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疸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的调查

王环宇

关键词:黄疸, 父母, 心理健康, 调查
摘要:目的 调查黄疸患儿父亲与母亲的心理健康影状况. 方法 收集102例黄疸患儿父母(黄疸组)及102例正常新生儿父母(对照组),分别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 结果 黄疸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对照组,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6项因子得分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疸组母亲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得分高于父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黄疸患儿父母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且母亲比父亲的心理压力更大.应积极给予患儿父母正确的心理疏导与干预,增强黄疸患儿的治疗的支持性.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盆腔放线菌病1例

    临床资料患者,38岁,G4P2,末次月经2014年8月29日,放置宫内节育器5年.因腹痛6天,发热5天,加重3天,于2014年9月30日急诊入院.腹痛伴头痛、肛门坠胀、里急后重,无发热、恶心、呕吐,体温高达39.0℃.患者于2014年1月份曾出现下腹痛,当时不伴头痛、发热等症状,妇科彩超示子宫左后方可见大小约2 cm×2 cm包块,患者未在意,未治疗,休息3天后自行缓解.人院查体:T 38.2℃,P 76次/分,R 16次/分,血压117/67mmHg,痛苦病容,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略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阳性,未扪及明显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

    作者:黄水慧;牛战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西安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避孕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西安市高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避孕知识状况,探讨适合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性生殖健康教育模式.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西安市6所非医学类本科高校中抽取12个专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共1 329名,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获有效问卷1 2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6%.对婚前性行为态度宽容占87.7%,已经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占31.3%,女生(35.8%)高于男生(27.9%),且女生中性伴侣为校外人员的比例(23.6%)高于男生(11.6%).被调查者均知晓至少一种避孕方法,知晓2种及2种以上避孕方法占99.1%,但对于避孕措施的具体使用方法知晓率差,仅21.8%被调查者正确回答安全套的具体使用方法,仅31.4%的被调查者能区分口服避孕药避孕法与药物紧急避孕.认为人工流产是一种避孕方法占16.3%.有婚前性行为者每次均采用避孕措施者仅占31.0%.有婚前性行为的女大学生有流产经历的达45.7%,有2次及以上流产经历者达16.1%,14周以上引产者占2.0%. 结论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宽容,已经发生婚前性行为比例较高,但性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较低且不全面,意外妊娠发生率高.

    作者:杨瑾;成怡敏;钟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分娩方式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回顾性队列分析

    目的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评价分娩方式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关联. 方法 依托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围生保健监测系统,随机抽取1993-1994年出生儿童2 402名,于2000年12月-2001年7月采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量表”,从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平衡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评价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分娩方式源自围生监测系统,以阴道助产和剖宫产为暴露组,以阴道自然分娩为非暴露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阴道助产和剖宫产与感觉统合各维度失调关联程度. 结果 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平衡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依次为14.8%、11.9%、9.1%和14.1%.调整母亲年龄、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与阴道自然分娩儿童相比,阴道助产儿童四个维度失调OR范围1.21~1.44,剖宫产儿童四个维度OR范围1.01~1.27,可信区间均包含1.00.按性别分层分析发现,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男童四个维度失调OR范围分别1.00~1.42和0.98~1.00,且部分OR可信区间下限均包含1.00;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女童四个维度失调OR范围分别1.20~2.32和1.04~1.71,且部分OR可信区间下限大于1.00. 结论 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对男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风险无影响,但有增加女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风险的可能.

    作者:李碧;李宏田;周玉博;叶荣伟;任爱国;刘建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北京市大兴区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结果

    目的 分析并探讨本区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情况. 方法 2013-2014年对北京市大兴区35~ 64岁户籍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乳腺癌筛查,记录个人基本信息、个人病史及检查结果. 结果 此次宫颈癌筛查41 401例,筛查率为28.7%;乳腺癌筛查44 216例,筛查率为30.7%;妇科良性疾病检出率为38.5%,其中常见的为阴道炎,检出率为18.0%;乳腺良性疾病检出率为32.6%,常见为乳腺增生,检出率为26.9%;宫颈癌筛查检出宫颈癌前病变113例,检出率为273/10万,检出宫颈癌9例,检出率为21.7/10万;乳腺癌筛查检出乳腺癌前病变19例,检出率为43/10万,检出乳腺癌20例,检出率为45.2/10万. 结论 通过开展免费两癌筛查工作,可以早期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保护了妇女的生命健康.

