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陈忠伟;欧阳斌发;李丽萍
本文就注射吸毒者人口学特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现状和其他疾病合并感染状况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状况、预防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出了加强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的研究、关注和干预的重要性.
作者:陈海;还锡萍;彭志行;喻荣彬;羊海涛;汪宁;陈峰;沈洪兵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伤害发生特点,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因伤害到南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0~18岁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伤害监测报告卡,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18岁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均为跌倒/坠落、钝器伤和动物伤.流动儿童因钝器伤、刀/锐器伤、机动车/非机动车车祸受伤比例大于本地儿童.0~18岁流动儿童伤害发生地点前3位为家中、公共居住场所和学校与公共场所,本地儿童伤害发生地点前3位为家中、学校与公共场所和公路/街道.流动儿童发生在公共居住场所、工业和建筑场所、贸易和服务场所的伤害比例大于本地儿童.0~18岁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受伤害部位前3位的均为头部、上肢和下肢.结论 深圳市南山区0~18岁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地点、受伤部位分布均不同,影响不容忽视,应针对各类儿童及早开展相应的干预控制.
作者:赵丹;陈忠伟;欧阳斌发;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发深圳市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以实现学生常见疾病的早期症状监测、缺勤监测以及学校教学生活环境监测,为学校疾病的暴发发挥预警作用.方法 对学生健康监测的业务需求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架构采用B/S模式,服务器端软件采用java编写,MS 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结果 该系统以学校为数据端,以市区两级教育卫生部门为综合应用端,实现了学生传染病、食物中毒、伤害等疾病的早期症状监测和学生缺勤情况的实时上报、统计分析;也实现了学校教学环境监测的在线处理、反馈和报告查询、打印.结论 该系统满足了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的业务需求,为学校卫生业务管理、技术服务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大大提高了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作者:周丽;张玲;董国营;吴小敏;林应和;袁碧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国内外关于伤寒、副伤寒的疾病负担研究,大多从疾病流行病学负担方面进行评价,仅有少量有关伤寒疫苗的研究从成本效果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在伤寒中高流行地区开展普遍的疫苗接种有较好的成本效果,在这些地区把伤寒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描述,以期为我国伤寒、副伤寒疾病的负担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张莹;张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农村初中教师时间管理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使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educator burnout inventory,EBI)量表与员工时间管理量表对四川省阆中市162名农村初中教师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 农村初中教师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非人性化得分分别为(3.03±1.37)、(1.89±0.95)、(1.37±0.93)分.时间管理存在轻度混乱倾向,得分为(2.37±0.84)分.相关分析表明目标设置与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非人性化3个维度呈负相关;时间安排、时间自控与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均呈负相关;混乱倾向与职业倦怠各维度都呈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时间管理对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非人性化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R21= 0.21,β1=-0.32,R22=0.28,β2=-0.50,R23=0.13,β3=-0.30).路径分析表明,时间安排对低个人成就感有直接作用(r=-0.53);由于时间自控的中介作用(r=-0.50)影响混乱状态,进而显著影响了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r分别为0.55和0.53).结论 农村初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时间管理水平遏制职业倦怠.
作者:谭迪明;王兆良;何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了解东营市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抗体检测分布情况特开展本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03-2008年东营市诊断报告中进行抗体检测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2 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表,调查病例发病时间、就诊日期、临床分型、采样日期、检测试剂、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情况.用Excel 2003构建数据库,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马有祥;李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部分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博晖BH2100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选取的1 035例6岁以下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检测.结果 1 035例儿童的平均血铅浓度为(85.77±13.83)μg/L,血铅浓度≥100 μg/L者161例,铅中毒检出率为15.6%;不同性别、年龄组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徽省部分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应给予足够重视,积极宣教、定期血铅筛查,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及饮食习惯十分关键.
作者:程邦宁;金载璇;李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2004-2007年四川省结核病发病的空间聚集性特征.方法 运用Turnbull方法对结核病发病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2004-2007年四川省结核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空间聚集性探测结果显示4年均存在具有空间聚集的区域,主要位于川东、川北和川西地区,且4年中空间聚集区域有由川东向川北再向川西移动的趋势.结论 运用Turnbull方法能够探测出发病具有空间聚集性的主要区域及其强度顺位,可为确定重点防控及监控区域提供依据.
