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夏卫生云平台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挖掘与挑战

夏洪图;孙静;杨静;张广才

关键词:云平台, 大数据, 信息安全
摘要:宁夏卫生云平台基本架构已建成,围绕人口健康信息的各项业务系统正在有序推进,平台人口医疗健康数据汇总逐步完善,通过开展数据挖掘与利用,依托信息化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强化业务监管的便民惠民效果将逐步显现.通过分析云平台现有数据的挖掘应用,阐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移动医疗设备对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管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索移动医疗设备对心理护理干预管理的影响和在内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2016年1-12月400例内科住院患者,实验通过对内科住院患者问卷调查和实际心理护理干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应用移动医疗设备治疗前后的SAS、SDS和姒HAMA评分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的患者焦虑得到了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比对照组满意率提高10.2%.说明移动医疗设备应用于心理护理干预管理效果良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移动医疗设备在护理中的应用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新的护理模式要求给患者进行心理、社会、生物的整体护理.利用移动医疗设备加强对住院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管理,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还能促进患者康复,建设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谢伟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数字化医院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

    目的:为了实现医院科研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加速医院数字化发展进程.方法:结合医院自身特点,整合科研工作所需要的各类资源,以信息共享为目标建设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果:将先进的科研管理制度引入信息化管理流程,改变了传统的科研管理方式,为医院的科研管理奠定数字化基础.结论: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了科研管理制度,理顺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汪新建;马睿;杨孝光;王晓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的医院IT服务实践探索

    目的:探索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在医院IT服务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对医院信息部门IT服务管理实践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并通过分析不断改进实施流程.结果:通过实施ITIL,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服务响应时间.结论:只有采用适合医院IT服务特点、针对性强的IT服务管理系统,才能获得IT管理佳实践,让医院信息部门IT服务管理工作形成闭环.

    作者:韩向非;郭幽燕;王建勋;王冠群;马琳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品牌交换机直连远程访问的方法研究

    目的:找到直连的不同品牌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方法:利用H3C交换机的NDP信息表找到思科交换机连接的端口,通过查看该端口的ARP信息表,找到思科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利用思科交换机管理VLAN下的ARP信息表,找到直连的H3C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终使用远程登录技术连接到交换机.结果:该方法应用到医院网络中,能够准确找到目标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结论:该方法能够实现直连的不同品牌交换机的远程访问.

    作者:王少伟;杨红玉;刘敏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化随机算法形式化定义与优化

    小化法是一种动态随机化算法,它可以在较小的样本量下保证各处理组间和控制因素水平下的样本均衡.介绍了小化算法的原理,并利用形式化方法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算法中较为核心的均衡度量和不均衡计算方法做了说明.提出小化法存在的三个缺陷:不可重复、不支持非平衡设计和计算复杂度高.针对上述缺陷,通过加入基于种子的随机序列来控制分组概率,从而解决不可重复的问题,通过用处理组间样本比例来修正优先分配概率解决非平衡设计,通过设计一套计算机函数来解决复杂度,终使这些问题都得到很好地解决.

    作者:文天才;刘保延;何丽云;白文静;闫世艳;李洪皎;吕晓颖;王鑫;张艳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健康管理的分级诊疗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目的:按照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健康管理理念的信息服务平台.方法:信息服务平台采用了分布式架构部署,运用了大数据、云计算和总线技术.结果及结论:该系统提供了统一认证、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的功能,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医疗诊疗效率.

    作者:崔志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随机森林模型在ICU患者住院死亡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随机森林模型构建ICU患者住院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其预测性能,并与ICU常用的危重症病情评分模型SAPS-Ⅱ进行比较.结果:随机森林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比SAPS-Ⅱ模型高出5个百分点,两者分别为0.855和0.800.结论:随机森林模型对复杂数据有良好的适应性,相比SAPS-Ⅱ,分类准确度高,更适合应用于ICU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

    作者:谢俊卿;蔺轲;李春晓;孔桂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数字化重建跟骨骨折及术前虚拟设计、模拟

    目的:探讨数字化重建跟骨骨折及骨折内固定术前虚拟设计、模拟.方法:利用跟骨骨折患侧与健侧足踝部CT扫描数据,应用Mimics17.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出双侧跟骨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相关测量.通过镜像原理,将患侧与健侧跟骨进行对比、拟合,并进行虚拟内固定手术设计.结果:成功展示了跟骨骨折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在个人计算机上通过复位、拟合、内固定等手术设计,指导临床手术操作.结论:数字化虚拟重建技术直观、立体地展示骨折的形态,弥补术区切口显露不足,提高复位精度,优化手术设计,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沈美华;成钢;施凯兵;施晓健;陈晔;张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远程医学平台打造专科医疗联合体

    为实现为克拉玛依市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目标,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借助远程医学平台构建医疗联合体合作模式.以远程共建科室模式进行医院集团管理的合作,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担任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名誉科主任”指导医疗工作,实现两家医院的资源共享,通过远程方式进行“面对面”的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指导、手术示教等业务开展.这是国家医改进程中与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合作共赢的模式探索,旨在形成相对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

    作者:李慧;张长亮;来勇臣;刘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大型数字化医院集成平台集成测试的应用