    作者:聂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胎儿口腔上颚巨大未成熟畸胎瘤1例及文献复习

    临床资料患者,35岁,G3P1,因孕5+个月,超声提示胎儿畸形人院.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停经2+个月曾患“感冒”,口服“板兰根”3袋后痊愈.孕4+个月始自觉胎动,孕期无阴道出血.妊娠23周本院二维彩超(图1)示胎头位于上腹部,双顶径6.0 cm,头围19.3 cm,小脑横径2.4 cm,后颅窝池0.4 cm,胎儿颅骨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双侧丘脑对称,小脑形态未见异常,脑室未见扩张,一侧脑实质内可见一不规则液性暗区,范围约3.3 cm ×2.7 cm ×2.2 cm,内透声好,颜面显示不清.

    作者:黄河玲;刘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手术方式在巨大子宫肌瘤剔除中的应用和选择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巨大子宫肌瘤剔除中的应用和选择.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巨大子宫肌瘤在TAM、LM、TVM前是否行UAE的临床资料和认真遴选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①LM、TVM前行UAE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非UAE组,手术时间短于非UAE组,住院时间长于非UAE组,住院费用高于非UA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TAM围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2.5% UAE后出现低热、下腹疼痛或伴阴道排液等不良反应.②文献分析显示,TAM术中使用止血带者术后Hb下降值显著低于未用止血带;LM手术时间明显长于TAM,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AM;子宫如孕14~20周者LM手术时间长于子宫<14孕周,术中出血量多于子宫<14孕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UAE后施行TAM、LM、TVM,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月经恢复快,未发生子宫内膜和卵巢损伤.UAE后TVM、LM、LAVM或TAM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结合肌瘤大小、部位、个数,有无合并症,手术者经验、擅长或偏好的手术方式,患者需求意愿和医院配置等多因素综合分析,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合适微创术式.

    作者:骆文香;袁新平;张鸿慧;崔向华;石丽芳;潘祥梅;陈金婵;朱丽娟;杨秀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胎儿肾积水的产前诊断、产后转归及处理

    超声检查的普及,增加了胎儿产前肾积水(ANH)的检出率,几乎50%以上的ANH能在妊娠第3阶段消失.羊水过少、肾脏有畸形提示为病理性肾积水.所有曾有ANH的新生儿应行超声检查,积水程度可根据肾盂前后径(APD)大小和美国胎儿泌尿协会(SFU)分级进行判断.APD超过10mm或SFU 3~4级应该筛查有无上、下尿路梗阻和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患有VUR的新生儿第1年应该接受抗生素预防感染.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或膀胱、输尿管交界部梗阻的处理依据临床特征、超声检查、放射及肾图等检查决定.若APD逐渐增大和(或)梗阻性肾图肾功能<35% ~40%,以及肾功能逐渐下降则考虑手术.

    作者:尤红霞;王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脱氢表雄酮在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患者在不孕女性中比例呈上升趋势,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患者,诱发排卵困难,临床妊娠率低而流产率高,是目前不孕症治疗的难点及热点之一.目前研究表明,脱氢表雄酮(DHEA)具有弱雄激素作用,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本文就DHEA补充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煜;李宇彬;闫文杰;杨菁;吴凤艳;陈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对孕妇感染性发热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孕妇感染性发热疾病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发热孕妇140例,初诊时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相应实验结果分细菌感染组(75例)和病毒感染组(65例);收集正常产检孕妇50例(对照组).检测三组的PCT、CRP和WB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PCT、CRP和WBC分别(3.8±0.9)ng/ml、(13.5±6.1) mg/L和(14.2±3.0)×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0.5±0.2)ng/ml、(5.9±2.0)mg/L和(9.3±2.5)×109/L,两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治疗前PCT、CRP和WBC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感染组治疗后PCT、CRP和WB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PC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细菌感染组PCT高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度为87.6%,敏感度为76.0%. 结论 PCT用于孕妇发热时细菌感染快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动态检测PCT有利于合理治疗,为抗微生物用药提供指导,防止抗生素滥用.

