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丝线缝扎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髌骨骨折106例

蒋彩云

关键词:丝线缝扎固定, 中药, 髌骨骨折
摘要:2003-01/2006-06,我院骨科应用丝线缝扎内固定治疗各种类型髌骨骨折10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男75例,女31例;年龄16~72岁,平均37岁;横断骨折36例,纵型骨折8例,粉碎骨折6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所选全部病例均有明显分离移位>0.5cm,关节面不平整,于伤后4~69 h内手术.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佳采血量的控制

    目的 探讨控制采血量达到佳的方法.方法 做一个标准物,现场将采血袋和标准物都放到采血称上,然后提起采血针到穿刺部位的高度,记录此时采血称的计量值,即佳采血量的控制点.结果 血容量抽检结果和标示血容量比较贴近,无明显差异(P>0.01),质控图与标准线符合度很高.结论 掌握佳采血量的控制点,理想的控制了佳采血量,有效的提高了血液的质量.

    作者:郭超群;田宗斌;李运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喘乐宁、爱喘乐、普米克联合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喘乐宁、爱喘乐、普米克联合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对照组57例,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加予喘乐宁、爱喘乐、普米克联合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解除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缓解喘憋及缩短哮鸣音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喘乐宁、爱喘乐、普米克联合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显效迅速,疗效显著.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1990年以来,我国老龄人口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长.1999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总数近1.3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10%,全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住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也逐年增高,要使老年患者能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健复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护理人员不但要学会老年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巧,而且需要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近年来的护理经验,现将发现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何丽丽;苟娟;王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发性气胸96例临床分析

    分析总结自本院1994年~2004年9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病因、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以探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教训,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认为:自发性气胸对于肺组织压缩小于30%者,以吸氧、休息效果好.对于肺组织压缩大于30%者,青年人以胸腔穿刺抽气效果好,老年人应首选胸腔闭式引流,并应注意误诊及延误诊治问题.对于反复复发者,考虑行胸膜腔粘连,或进一步行胸腔镜、胸腔内手术治疗.

    作者:周济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输血器进气针头作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目的 如何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15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输血器进气针头作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结果 选择大隐静脉或头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且能够迅速补充血容量,在短时间内为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结论 输血器进气针头作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抢救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胜;刘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天冬氨基酸薄层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天冬药材氨基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天冬药材质量标准和天冬GAP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天冬药材中所含的氨基酸类成份进行薄层色谱的定性研究.结论 用此法对天冬药材进行鉴别,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天冬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彭朝霞;杨朝莲;张运杰;曹敏;丁艳霞;杨萍;张慧;彭茂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过期四环素急性中毒患者2年随访报告

    目的 追踪过期四环素中毒患者的预后,探讨过期四环素对人体的长期影响.方法 对2001年本地区发生的60例过期四环素中毒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临床复查、司法鉴定.结果 1年后26例(43,3%)患者仍有临床表现,其中11例为神经衰弱表现,6例为继发性脑损害表现(致残)、4例为上腹部症状,5例为原有伴随病加重.2年后随访5例有神经衰弱表现,6例继发性脑损害无变化.结论 过期四环素临床预后不良,继发性脑损害、神经-肌肉损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易新民;陈维顺;陈崇伟;张选均;朱宜人;钟燎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人性化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陪伴分娩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有亲人陪伴的产妇200例为观察组,同期无亲人陪伴分娩的产妇200例为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心理反应、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人性化陪伴分娩有助于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消除焦虑恐惧情绪,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韵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体会(附238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2年8月~2006年8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238例治疗情况.结果 223例造影效果满意,成功率93.7%.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31例,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方法是安全可行的,能及时发现胆总管病变,极大地降低了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梅保华;陈卫健;刘合春;高崇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治疗慢性再障4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以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雄激素)为治疗药物,对照组20例以安特尔(雄激素)为主.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4例,缓解10例,明显进步2例,无效例;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缓解8例,明显进步3例,无效7例.治疗组有效率为8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5%.结论 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伟;王璇;崔海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尼卡地平对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反应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尼卡地平对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反应的作用.方法 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当患者符合拔管指征准备行气管拔管时,治疗组快速静注尼卡地平20μ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治疗组MAP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和10 min时的MAP均比入室时及治疗组同期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HR在拔管前后均较入室时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有3例发生室性早博.结论 尼卡地平可有效减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韦华;邓劲松;张日英;黄典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镁极化液辅助治疗频发室早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镁极化液在治疗频发室早中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频发室早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2例,治疗组18例,分别给予利多卡因、极化液及利多卡因、加镁极化液静点以控制心律失常.结果 对照组室早转复时间短3天,长20天,平均起效时间11.5±4.85天.治疗组室早转复短时间2天,长15天,平均起效时间7.06±3.33天.两组在室早转复时间上显著差异(t=2.773 P<0.05).结论 结果表明加镁极化液是治疗频发室早的一种安全可靠、切实有效的辅助措施.

    作者:张松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交通意外患者的接诊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意外的发生亦呈增长趋势.此类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变化快,稍有延误便会失去抢救机会.我院急诊外科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共收治了480例交通意外患者.经及时抢救及全面护理,治愈240例,好转200例,死亡40例.抢救成功率为91.6%,现将其接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肖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血管瘤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分析、总结了64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血管瘤的资料与方法,重点介绍对此类患者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措施、口腔及膳食护理的过程及经验,讨论了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机理及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优点.

    作者:李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西沙比利、潘妥拉唑联合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联用潘妥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西沙比利联用潘妥拉唑治疗43例,对照组单用潘妥拉唑治疗41例,观察临床症状和内镜下表现.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93.02%,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显效率为60.98%,总有效率为87.80%,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8.37%和65.85%.以上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西沙比利联合潘妥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改善迅速,炎症治愈率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潘妥拉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延芳;吕旭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及治疗分析137例

    目的 本文对我院2004年9月~2005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137例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疗效观察.方法 对137例病例(A组)在给予补液纠正、预防脱水,口服肠粘膜保护剂,肌注赛若金抗病毒及对症的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加用了经皮给药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治愈出院,与常规治疗的65例(B组)相比,在退热天数、泻止天数、住院天数相比均有较显著的(P<0.01).结论 常规治疗加经皮给药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经皮给药治疗可作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杜曾庆;刘晓梅;刘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减张缝合术防治腹壁切口哆开

    普外临床经常遇到腹壁切口哆开,致使病员遭受痛苦,加重经济负担.从减张缝合术治疗腹壁切口哆开得到启示,切口哆开后用减张缝合术能治愈伤口,在缝合手术切口时直接用减张缝合术应该能预防切口哆开.

    作者:刘在文;孙玉成;金头峰;李光变;李浩;张宪;朴松山;李林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卜黄降脂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卜黄降脂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血脂异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服用卜黄降脂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多烯康胶丸作比较,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TC、TG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C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56.25%,TG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3.64%,TC、TG混合升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35%,对照组为61.55%,2组血脂各项异常升高总有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卜黄降脂胶囊具有降低TC、TG作用,可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

    作者:刘云亭;王占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采用表面麻醉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891例,共917只眼,取得满意效果,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术眼配合训练、术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罗海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注射用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照组单用甘利欣,治疗60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肝功能改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白蛋白升高率、HBVDNA阴转率、e系统的血清转换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0%、30%、30%、2%、20%、4%,(P<0.05).结论 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病毒的清除方面明显优于单用甘利欣.

    作者:吴纪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