    大型数字化医院建设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需要以HIS为业务主体,集成临床系统、医技系统、运营系统等,实现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信息共享、流程协同,为了保证信息系统全面稳定的运转,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逐步进行全面的集成测试,包括疏通测试、业务流测试、数据准确性测试及场景测试,从数据层级、业务层级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搭建起一个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安全性的平台架构.针对大型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特点,结合医院的实战经验论述集成测试在数据、业务流、终验收等方面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作者:周培斌;陈代娇;张军;杨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安卓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1].方法:利用移动医疗和医疗物联网技术的移动性、灵活性和信息采集的便携性,在院内各业务科室以及住院病区的病人床边获取实时的患者信息或寻求决策支持信息,同时能够对病人诊疗活动的后一个医嘱执行的环节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结果: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标识系统,减少护理差错;加强医护配合,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基于以医护患为目标的医院智能开放平台框架设计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升级,帮助医院解决临床医护工作对信息数据现场支持的需求,更为今后智能化数字医院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赵海文;周民伟;李小华;刘晓辉;胡占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信平台在近视激光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近视激光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14年6月到2016年3月选择在医院进行近视激光手术患者18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手术方法都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围手术期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基于此给予观察组微信平台护理,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1个月的裸眼视力和佳矫正视力都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BUT值都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在近视激光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能促进视力的改善,有利于泪囊稳定,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社会支持度,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护理支持方式.

    作者:韩璐洋;代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在鉴别乳腺癌与乳腺纤维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在鉴别乳腺癌(BC)与乳腺纤维瘤(F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确诊治疗的BC与FB患者各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BI-RADS和弹性成像技术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对照.结果:BC患者BI-RADS得分、弹性成像评分明显高于FB患者(P<0.05);在鉴别两种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BI-RADS为85.00%、87.25%、86.25%,弹性成像评分鉴别时为82.50%、85.00%、83.75%,二者联合时为95.00%、97.50%、96.25%,二者联合时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时(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和BI-RADS对BC与FB具有良好的鉴别效能,而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其鉴别效能.

    作者:赵锦;杨青峰;任佳;王玮;牛志新;汪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互联网技术下医药物流新模式的管理架构设计

    目的:打造医院资金流、物品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新型医药购销模式.方法:以信息连接为通路,将现代医药物流信息化系统、自动化技术和管理方法延伸到医院需求科室,为医院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管理解决方案.结果:运用自动上下线补货系统(HPD)、电子商务平台(B2B、B2C)、现代化仓储物流管理软件(LMIS),建立库存管理、采购、分发等面向医院的供应链系统,形成运行高效、成本低廉又能相互约束、相互控制的物流系统和制衡机制.结论:对医院所涉医疗及非医疗物资采购、库存管理、配送管理、供应商资质管理等全过程进行优化,使医院相关人员从采购、供应、仓储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做好临床医疗服务.

    作者:陈存乾;郝秋虎;张铁军;袁涛;蒙卫国;魏小林;张秀云;宋军;郑刚;范书闻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参数积分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评估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参数积分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评估意义.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入住的不孕女性患者231例,利用GE公司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内膜厚度、内膜类型、内膜容积、内膜基底层流血显示、内膜“蠕动波”、子宫动脉血流PI等一系列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参数积分,检测这些参数积分与是否成功受孕的关系.结果:利用临床早期妊娠检查,对是否成功受孕进行精确判断,同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参数指标发现,是否成功受孕与子宫位置无直接关系(P>0.05);而成功受孕与内膜厚度、内膜类型、内膜容积、内膜基底层流血显示、内膜“蠕动波”、子宫动脉血流PI具有相关性(P<0.05).通过分析检测参数总积分发现,成功受孕者分数在9分以上(含9分)达到89.1%;而未受孕者仅为16.5%.结论:通过对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参数积分分析,可辅助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对患者能否成功受孕有一定程度的提示作用.

    作者:张美丽;苏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现实问题与相关探讨

    目的:通过信息化规范化建设管理探讨,引起医院管理者对规范化管理的思考及重视.方法:通过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常见问题入手,讨论规范化管理的方法与策略.结果:规范化管理方法与手段,能够优化信息化建设管理流程,降低资源消耗,提升信息化建设管理效益.结论: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要尽量还原制度机制等基础工作,才能在融合与创新中少走弯路、坚实前行.

    作者:吕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门诊癌痛管理流程设计及系统实现

    目的:为全面推进癌痛病人治疗的规范化,医院对门诊就诊的病人开展了癌痛治疗规范化管理.方法:本着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辅助医疗过程的思路,通过对医院现有信息系统进行功能性改造,完善了癌痛病人门诊治疗全过程系统流程.结果:建立了适应门诊癌痛管理的系统流程.结论:系统运行后,切实规范了门诊病人的癌痛治疗,并提高了病人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温从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从而提高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率.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从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对12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通过对照发现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92.0%、92.6%、94.3%和94.4%,与病理诊断均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并且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子宫的伤害极小,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诊断方法.

    作者:段亚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联合测定UA、MCA的S/D值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测定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对胎儿窘迫(F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FD孕妇76例为窘迫组,同期选取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所有孕妇于孕晚期(32-41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UA、MCA的S/D值.结果:窘迫组UA的S/D值高于对照组,窘迫组MCA的S/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诊断FD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UA的S/D值以3.00为临界值时为80.26%、76.67%、78.68%,MCA的S/D值以4.00为临界值时为84.42%、80.00%、82.35%,两者联合时为94.74%、95.00%、94.85%,两者联合时高于UA、MCA的S/D值单独时(P<0.05).结论:孕晚期超声测定UA、MCA的S/D值对F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时可有效提高其诊断效能.

    作者:刘伟;曹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医联体的医学影像云平台实践

    目的:研究基于医联体的医学影像云平台在工作中的实践.方法:通过搭建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由医联体中心医院向联合体内的医疗机构提供医学影像数据和应用服务.结果:实现航天中心医院医联体内医学影像数据的共享和诊疗过程的协同.结论:基于医联体的医学影像云平台能够均衡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和影像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并推动分级诊疗,使患者体验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作者:李甜甜;马瑞;钱雅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