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烧烫伤96例护理体会

廖成静;张溪;薛芳;肖艳玲;李丹枫;贾巧巧;池迎春;贾赤宇

关键词:儿童, 烧烫伤, 保护意识, 自律性, 心理, 生理, 烧伤, 家庭
摘要:由于小儿预见性和自律性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烧伤后常会出现严重后果,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常会给自己及家庭带来巨大影响[1]。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加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年内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能使患儿及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环境,保持良好的心态,按时、合理用药,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在出院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降低疾病再次发生率。

    作者:杜红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烧烫伤96例护理体会

    由于小儿预见性和自律性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烧伤后常会出现严重后果,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常会给自己及家庭带来巨大影响[1]。

    作者:廖成静;张溪;薛芳;肖艳玲;李丹枫;贾巧巧;池迎春;贾赤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前白蛋白等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细菌、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患儿267例,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分为细菌组149例和病毒组118例,分别进行PCT、PA、CRP 及WBC 检测。结果细菌组PCT、CRP明显高于正常上限, WBC略高于正常上限,PA 明显低于正常下限;病毒组CRP、WBC均在正常范围内,但PCT在阳性阈值间徘徊,PA略低于正常下限。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CRP、WBC 及PA 联合检测有助于呼吸系统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勇;董长林;黄晓文;陈孟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61例病区整体化护理

    腹股沟斜疝是儿童多发疾病,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学龄前儿童斜疝主要治疗手段。自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应用于临床以来,其高位结扎确切,精索保护可靠、术后管理便捷等优势为医患双方认可[1]。

    作者:张颋;余辉;郑春花;刘卫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男性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10例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病,一般需要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疝的手术方法越来越多,微创疝修补术也逐渐兴起。

    作者:李平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发伤69例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多发伤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影响,并探讨 PCT 值与损伤严重程度、感染的关系。方法将69例多发伤患者分为感染组、非感染组,检测PCT 值、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记录感染、脓毒症、失血性休克情况。结果多发伤患者PCT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感染组较非感染组高。非感染组中,合并失血性休克的PCT值明显高于无失血性休克者;感染组中,血培养阳性者PCT值较组内血培养阴性者升高明显;多发伤患者PCT 值与APACHE Ⅱ值正相关;≥0.5ng/ml 且<2ng/ml 患者的存活率高。结论 PCT 对多发伤患者的感染诊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预后有指导价值。

    作者:张琴华;张敏;顾娟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H”式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H”式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三H”式护理,包括心理准备、术前访视、术中配合及术后回访。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配合的满意度、手术当日的乐观情绪和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持乐观情绪比例、术中配合满意度、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H”式护理可帮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保持乐观心态,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0-2012年我院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抗组胺药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抗组胺药的品种、用量、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组胺药的用药频度逐年上升,第3代抗组胺药广泛使用,用药频度排序依次为第3、2、1代抗组胺药。结论我院抗组胺药物的 DDDs排序基本合理,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和药品管理方面有着较好的水平。

    作者:何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是一种由病毒感染(主要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眼部疾病,典型表现为视网膜灶状坏死,以视网膜动脉炎为主的视网膜血管炎,中度以上的玻璃体混浊和后期发生的视网膜脱离。虽然该病发病率较低,但发病急,进展迅速,预后极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本征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对本综合征的认识。早期全身抗病毒治疗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周边的视网膜病灶可用激光光凝治疗,以降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严重病例通常需要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网膜复位。

    作者:汤锦菲;刘岚;孙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第二十五讲急性腹胀儿科危重急症急救讲座

    由于小儿喂奶或哭闹时吞入空气、肠功能紊乱、食物在胃肠道内发酵等原因而出现腹胀即胃肠胀气较常见,经过对症处理,多能很快缓解。但腹胀也可由多种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引起。严重的腹胀,由于持续腹内压增高可引起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即腹腔间隙综合征,有时鉴别诊断困难。

    作者:张英谦;朱孟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致低血钾软瘫5例

    地塞米松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等作用。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应用药理剂量时,且与用药疗程、剂量、药品种类、用法及给药途径有密切关系[1-2]。

    作者:刘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PONV)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身麻醉下的妇科子宫切除术患者495例,按是否发生PONV分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是否使用术后镇痛等。结果495例患者55例(11.1%)出现PONV。PONV组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镇痛应用率高。结论手术时间长,术后使用镇痛泵及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长可能是PONV发生的原因,对有这些因素的患者要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可减少患者痛苦,对术后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张建亚;钱小亚;张丽萍;陈小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芒硝外敷联合超短波理疗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联合超短波理疗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45例患儿阑尾切除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23例和观察组1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芒硝外敷腹部联合超短波理疗。观察两组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h肠鸣音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使用芒硝外敷联合超短波理疗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春芳;黄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社区综合干预评价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治的作用。方法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干预,包括规范管理、健康教育及跟踪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变不良行为、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作者:陈雅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83)

    10神经内科疾病10.9蛛网膜下隙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SAH 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隙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隙为继发性SAH。原发性SAH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剧烈头痛,多为撕裂样或剧烈胀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临床特征。早期脑CT 扫描,可见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内有高密度影,腰椎穿刺检查为均匀一致的血性脑脊液,压力增高。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床头抬高15~20°,避免引起血压及颅压增高的诱因,以免发生动脉瘤再破裂。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等保持大便通畅,给低渣饮食以减少大便产生。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诱发再出血,应禁用。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避免脱水而增加脑缺血的危险。对血管疾病、血液病、心脏疾病等应进行相应治疗。SAH患者出现急性脑积水、剧烈头痛,可考虑脑脊液置换术。手术治疗是根除病因、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方法160例腹泻患儿,按就诊号分成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及思密达治疗,联合组加用金双歧,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粪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密达和金双歧联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优于思密达单独用药。

    作者:朱孟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羟乙基淀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105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为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羟乙基淀粉治疗,连续治疗3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接近,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安全可靠。

    作者:张隽;肖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常见脊柱病的整脊疗法讲座第七讲导引整脊的作用、原理、原则、要领和注意事项

    导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早于推拿,后又与推拿相结合的医疗、保健方法。导引(包括其分支气功)是一种综合锻炼,包含了合理运动、精神调养、科学饮食、规律生活和劳逸结合等方面,尤其强调肢体、筋骨、肌肉柔和运动,以及内脏功能的调理增强。因此,对脊柱位置结构异常(错位、畸形等)、退行性病变、畸形性损伤和脊柱局部病变引起的四肢关节、内脏等相关疾病有整复调理作用,是整脊的有效方法之一。尤为重要的是,导引整脊,通过患者的主动运动,既可松动、扳动和矫正脊柱的骨性结构,又可修复和增强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功能,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减轻和消除脊柱及其相关疾病,恢复脊柱的正常功能和解剖位置。

    作者:吕选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82例CVA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1例,联合组给予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除FEV1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用药对于临床症状的缓解及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但两组疗效差异不大,可能与例数较少有关,有待增加病例数后进一步观察。

    作者:杜春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理社会干预对降低重症新生儿破伤风自动出院率的效果

    目的:观察心理社会干预对降低重症新生儿破伤风自动出院率的效果。方法抽取14例知情同意的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社会干预(干预组);另外17例设为普通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增加心理社会干预。结果干预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自动出院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积极的心理社会干预可以减少重症破伤风患儿的自动出院,也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佘亚娥;沈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