑损害、神经-肌肉损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易新民;陈维顺;陈崇伟;张选均;朱宜人;钟燎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交通意外患者的接诊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意外的发生亦呈增长趋势.此类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变化快,稍有延误便会失去抢救机会.我院急诊外科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共收治了480例交通意外患者.经及时抢救及全面护理,治愈240例,好转200例,死亡40例.抢救成功率为91.6%,现将其接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肖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心得

    黄褐斑(Chlosma)是一种后天性黑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其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妊娠、口服避孕药、雌孕激素水平增高、内分泌失调、卵巢疾病、激素治疗、血清铜含量异常、酪氨酸功能障碍、皮肤微生态失衡、抗自由基功能下降、营养因素、情志失调及某些慢性疾病等.

    作者:杨桂芹;王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通心络胶囊对脑梗塞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入选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常规脱水,护脑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连续4周.观察其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和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是改善脑组织缺血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李先锋;张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喉镜在危重症中胃管置入过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喉镜在危重症中胃管置入过程中的临床应用的价值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喉镜辅助法胃管置入的75例危重症患者.结果 75例危重症患者采用喉镜辅助法胃管置入均一次性成功,在置入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危重症患者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法常常难以实现,借助喉镜胃管置入在临床上简单可行,可以解决危重症患早期胃肠道营养困难的问题.

    作者:石金河;李雪亮;张建新;杨飞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和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方法 通过对自己20多年的临床实际,结合文献复习,谈一些个人体会.结果 护患关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应用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充分展示护患沟通的艺术魅力,以此缓解护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信任,重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结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有利于进行正常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病人康复及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程赤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镁极化液辅助治疗频发室早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镁极化液在治疗频发室早中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频发室早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2例,治疗组18例,分别给予利多卡因、极化液及利多卡因、加镁极化液静点以控制心律失常.结果 对照组室早转复时间短3天,长20天,平均起效时间11.5±4.85天.治疗组室早转复短时间2天,长15天,平均起效时间7.06±3.33天.两组在室早转复时间上显著差异(t=2.773 P<0.05).结论 结果表明加镁极化液是治疗频发室早的一种安全可靠、切实有效的辅助措施.

    作者:张松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止嗽散治疗咳嗽9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止嗽散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止咳散为主方,辨证加减用药.方法 本组病例共94例,治愈82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结论 用止嗽散为主方,辨证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疗效满意.

    作者:陈正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眶内异物误诊1例

    患者,男,18岁,学生,住院号17160因鞭打耕牛反弹至左眼下颜面部开放性外伤,当即左眼眼胀痛出血不止,2005年4月20日首次夜间急诊,眼科行清创缝合术,次日返回当地卫生院抗炎治疗,五日返回我院眼科门诊拆线伤口愈合.局部皮肤红肿、胀痛,嘱其抗炎治疗,25日后因左眼胀痛,视物模糊而复诊,收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视力检查:右眼=5.1,左眼=4.4左眼眶下缘近内眦可见纵行斑痕,长约3.5cm左眼睑轻度红肿,结膜充血水肿,以下穹隆为重,角膜混浊,前房区及瞳孔可见棕渗出,瞳孔双眼反射敏.左眼底窥不清.X线.CT报告左眼眶内异物.左眼眶下缘近内眦部可触及一柱状物高出眶缘.诊断:(1)左眼眶内异物.(2)左眼虹膜炎.治疗经过:即于局麻下行左眼异物取出术.在左眼眶下壁内侧触之高出眶缘的异物处下穹字窿结膜囊平行与眶缘切口,分离软组织,可见一铜丝状物即以血管钳拔出,长约3.0×0.2厘米铜丝.球后,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溶液,结膜囊连续缝合,眼部抗炎治疗,一周后治愈出院.

    作者:那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霉素眼膏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霉素眼膏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5um)为分析柱.流动相:0.1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三乙胺调节pH6.5)-乙腈(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ul.结果 在进样量2.5~80.0 ug的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复进样RSD=0.3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红霉素眼膏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罗意文;姚苑梅;李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寻常疣、跖疣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寻常疣及跖疣的疗效.方法 本组寻常疣55例,共152个疣体;跖疣16例,共38个疣体.用平阳霉素在疣体的基底部注射.结果 寻常疣治愈率95.6%,复发率4.4%,跖疣治愈率94.8%,复发3个,复发率5.2%.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治疗寻常疣、跖疣,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痛苦少的方法.

    作者:陈军秀;刘萍;韩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骨骨折的CT诊断价值

    面部外伤以鼻骨骨折为常见,对于鼻骨骨折一般X线平Y检查也易做出诊断,但X线平片检查部位重叠,密度分辨率差,有时鼻骨骨折容易部分漏诊[1].因此采用冠状位HRCT扫描技术[2],对鼻骨外伤患者35例进行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宋永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30例活跃期宫口开大3cm后行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与同期未做任何镇痛处理的30例产妇进行比较,观察其第一、二、三产程时间、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采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分娩对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对比无显著差异.阴道助产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及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不影响产程,对新生儿安全,但增加阴道助产率.

    作者:徐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巨细胞病毒感染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80例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血清CMV-IgM.结果 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16例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占20%.结论 ITP与CMV感染有一定关系.

    作者:樊茂;张倩;胡双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发性气胸96例临床分析

    分析总结自本院1994年~2004年9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病因、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以探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教训,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认为:自发性气胸对于肺组织压缩小于30%者,以吸氧、休息效果好.对于肺组织压缩大于30%者,青年人以胸腔穿刺抽气效果好,老年人应首选胸腔闭式引流,并应注意误诊及延误诊治问题.对于反复复发者,考虑行胸膜腔粘连,或进一步行胸腔镜、胸腔内手术治疗.

    作者:周济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宝儿康散与思连康联用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158例报告

    目的 总结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的经验.方法 收集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住院患儿中非感染性腹泻的2月~2岁婴幼儿,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口服宝儿康散及思连康片.结果 158例患儿治愈率为72.8%,好转率为19.6%,总有效率为92.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宝儿康散与思连康联用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红霞;李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采用表面麻醉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891例,共917只眼,取得满意效果,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术眼配合训练、术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罗海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敷脐治疗1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田螺、葱段、姜片、麝香捣成泥后温敷脐周相应穴位.每日一次,连用4次.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中药敷脐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车向阳;孙伟;庄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