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俞光大

关键词:高血压病, 社区医院, 抗高血压药物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社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特点,为社区医院治疗高血压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市四家社区医院400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调查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社区医院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多的是钙离子拮抗药,β受体阻滞药使用少。结论基层医院应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ARB)、利尿药等的应用,社区医院作为高血压病预防和治疗工作的中心应权衡新旧药物的利弊,并注意社区医院临床医师的知识更新,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骨折住院患者25例发生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一般需要住院卧床调理一段时间。在住院期间,便秘是骨折术后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影响其正常进食的营养状态,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而且也降低了患者的心理舒适度,给顺利康复带来不利影响[1]。因此,我们对便秘发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黄爱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药物有果胶铋、维酶素片、阿莫西林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对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林道友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莫西沙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并接受莫西沙星治疗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受头孢曲松钠和阿奇霉素治疗的36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病原学情况、临床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发热、咳嗽、气喘、中性粒细胞、胸部X线片显示正常所用时间也较对照组短,但肺部啰音持续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原学菌属分布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明显,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国钟;吴春玲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小肠疾病123例OMOM胶囊内镜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3例经胃镜、结肠镜检查未发现病因的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腹泻,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胰腺肠癌相关抗原(CA199)偏高等3组患者应用OMOM胶囊内镜检查,诊断分析结果。结果123例均完成检查,其中3例(2.4%)出现胶囊滞留,其他胶囊均排出体外。共检出小肠病变81例(65.9%),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组阳性率为78.9%,慢性腹痛腹泻组阳性率61.6%,不明原因消瘦或 CA 199偏高组阳性率为6/12。结论胶囊内镜对可疑小肠疾病特别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腹泻患者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检查过程相对安全、舒适、无创,但使用过程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禁忌证。

    作者:王晓丽;赵洁;马阿火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瘘发生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发生尿道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先前收治的行尿道下裂患者术后并发尿道瘘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之后收治的60例实施尿道下裂术患者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道瘘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尿道瘘的发生率为23.3%(14/60),护理干预后患者尿道瘘的发生率为1.7%(1/60)。护理干预实施后,患者尿道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导致患者发生尿道瘘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尿道瘘的发生。

    作者:李莉;俞建军;郑建丽;董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妊娠合并腹股沟疝1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较少发生在成年妇女,在妊娠合并外科疾病中,合并腹股沟疝的发病率较低,现将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腹股沟疝16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合并腹股沟疝产妇共16例,占同期16660名分娩总数的0.1%,年龄23~37岁,平均27岁;其中初产妇11例(11/16),经产妇5例(5/16),分娩孕周35~41周。1.2诊断标准①腹股沟斜疝:站立时腹股沟处肿物突出,呈椭圆形或梨形,平卧时按压肿块向外上方推挤有轻微阻力,随即很快消失,回纳的疝块不再突出。②腹股沟直疝:疝块呈半球形,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直立时出现,平卧时自行回纳腹腔,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仍可突出。所有腹股沟疝的诊断由外科医师会诊后得到核实。

    作者:潘雪君;吴兰芬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浅谈检验试剂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管理

    随着检验试剂种类和品牌的日益增多,各家公司价格不一,试剂质量不尽相同,建立完善、规范的试剂管理制度显得愈加重要。实行检验试剂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对试剂从计划采购至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可大限度地提升试剂管理的效率,降低事故风险。本文针对检验试剂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探讨如下:

    作者:陈剑辉;朱胜军;陈瑶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彩色超声甲状腺检查且有后续病理诊断结果的患者630例,共720个结节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按5个等级对甲状腺结节的弹性图像进行评级,与病理结果对照,判断弹性成像技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720个结节,良性430个(59.7%),恶性290个(40.3%)。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90.7%,正确率为87.5%。结论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彩云;金轶;余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B超与钼靶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探讨对比B 超及钼靶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浸润性导管癌40例,髓样癌8例,其他12例),均采用B 超及钼靶诊断。结果 B 超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肿块边缘呈明显毛刺状和蟹足状,肿块内部散在点状或呈簇状分布的微钙化,呈低回声,内见明显血流信号。钼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明确肿块影者,肿块内可见恶性钙化者等。通过判断,B超的检出率为83.3%,钼靶的检出率为96.7%,钼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B超,钼靶诊断乳腺癌有更高的检出率,建议两种方法在临床上联合使用。

    作者:孙龙;邱勤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药物性急性肾衰竭63例临床分析

    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药物排泄器官之一,由于抗生素和各种药物的广泛应用,近年来药物相关性急性肾衰竭(D-ARF)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D-ARF 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所以目前临床上的漏诊和误诊情况较普遍。本文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63例D-A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D-ARF的主要药物及其实验室、病理学改变,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D-ARF的临床防治策略,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菊庆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马斯洛需求理论,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半年后,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生活能力、工疗情况、社交能力、讲究卫生以及关心和兴趣等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IPROS 评分比较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康复护理中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促进精神分裂患者康复和社会回归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曹燕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11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及住院天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但术后并发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开腹切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能与手术方法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亮海;陈军杰;黄小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关于做好201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财政厅局:为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国发〔2012〕11号)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国办发〔2013〕80号)有关要求,深入推进医改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建设,现就做好2013年新农合工作通知如下:

    作者:国家卫生计生委 财政部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小肝细胞性肝癌CT门静脉期增强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探讨小肝细胞性肝癌(sHCC)门静脉期CT 增强特点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手术后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sHCC患者的术前增强CT 门静脉期强化特点,对照分析其与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结果27例(54.0%)sHCC 患者术前增强CT 门脉期表现为高强化,23例(46.0%)表现为低强化;术前门静脉期的强化程度与高TNM分期、高Edmonson分级呈明显正相关,与肿瘤坏死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sHCC 增强CT 门静脉期存在差异性强化,且sHCC 门脉期高强化与肿瘤恶性病理特征相关。

    作者:胡仁伟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全面护理干预对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率的效果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Barthel 评分和Fugl-Meyer评定量表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屠苗娟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成人水痘25例报告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高传染性发疹性疾病,好发于儿童[1]。近年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减毒疫苗纳入学龄前儿童非计划免疫接种范围,儿童水痘发病率显著下降,但成人发病率却有所上升,可能与成年人工作压力大和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现将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成人水痘25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身心状况及生命体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实施乳腺癌切除术患者身心状况和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筛选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采用乳腺癌切除术的126例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按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提供术前心理干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下焦虑、抑郁及生命体征情况。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后术前24h收缩压、心率与干预前无差别;对照组患者术前24h收缩压、心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的收缩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对实施乳腺癌切除术患者身心状况和生命体征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作者:石优红;董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托里消毒散加减干预梅毒血清固定效果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梅毒血清固定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固定梅毒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情况、血清RPR滴度变化,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IL-2水平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IL-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能提高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探讨新的驱梅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贾亚利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对老年外科术后55例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外科手术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55例外科手术后的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给予身心状态和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量表(NHP)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分。结果55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明显的身心意外,经过健康教育,患者NHP量表精力、疼痛、情感、睡眠、身体活动和社交活动各项评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性改善。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还有必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回归,促进患者康复后更好地回归社会。

    作者:童水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学分证书通知

    作者:《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