    作者:桂凌;刘康生;戴春芳;顾平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黄疸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的调查

    目的 调查黄疸患儿父亲与母亲的心理健康影状况. 方法 收集102例黄疸患儿父母(黄疸组)及102例正常新生儿父母(对照组),分别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 结果 黄疸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对照组,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6项因子得分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疸组母亲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得分高于父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黄疸患儿父母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且母亲比父亲的心理压力更大.应积极给予患儿父母正确的心理疏导与干预,增强黄疸患儿的治疗的支持性.

    作者:王环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晶体液对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血乳酸盐、酸碱平衡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输注不同晶体液对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血乳酸盐、酸碱平衡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行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输注生理盐水(N组)、乳酸钠林格液(L组)及醋酸钠林格液(A组),各40例.观察各组诱导前、诱导后1h、2h、3h、4h血乳酸盐及血气变化;分别检测、比较术前及术后10 min、1h、24 h各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结果 三组诱导前血乳酸盐水平、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后1h、2h、3h、4hL组血乳酸盐水平分别为(2.3±0.6)mmol/L、(2.5±0.7)mmol/L、(2.5±0.7)mmol/L、(2.6±0.7)mmol/L,明显高于同时间点N组与A组水平;诱导后1h、2h、3h、4hA组pH值分别为(7.5±0.1)、(7.5±0.1)、(7.5±0.1)、(7.5±0.1),明显高于同时间点L组与N组水平.三组术前、术后10 min、1h、24h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术中输注乳酸钠林格液或醋酸钠林格液可导致血pH值偏低,但三种晶体液对患者的肾功能均无影响.

    作者:李戈辉;黄晓雷;李元涛;齐晓非;王晓光;李泳;孙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宫内外复合妊娠的诊治及妊娠结局

    目的 探讨宫内外复合妊娠(HP)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 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妇科诊治的经手术确诊HP患者17例(HP组)及异位妊娠(EP)患者312例(EP组),与EP相对照,分析HP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 结果 两组阴道出血和腹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P组自然受孕率、术前诊断率低于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组均行腹腔镜手术,宫内妊娠足月分娩10例(58.8%). 结论 HP术前诊断困难,行辅助生殖技术者应警惕HP的可能;HP不主张期待治疗,首选腹腔镜治疗,术中尽量减少对宫内妊娠的影响,争取较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姚秀华;都红蕾;黄卓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子痫前期血清Survivin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Survivin在子痫前期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38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早发组)、57例晚发型子痫前期(晚发组)和40例同期健康妊娠妇女(正常组)血清,检测三组Survivin水平和血压,子痫前期患者的24 h尿蛋白量,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及血清Survivin水平与血压、24 h尿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早发组血清Survivin为(0.5 +0.2)ng/ml,明显低于晚发组[(0.9 +0.3)ng/ml]和正常组[(1.4±0.5)ng/ml],晚发组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痫前期血清Survivin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r=-0.6、-0.5、-0.6).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urvivin水平与24 h尿蛋白呈负相关(r=-0.6). 结论 血清Survivin水平异常表达可能在子痫前期尤其是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东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黏蛋白-1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很多不孕不育方面的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但是在IVF-ET过程中,种植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是限制IVF-ET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在受精卵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处在非容受期,所以关于子宫内膜容受性和种植窗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黏蛋白-1(MUC-1)的研究证实,其参与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胚胎种植的过程,主要作用是表达于细胞表面发挥屏障作用,阻止受精卵着床.综述MUC-1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胚胎植入的相关报道,可为相关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高卓;唐芳兰;卢美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脂联素、瘦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巨大儿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 000 g称为巨大儿.近年来,巨大儿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巨大儿的病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脂肪因子在能量代谢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它们均与肥胖、三酰甘油增高、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其中一些脂肪因子如脂联素、瘦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巨大儿的发生中所起到的作用为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就脂联素、瘦素和RBP4在巨大儿中的作用进展予以综述,为巨大儿的治疗和预后指导提供新的临床依据.

    作者:郁春雷;瞿卫东;顾佳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北京市中关村社区8月龄婴儿贫血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关村社区8月龄婴儿贫血情况,探讨影响婴儿贫血的因素,为婴儿贫血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生、中关村社区系统管理的937例婴儿的基本信息、8月龄时检测的血红蛋白值及可能影响贫血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婴儿贫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中关村社区8月龄婴儿的贫血率为28.8%,其中轻度贫血占90.7%;中度贫血比例9.3%;无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是否北京市户籍、6个月前不同喂养方式、母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婴儿贫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非北京户籍(OR=1.483,95% CI为1.036 ~2.121)为影响婴儿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喂养方式人工喂养(OR=0.098,95% CI为0.045~0.215)、混合喂养(OR=0.507,95%CI为0.350~0.735)是婴儿贫血的保护因素. 结论 北京市中关村社区婴儿贫血率较高,尤其是非北京户籍者和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加强针对这些重点人群的早期社区干预,以减少婴儿贫血的发生.