作者:裴姣;殷菲;李晓松;冯子健;杨维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临汾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艾滋病住院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就诊原因.方法 对2008年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全年收治的艾滋病住院病人的病历进行查阅并记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和所患疾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山西省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共调查121份病例,涉及病人109人,男女比例接近1∶1;患者中以农民居多,占73.39%;感染途径以有偿供血传播居多,占32.11%;患者所患疾病62种,其中机会性感染12种,非机会性感染43种,药物的毒副作用7种;因机会性感染而住院的艾滋病患者所占比例大.结论 应加强对农民艾滋病知识宣传,杜绝有偿供血.艾滋病患者的疾病病种复杂,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雯雯;李琯诚;翟静波;朱芳;曲成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结核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ultiple drug 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的出现使得结核病流行势态更为严峻.MD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菌株体外被证实至少对异烟肼、利福平这两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1].MDR-TB疗程长,药物选择局限,治疗费用高且治疗效果欠佳,给结核病控制工作带来了严重威胁和挑战,是目前结核病控制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是结核病耐药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形势十分严峻,每年MDR-TB的发生率占全球的25%,居世界首位[2].2007-2008年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显示:我国肺结核病人中耐多药率为8.32%,广泛耐多药率为0.68%.据此估算,我国新发MDR-TB患者12万例,广泛耐药结核病(extremely drug resistant-tuberculosis,XDR-TB)患者1万例.为了解大庆地区耐多药结核病人的发生情况,探寻更好的防治策略,现对大庆市2008年10月开展第七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以来确诊的既往治疗史清楚的58例MDR-TB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兰英;王凤靖;刘金玲;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方法 对某社区内所管理的338名糖尿病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眼科检查,分析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所有眼部并发症中,白内障的发生率高(13.02%),其次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0.80%),分型以非增殖型为主(93.15%),增殖型较少(6.85%).其他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老年性黄斑变性(6.36%),高度近视黄斑变性(6.36%),玻璃体混浊(3.55%),视神经病变(1.78%),糖尿病性黄斑水肿(1.63%).视力损伤发生率为43.49%,且随着病程的增加发生率上升.结论 社区糖尿病患者应重视眼部并发症的预防,社区医院应开展规范的管理随访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徐枫;朱剑峰;董晓维;傅人姣;沈斌;冯晓帆;季晖;费凯;赵洪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别采用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和灰色模型GM(1,1)(grey model,GM(1,1))对上海市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进行预测,并比较两者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2005-2008年上海市手足口病的月发病率和年发病率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GM(1,1)模型,并使用2009年的实际年发病率验证两种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选取相对误差小的模型预测2011-2012年的发病率.结果 针对手足口病发病率建立的GM(1,1)模型和ARIMA模型,2005-2008年的拟合平均误差率分别为11.06%和10.54%;对2009年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9.30%和6.51%.采用ARIMA模型对2011年和2012年的年发病率预测为255.32/10万和294.59/10万.结论 ARIMA模型对上海市手足口病的预测效果要优于灰色模型GM(1,1),对解决时间序列类型的发病率等资料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预测结果对该病的防治具有科学意义.
作者:潘浩;胡家瑜;吴寰宇;陶芳芳;孙晓冬;郑雅旭;李崇山;郑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核电站已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核事件的发生则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如何针对核事件的危害而采取有效预防和应急,已成为全球发展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将从世界重大核事件的回顾、核事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核事件的医学应急和公众防护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苏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5个城市的环境温度与日死亡人数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环境温度阈值以及当环境温度高于阈值温度时日死亡人数的变化与温度升高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R统计软件中分段回归模型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用大似然法进行迭代运算以确定环境温度阈值,对环境温度高于阈值时的死亡人数变化与温度进行回归分析,以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北京市朝阳区、哈尔滨市、重庆市渝中区、福州市3个区及汕头市金平区的全死因死亡危险的阈值温度(℃)分别为(25.63±0.809)、(23.24±1.114)、(29.29±2.886)、(36.06±0.281)和(31.28±1.016),对应的环境温度高于阈值温度时,每升高1 ℃死亡人数增加的百分比(95% CI)分别为0.99(0.46~1.52)、1.12(0.24~2.00)、0.17(-0.34~0.68)、21.70(11.99~32.26)和2.79(1.05~4.57).结论 北京市和哈尔滨市的环境温度阈值相差不大,其在环境温度高于阈值时每升高1 ℃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数也比较接近.中部城市重庆的阈值温度在30 ℃左右,但当环境温度高于阈值时其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数却相对较低.福州市和汕头市都是南方沿海城市,其纬度都较其他几个城市低,而且容易受热带风暴影响,所以其阈值温度相对较高,而且当环境温度高于阈值时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数也相对较大.