    作者:苏红芳;王燕;李美琴;付旺;侯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性交后实验在瘢痕宫颈中的运用观察

    目的 探讨宫颈手术治疗后利用性交后实验来观察精子穿透宫颈能力的改变. 方法 回顾分析在本院生殖中心行排卵监测指导同房的患者92例.因宫颈内瘤变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和冷刀锥切且有生育要求的妇女56例,宫颈切除深度<10 mm 28例,10 ~20 mm 18例,>20mm 10例;正常宫颈36例(对照组).分析围排卵期PCT阳性率及宫颈黏液评分. 结果 <10 mm组、10~20 mm组、>20 mm组和对照组PCT阳性率分别78.6%、77.8%、20.0%、91.7%,宫颈黏液评分>10分的发生率分别为82.1%、66.7%、10.0%、94.4%.>20 mm组PCT阳性率低于对照组,10 ~20mm组、>20mm组宫颈黏液评分>10分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富颈切除深度>20mm影响富颈正常功能,影响精子的穿透能力;切除>10mm富颈黏液评分受影响.

    作者:谈红霞;韩龙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重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重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北京顺义区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单胎足月孕妇2 000例,根据孕前体重指数分为低体重组344例、正常体重组1 360例、超重及肥胖组296例.每组根据孕期体重增加标准,分为孕期增重不足、孕期增重正常和孕期增重过度,比较各组母婴的不良围生结局的发生率. 结果 孕前超重和肥胖组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高脂血症、剖宫产、产后出血、大于胎龄儿及黄疸的发生率(24.7%、14.9%、28.4%、67.2%、9.8%、15.5%、6.4%)均高于孕前正常体重组(13.8%、5.2%、9.8%、42.9%、6.4%、2.0%、2.4%);孕前低体重组孕产妇GDM、高脂血症、剖宫产的发生率(4.1%、5.5%、28.5%)均低于孕前正常体重组,而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3.5%)高于孕前体重正常组(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孕前低体重组孕期增重正常出现GDM、剖宫产及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0.9%、20.9%、0.9%)低于孕期增重过度者(5.9%、31.2%、5.4%);孕前正常体重组孕期增重不足者小于胎龄儿和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6.6%、5.3%)高于增重正常者(0.2%、1.2%),孕期增重过度者GDM、HDP、高脂血症、产后出血及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17.1%、7.0%、12.2%、7.9%、2.9%)高于孕期增重正常者(9.5%、2.7%、5.8%、2.3%、0.4%);孕前超重和肥胖组孕期增重过度者GDM、HDP、高脂血症、剖宫产、产后出血、大于胎龄儿和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38.4%、22.5%、45.7%、77.5%、14.5%、21.7%、9.4%)均高于孕期增重正常者(12.7%、9.2%、13.4%、59.2%、6.3%、7.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孕前体重指数异常及孕期增重过度或不足,均可增加不良母婴结局的风险,应加强宣教,指导孕妇孕期保健、合理膳食、合理运动,以改善母儿围生结局.

    作者:李淑娟;袁会文;孟君;肖玉会;杨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国产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PPD)因其严重危害产妇身心健康和婴儿发育而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对产后抑郁症对母儿的影响、研究工具、相关危险因素和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旨在使临床工作者更好的了解产后抑郁症,以便开展预防保健工作.

    作者:李为华;李双力;谭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6岁以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6岁以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随性别、年龄变化的情况. 方法 以2014年1月1日-2014年10月31日在上海市徐汇区妇幼保健所做免费体检的6岁以下儿童4 653例.做血液常规分析,比较不同组别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情况. 结果 男童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绝对数和所占白细胞百分数均高于女童,1岁以内的儿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绝对数和所占白细胞百分数高于其他年龄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岁以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性别差异,男童高于女童;1岁内的儿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儿童.

    作者:王辉;陆敏;朱婷;胡娜;黄佳;耿亚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育生优育;中国优生优育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