作者:裴德升;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深圳市宝安区户籍和非户籍人口新涂阳结核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季节性分析,促进肺结核登记报告,提高新涂阳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改进的圆形分布法和季节变动分析.结果 非户籍人口新涂阳结核病登记率呈上升趋势,户籍人口呈下降趋势;4~7月份是非户籍人口结核病的高发月份.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户籍人口结核病流行情况逐步得到控制,非户籍人口的结核病登记工作逐步加强;采用改进的圆形分布法得出的结核病季节性发病规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有效的指导结核病防治工作,相关方法也可供其他地区及其他传染病研究参考.
作者:刘晋洪;汪文新;赵梅桂;张磊;曹世义;章能华;卢祖洵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视网膜下液及血清中S100蛋白浓度的测定,评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时视网膜的损伤程度.方法 19份视网膜下液的样本取自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外路手术中;同时抽取19份患者血清样本作为实验组,另外抽取7份正常人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结果 本实验中视网膜下液中的S100蛋白浓度在年龄、性别和病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中S100蛋白的浓度与这些患者血清S100蛋白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视网膜下液中存在S100蛋白.提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时存在神经上皮的损害,且这种损害是轻微的变性性损害.
作者:蒋瑜;张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对51例肺结核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酵母菌花环法检测其红细胞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用链霉亲和素碱磷酶法(SAP法)检测其外周血CD3+T、CD4+T、CD8+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结果 肺结核患者红细胞C3b受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01);肺结核患者红细胞免疫复合物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01);肺结核患者CD3+T、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和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T淋巴细胞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结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肺结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所下降,这可能影响结核病的病情和疾病转归;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存在正相关.
作者:陈廷;聂尚丹;赵建磊;杨海霞;李雷生;张孝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合肥市7~12岁学龄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位于合肥市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4所小学的2 200名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了解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情况,研究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合肥市7~12岁学龄儿童睡觉时间歇性打鼾发生率为51.7%,习惯性打鼾发生率为5.5%,其他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的症状如呼吸吃力,呼吸急促,鼻音过响,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分别为1.3%、2.0%、13.5%、0.7%.儿童习惯性打鼾的危险因素包括儿童特应性疾病(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男性,慢性扁桃体炎,父、母亲严重打鼾,父亲吸烟,偏食.结论 合肥市7~12岁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广大家长和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臧艳;刘业海;马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电话访谈形式,对83名手足口病患儿和83名对照儿童的家长进行儿童一般情况、家庭环境及生活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 83名病例中,EV71和CoxA16的阳性率分别为40.3%和3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散居儿童、监护人教育程度低、发病前出现过皮疹、有手足口病接触史、没有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居住环境有人粪堆积6个因素是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患手足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居住环境差和生活习惯不良是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伟;王茜;朱鹏;张秀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农村居民使用经济、合理的降压药物提高血压控制率的方法.方法 对连云港两县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状况进行调查,然后给予研究对象依那普利治疗,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的对象加服尼群地平或氢氯噻嗪,随访3周后观察高血压患者控制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总共调查19 667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治疗率为43.98%,控制率仅为2.73%,联合用药的患者仅占22.18%.共18 771名患者给予3周药物干预,46.48%患者采用联合用药,达标率为41.40%.结论 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价格经济,而且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作者:沈寅虎;李岩岩;王旭;梁长流;秦献辉;王玉;邢厚恂;王滨燕;臧桐华;徐欣;徐希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